引 言
1 d1 r- ^4 O# G9 c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光荣使命,多途径开发渔业空间和潜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A! p4 A4 ?7 q) s5 D. B' k
$ D5 O. d) T7 {" C& e+ M& D+ ]7 |9 u
, I$ [+ e' H4 V$ `+ Q" \9 S7 ?
2 K+ H$ J0 ~% J9 m- S: C● 深刻领悟树立大食物观的重大意义( p+ c- v* `7 k1 T1 s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1990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化涉及到观念的转变。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树立大食物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重要论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使我们从更高层面、更广维度全面把握粮食安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粮食安全观到大食物观的转变,一方面是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势使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艰苦的努力,实现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人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膳食科学化、食物多样化,呈现口粮需求下降而肉蛋奶、鱼果蔬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举措。国内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供需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使我们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 f, s& Y6 J/ @) T' T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迫切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更为稳健的国家食物安全保障体系,既保障“米袋子”安全,也保障“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鱼篓子”安全。通过践行大食物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品种的多样性、来源的广泛性、生产的持续性、供需的平衡性,让食物供给量足质高结构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且端得更好更健康。! j2 y" a4 T) _
● 正确认识提高渔业发展质量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这为做好渔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落实大食物观、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保障食物有效供给的需要。水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年产量保持在6500万吨以上,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过45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看,需要充分发挥水产品来源广和水产养殖产出动物蛋白效率高的优势,可持续开发江河湖海资源,拓展渔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打造“蓝色粮仓”,推动食物供给向多元化转变,为把牢我国食物供给安全主动权提供支撑。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水产品作为优质动物蛋白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约占动物蛋白消费量的30%,但人均水平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水产品摄入量(每周300-500克),消费潜力巨大。依托渔业资源禀赋和科技创新,利用水产品种多样性、供给产品多元化的特点,开发丰富多样、食用方便的水产加工食品,进一步充盈国内市场和丰富居民“菜篮子”,让百姓在多吃鱼、吃好鱼上有更自由的选择。三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需要。渔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是食物生产部门,也是重要的生态养护部门。水产养殖在极大减轻天然渔业资源利用压力的同时,还能形成巨大的渔业碳汇功能。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海洋牧场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型范例。充分挖掘渔业生态养护功能和“以养为主”优势,有效扭转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向大水面要品质,向深远海要空间,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供更多优质水产品,这是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四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渔业是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大农业中,渔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渔民人均纯收入近2.3万元,比农民的人均收入高出约1/5。借助沿江沿湖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禀赋,坚持宜渔则渔,大力发展高水平的养殖、捕捞、加工、休闲渔业和现代化渔港经济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强化渔业产业链条,是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科学把握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渔业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而且潜力巨大,要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和安全统筹,加快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一是持续提升供给保障能力。坚持以养为主、宜渔则渔,全方位多途径拓展江河湖海渔业发展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建立宜养水域滩涂保护制度,严禁非法占用核心水产养殖区和传统水产养殖区。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支持工厂化养殖和鱼菜共生,建立养殖池塘维护长效机制,推动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按照“一水一策”,确定重点湖泊水库可养比例和增殖品种,科学发展淡水网箱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渔业增殖。有序发展滩涂和浅海贝藻类养殖,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盐碱水养殖。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开拓新渔场新资源,加强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加大优质海产品运回力度。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大力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等智能化渔场建设。加强塘头、港口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开发调理、预制、干制等水产食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突破关键装备和核心种源,提高全产业链质量效益,培育壮大新业态、新动能。聚焦水产育种、绿色养殖、深蓝渔业、智慧渔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渔业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渔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人才优势,推动与水产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完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实施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打造全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和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因地制宜实施养殖尾水治理,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结构,促进渔业资源保护和水域环境修复。构建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系统监控长江禁渔效果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状况,保护好天然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落实资源总量管理,推进渤海限额捕捞试点,优化近海捕捞生产结构。科学开展增殖放流,高标准建设海洋牧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平,加强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推进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保护与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四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坚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实现渔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全球渔业治理,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减贫。落实《上海宣言》,加强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深化与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合作。落实《广州共识》,推动与太平洋岛国深化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共同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加强远洋渔业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履约能力与水平。推动全球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争取尽早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负责任履行国际义务。推动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印太区域国家信息共享,提高海域感知能力。推动渔业企业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实现水产品对外贸易总体均衡。五是持续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和安全应急处置,提升渔船渔港本质安全水平,坚决守好安全底线,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渔业法修订,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做好海洋伏季休渔、重点流域禁渔、清理取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管。突出渔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发挥渔港在渔业管理的关键作用,强化督查检查,推动渔业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积极争取渔业政策性保险政策,推动渔业更高质量、更加安全发展。作者:刘新中(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1 _, b7 r$ v& e/ m8 }+ F. T9 J2 U9 o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Z p% X) R) a1 o1 ]6 K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L_w32aCXutAz5V6QlWF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