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U, m ^% J+ S |
原标题: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7)“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 l0 n4 f1 B+ n0 R' b( }0 @; M @/ `6 [0 F( t# o# ~! }9 j) O
4 |* ^: ]1 D& { 七“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 l5 C2 W8 o/ B, L1 Z( h 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中国载人深潜器终于取得了1000级海试的成功。 4 Q4 r: h# @/ Q; O) x
2009年10月10 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一行来到三亚码头,登上了刚刚胜利返航的“向阳红09”船,亲切慰问参加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的全体队员。 5 L! t& v3 x( h
从2002 年开始,一晃八个春秋过去了,当初正是这位徐部长主持科技部工作时,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并且得到了国务委员、老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的大力支持,上报国务院批准,一举确定了“7000 米载人潜水器”立项事宜,从而使我国深潜事业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快车道。即使卸任科技部长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支持着。当得知海试成功突破了1000米大关,就此打开国际深海之门,徐冠华十分高兴,立即动身前来看望。
! A- _5 z+ g% j4 w0 a+ e( z* p 在码头举行的慰问仪式上,刘心成书记代表临时党委和指挥部向徐冠华部长表示了欢迎,并做了简要汇报。
a4 C! s ]+ Q3 V) Y 徐冠华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天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看望大家,向参加这次试验的试航员、参加研制和试验的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向我们指挥部的领导者们、向我们船舶的保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e0 I$ a4 i+ Q$ i
“你们的这次试验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试验的本身,衷心的希望各位同志能够继续努力,争取在新的深度取得更大的进展!”
, u( f5 _- F0 j. c* h 随后,徐冠华一行来到后甲板,在702所副所长、潜水器本体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介绍下,参观了征战深海凯旋的潜水器,继而来到会议室,也是海试的指挥室,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参试人员从不同角度,详细而生动地汇报了此次征战南海的情况,其中有出航的豪迈、首潜的失利、水声通讯的攻关和突破50米、300米、直到1109 米的喜悦……
$ h7 J4 @$ ?% A/ Y9 `, F 徐冠华部长边听边记,不时地掏出手帕,擦擦湿润的眼角,最后激动地说:“通过到船上参观,听汇报,我有了更新的、更深的感受。感受到你们这支海试队伍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科学的追求。这次试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科技攻关模式,带出了一支队伍,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合作氛围,保持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简言之一句话:从你们身上,我又看到了久违的‘两弹一星精神’!” ; ~" \% b" \$ Q& e7 k% N
这是一位老科技部长的肺腑之言啊!这是最实在最崇高的评价! ) P1 }$ ?3 p/ E6 I R# x! q
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 Q; \: y! }* f, f$ H5 Y$ u
9 [+ {3 ^5 h2 d/ ? 中国载人深海潜水器从立项、研发到海试阶段,每一步都有许多坎坷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提炼、固化和发扬。组织指挥者从实践中深切地意识到,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唱响在大洋深处的一曲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壮歌。 4 k0 T& ?% [" N x; k/ q5 I
这就是“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可以说,她产生于1000米海试之初,完善于1000米海试期间,定型于1000米海试总结阶段。她是全体研发、海试团队共同的拼搏成果和智慧结晶。 7 B- l: \+ v& ?6 l) g# y0 ?
当7000米载人潜水器经过一番番风雨波折,终于在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精诚合作、协力攻关下,从最初的图纸、模型到一步步凤凰涅槃, 变成真正的成型机器、酝酿准备下海试验时,亲眼目睹它成长的总体组刘峰、徐芑南、崔维成、吴崇建、张艾群等人感慨万千,不断寻找其中的“魂魄”,既是总结前段的工作,又是指导今后海试的思想武器。 . H7 D/ z3 C0 ^4 j1 p1 j% j5 e
2007年2 月,组长刘峰在一次会议上,代表总体组首次提出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知难而上,和谐共进”的载人深潜精神,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凝练培树这一精神,它不仅是自身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自我要求、自我激励。从此,一系列研发、海试工作都按这种精神展开。 % A$ }$ n$ i) }2 `& |9 c& ]
2009年8月5日,在1000 米级海试领导小组会议上,刘峰又从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发的经历,提出把这一精神概括调整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知难而上、拼搏奉献、和谐共进”的载人深潜精神,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调换了一下位置,突显其中的科学性质。“拼搏奉献”正是研发人员忘我精神的真实体现。他说:“我们是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的参与者、见证人,对创立深潜精神最有发言权,希望大家积极广泛地参与讨论,踊跃发表意见。” 1 M: b, Y6 U9 N& T8 ~- g+ F' `
9 月中旬,海试临时党委在“向九”船上专门召开了载人深潜精神研讨会,来自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刘心成书记主持会议。大家畅所欲言,意见精彩纷呈。尤其感到“知难而上、拼搏奉献”有雷同之意,就合称“拼搏奉献”了,这样更简练。最后,刘书记说:“总结提炼载人深潜精神有三方面的意义,对社会公众而言,是一种宣传;对关心和关注海洋工作的人们,是一个启迪;对从事深潜事业的人来说,是一种振奋和鼓舞。这将是我们这次载人深潜海试的又一个重大收获。” 8 [9 Y4 s' J# C, X: S' Q) X- u: k
10月20日,海试领导小组在江苏江阴市召开第四次会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主持,分别听取现场总指挥刘峰代表现场指挥部、刘心成代表临时党委和清华大学教授贾培发代表技术咨询专家组做的报告。 3 v+ L e' [ I4 a
其中,刘心成汇报到团队几次面临“打道回府”的危险,硬是紧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拼搏奉献使海试峰回路转、起死回生。当讲到船员李永玉面对母亲去世表现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时,他情不自禁,数次哽咽。 " U: r# d1 p* R( y- h& I
# X: s0 U2 ]( d! D3 l' r" v* k' @7 Z 出席会议的科技部社发司副巡视员闫金(副司长级,大家习惯地尊称为闫司长) 提议:“为我们的海试团队鼓掌!”全场立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进而,闫司长说:“听了汇报,我感到激动和自豪,欢送时还多少有些担心,两个多月时间千难万险走过来,了不起。徐部长讲‘久违了’,是什么意思呢,我认真考虑是讲‘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在海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出现的问题一项一项解决,比如通信问题、液压系统爆管和蓄电池问题。我们有一支很好的队伍,要做到队伍不散,精神不散,3000米海试坚定决心一定要做,要主动围绕3000 米做好准备工作。” ; w' v0 R' n6 J, @' C" \6 P. n
“说得好!”王飞副局长指出:“我们都有这个同感。对1000米海试要充分肯定;要召开总结会,各参试单位、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成员都要参加。下一步要开始3000 米海试准备,责成大洋协会办公室牵头,把潜水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梳理分类,组织技术人员一个一个攻关解决;目前称‘潜器’、‘深潜器’、‘潜水器’等提法不准确,今后统一叫‘载人潜水器’。” * b5 e1 Q" F8 ?7 ^( G/ [! ~
闫金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刚才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都说到了,通过海试实践,进一步凝练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和谐共进’载人深潜精神,我觉得其中的‘和谐共进’太平淡,语气上也不太有力,可以考虑改为‘勇攀高峰’,好吧!”
: ~7 O" ]. {8 J' F “闫司长这个建议有道理,说起来也感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大家以为如何?”一阵议论过后,赞同者居多。至此,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正式提法确定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 Z: u& L, M7 ?6 X$ E7 ^0 y 载人深潜精神是全体海试队员的真实写照,也是共同智慧的结晶。茫茫大洋上的海试现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功名利禄之想,因为大洋的宽阔与磅礴、海试的光荣与高尚,早已使那些蝇头小利变得渺小而被唾弃。海试现场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熔炉。在这里年长者变得年轻,青年人迅速成长;在这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干事创业、大写人生。
" g8 Z# x9 ~5 O$ \8 z% w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内涵丰富。每一句话都是从实践中一点点总结提炼出来的,其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科学规范简练确切。后来,总指挥刘峰在国家海洋局“弘扬深潜精神报告会”上,专门做了这样的阐述: b/ D: T$ I3 S8 @7 E. e; e5 b
“严谨求实,传承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是指导海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客观要求;团结协作,传承了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友爱互助、和谐共进、创新发展的时代特色,是完成海试任务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基石;拼搏奉献,传承了艰苦奋斗和革命英雄主义优良传统,体现了胸怀祖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忠于职守、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是完成海试任务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撑;勇攀高峰,传承了永不满足、奋发图强的进取意识,体现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思维,是夺取海试胜利的执着追求和强大动力。” & U3 t7 l5 G$ j G
: x! O# a# S+ m$ h& L' e: }% w9 n% y
载人深潜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一个崭新缩影,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道路上的一个强劲音符,其深邃的实质在于鲜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完美结合,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展示出当代中国海洋工作者宽广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展现出我国深海事业快速发展的高度自信,折射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焕发、延伸和升华……
: d/ |4 d( E! e7 p9 G 一声汽笛长鸣,“向阳红09”船从海南三亚凤凰港起航,搭载着胜利完成了1000米海试所有任务的潜水器和团队,暂别南海,胜利返航了。它首先要把潜水器送到江苏江阴码头,卸载乘汽车回到家乡---无锡702所,而后再返回到自己的母亲港---青岛。
( d, X. w8 D" h 这时,朝夕相处了两个多月、亲如师友和兄弟的于杭教授要提前告别,前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双亲。他从国外回来一门心思扑在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上,只有到现在才抽出属于自己的一点空闲时间。中午吃饭时,想到分别在即,大家有些不舍和伤感,于教授也是同样心情。他站起来,动情地说: ; @; d4 \/ Y" o5 E" v. F
“等一会儿你们开船我下船,我在码头为大家送行。我在海上很多年,第一次上中国的船,第一次有了中国船长,有了中国船上的朋友,我也第一次在中国的海上进行作业,是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我感谢在座的大家,没有在座每一个人的努力,奇迹不会发生。在国际深潜界都找不出超过三十年船龄的深潜器母船,‘向九’船做到了,这是个奇迹啊!” # I# F1 d% S. {- w' a9 O
说到这儿,于教授停了停,清了清有些哽咽的嗓子:“这来之不易的1000米,使中国加入了世界深潜俱乐部,有了话语权。我们几次被打倒,又站了起来,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燃烧了自己的激情,1000 米海试没有这个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 m6 S- ?9 J5 k' N+ ` 哗---,他的话激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眼里含着泪花,拼命地拍着巴掌,手拍红了、拍疼了,都不觉得。
# x$ C7 d8 [; r6 i0 s( b2 e- K 分别时刻还是来临了。午饭后,刘心成、刘峰、李向阳、陆会胜、窦永林等等,以及所有可以来到甲板上的人,都与码头上拖着行李箱的于杭教授告别。看得出,他也是真的不愿意离开大家。船离开码头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为“向九”船送行的只有于教授一个人。
/ N4 O+ c% @% H6 Q 一个人送一艘大船,堪称世间送别的奇迹! & p- e% m( @1 t, o5 Z( m1 @
“向九”船上的人们站在船舷边,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想让于教授多看几眼,以抚慰他的孤单和忧伤,并不断示意叫他快去赶飞机吧。可他一个人就是那么静静的站着不肯离去,船上船下都在不停地招手、挥手。船与码头越来越远,直到从视野中完全消失。但,于杭教授那高大的身躯、谦诚的面容、渊博的知识、勇敢的精神、求实的作风,永远留在海试队员的心里……
6 n" U6 A- v* m! m 刘心成突然想起趁手机还有信号,发个信息给他,但是打开机盖,一时又不知道该写什么,想想写什么都不足以表达心情,干脆就写句大实话:“祝于教授返程一路平安,我们大家都会想你,记住你。”
6 l" a2 l# m" R 几分钟后,手机一响,收到了他的回信:“司令,我实在舍不下大家。请记住,我永远都是你的兵!” $ v: e) B4 h* S
作者简介 4 s$ t* I/ p" G* }& d3 X5 q* ^6 B0 l
许 晨,男, 59岁,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社原社长主编、一级作家职称。青岛市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9年 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2003年 12月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结业。出版有《居者有其屋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纪实》、《人生大舞台 ---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钢铁铸造的岁月》、《巍巍“泰山”》、《真情大援川》和《再生之门》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电视文学剧本《战歌没有消逝》、《鲁氏兄弟》(合作)。作品曾获得《人民日报》文学版一等奖、“冰心散文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提名等多种奖项,并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 2014年 6月至 8月,许晨受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之邀,随同我国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前往太平洋科学考察,走进一线,体验生活,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积累了丰厚的素材,为写作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纪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 s' M8 w6 F& s* j 许晨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 I( Y; ~ y9 z) V 许晨鲁奖《第四极》连载|(代序)|李炳银
- K; M. U7 y9 O* ^ 许晨鲁奖《第四极》连载|序 章:人类的极地探索 7 n4 o, d5 t. V/ o9 h X+ ?9 R9 h. y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一章:我随“蛟龙”去探海
2 w* @4 A( x* q _* V# W- S 许晨鲁奖《第四极》连载|第二章:华夏“海洋梦”(1)远古的潮音 ' P5 n- |( g# f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二章:华夏“海洋梦”(2) “郑和”们的遗憾
* m8 S% I% O5 I& f( h6 M; l6 p/ i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二章:华夏“海洋梦”(3)洋人的坚船利炮 ; `, o7 J) S: }8 X- U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二章:华夏“海洋梦”(4)寻回失落的“海洋” 3 D( ^! a/ o9 Z m) } }( D. L$ y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三章:“蛟龙”公众开放日
9 L! w H# a9 o) \9 X" }: \+ Z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四章:神秘而诱人的海底世界(1) “海底两万里”
. Z; i6 i( e3 |5 Y& [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四章:神秘而诱人的海底世界(2) 从“的里雅斯特”到“阿尔文” $ P& n! v; `& H: z% j. ?; m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四章:神秘而诱人的海底世界(3)新海权时代 0 J+ s* r5 ]1 V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五章:钻进“蛟龙”过把瘾
+ P4 p- k4 L% V, \7 E* L) t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1) 中国大洋协会 * o$ l+ |# ~5 `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2)吹响深海集结号 + _( m% g/ `. J' [7 ]/ p! r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3)退休“老帅”再出山 ; W# W% ]% X6 K9 n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4) 有志男儿聚无锡
- c& B# J2 g6 i9 M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5)总体组牵动海内外 & h( b" ^/ a6 A8 o! E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6)第一代潜航员(上) # ]; E& Q& J+ S' |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6)第一代潜航员(下)
& W7 M. r. ^2 [" f! W' i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六章:横空出世:中国载人潜水器诞生记(7) & @# M5 Q/ k- i+ Y# d4 R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七章:“蛟龙”科考开门红
2 K L$ N$ o& H" g, k/ r# G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1)深海大洋的呼唤 4 k/ T1 a) Z; h* |* l) T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2)海试第一潜:“下不去”与“联不上” 8 B# p: V+ f/ Y3 p# L: y6 _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3)声学设计师的不眠夜
$ }2 b& W) p, ]6 D$ ?" G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4) 忽闻水下爆裂声
1 K6 C$ i0 X/ r0 a: f! F7 o, H# N) k: y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5)拳拳赤子心 # A* D& t* V6 e0 \# J+ M/ O
许晨鲁奖长篇《第四极》连载|第八章:从50米到1109米(6)国庆60年:深海的献礼 ( l7 M/ N+ B, ^2 Q5 {
畅游在生活的海洋里——获奖感言 ||许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8 p+ p0 }! x5 R. j
台儿庄无胸雕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9 g W( G J# B5 K0 P# d' t
: m. z) L9 L* U: B" b5 d! K! s+ n W. s 责任编辑: 6 v$ |" i! F5 O9 s: W5 Y: ?7 @# y
1 ^6 S: i- [. H. V
( a/ x+ @: Y1 r9 q" z! H) o
8 g8 _! g# g# v0 Q1 X
3 K/ q3 Y. O/ i& `8 G5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