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9 t9 v. ~* w9 H
原标题:乡村振兴专业,学些啥怎么学 0 n( V8 y- k$ D$ X
+ |( m; s* R: m2 l* j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2期内容 ) h. e( |7 O T H1 Z2 l
专家发现,农业产业链长、涉及学科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怎么办?
, j; s% E3 o+ E* [2 R) c, v J 我国首批乡村振兴专项专业学位硕士,不久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简称“西农大”)迎来毕业季。“农林类高校培养专硕,能培养出懂单一农业技术的人,但难以培养把所有技术拼装、组装起来的人才。”西农大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改河为此提出“乡村学”的概念,并将其申报成为二级学科。
, n, E) u: g. X5 J4 Y 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西农大打破传统以学科为分野的培养模式,注重以项目制为载体,将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硕聚集。比如,苹果产业项目,就有园艺学院、植保学院、食品学院和机电学院等14个学院的102名导师参与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论文选题涉及苹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储运加工、农村发展等方面。
7 D, z6 G/ F) }4 B" }) v 8 o9 b5 Z) H) W* i
在西农大,学生参与的项目大体可归为农业全产业链治理、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与发展、“一带一路”专项四类。
, n* F. ~ w- F' E3 n2 ]! @7 p2 r1 Q 项目落地在基层,实践在基层。作为西农大首届乡村振兴专项全日制专硕班班长,刘慧芳和同学们不仅参与基层森林防火、防汛、人口普查等工作,也围绕地方的花椒产业、黄河鲤鱼水产养殖产业做了许多工作,还参与制订乡村振兴规划。为避免学生实践缺乏指引,除学校本身配备导师外,学校给乡村振兴专硕设置双导师、甚至是三导师,实践基地也会配备相应导师。
( m) C6 G& }' ? x) h* r) g# C$ R 受访的西农大教师认为,以项目制为牵引,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涉农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可望破解。 ! R+ [: g5 u' C$ R7 }0 F+ k/ f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专业学生求学之地不局限于国内。西农大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建成14所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都成为培养学生的“新课堂”。据介绍,西农大下一步将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项目制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基层涉农人才服务水平。
0 E' G# Z: W0 `4 M9 X* B$ O 半月谈记者:姚友明 / 编辑:李力
: p, q/ f! W# A3 C' i 责编:秦黛新 / 校对:张子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9 A, k7 J9 H P) G
+ u2 Y. @' L5 y2 z+ W$ r9 z: t 责任编辑:
' j" P' D/ n9 l8 E+ y& {
H& N i. u+ v; X; [: d+ p" J2 t
9 ? y+ y. a0 ]. H H& F+ r: D5 L$ T. o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