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在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海洋里纵横驰骋

[复制链接]
% a/ b3 w8 N! o; z$ F% f
/ b1 {# {& N3 N6 e9 k
5 ^$ ]" k0 G. I v$ [. C- ]
9 \9 o/ f o$ Q; A

# z$ A4 {' p3 I! ?

暨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叶文才。 苏运生 摄

) @) x, C" m) A5 Y

中新网广州8月20日电 题: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在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海洋里纵横驰骋

8 L6 p7 {- [: i

中新网记者 郭军

9 a8 E; d) [- R. t% J" t1 d1 F

“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中我们也看到中医药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未来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会越来越大,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 S2 X2 Y* D6 M- W: x* |

叶文才是知名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专家,长期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天然产物来源的创新药物等研究,在对150余种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了一千多种新化合物,以及一些重要的新药先导化合物。

( Y; V2 y. M- ]4 `! P6 z

“从中药黑乎乎的提取物里,分离出各种颜色的物质,并通过科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探索其作用机制,这个过程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叶文才说。

5 a0 n/ y ^+ }. O8 V/ H9 H

在今年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活动中,叶文才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这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中国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

. u* x- m) R- Q3 Z) }. A& j

谈及获奖体会,叶文才显得平静而谦和。他说:“在我看来,在科研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争当先进。”

1 \# Q9 t1 M+ d& h! j5 P9 C

事实上,这也是他近40年来始终对事业充满热爱,并孜孜以求的真实写照。

# z# ?, y- P8 h% v/ l* I

谈到叶文才的研究,就不得不提到“三萜及其皂苷”,这是他大学毕业后在中草药成分研究中首先碰到的一类活性成分。

2 D, _0 m$ E( A0 }% B K

1983年,作为南京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叶文才被分配到安徽芜湖中医学校中药化学教研室教书,一待就是五年。上课之余,出于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强烈兴趣,他经常跟着药用植物学的老师去九华山采药,通过当地村民介绍知道了一种名为“铁蜈蚣”的植物,在当地被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7 T* q& r% j& a$ Q3 b- f0 D8 N

“我当时非常想弄清楚是什么化学物质在起作用?”叶文才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不仅没有现在实验室常备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连简单的层析柱、玻璃仪器、硅胶、化学试剂都得一点一点地想办法。但是,他与教研室老师一道,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铁蜈蚣”的部分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就是三萜皂苷。相关成果于1988年发表在日本的《生药学杂志》上。

, }$ p( X" @0 ?% i- U

后因工作调动,叶文才没能再继续研究这个课题。直到2013年,广州某制药厂找到他,希望与其合作研究地乌风湿安胶囊(原料药为“铁蜈蚣”的总皂苷部位)。时隔近30年,又能重新研究大学毕业以后所做的第一个药用植物,这让叶文才非常兴奋。

! @* z0 K2 p- d6 ?" m, b

“没提太多条件就答应了。”叶文才说。后续的研究,分离鉴定了20余个三萜皂苷成分,并对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建立了地乌药材、地乌总皂苷和地乌风湿安胶囊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目前,地乌风湿安胶囊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正在申报新药证书。

4 O/ Z3 i0 V0 m; T

叶文才团队对中药和天然药物中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的系统研究受到业界高度肯定,该研究项目成功入选“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 I' o! M4 y/ J& {- y1 o

2002年,受中国工程院姚新生院士举荐,叶文才从中国药科大学调入暨南大学,任新筹建的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此后十余年,他对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及中药现代化的初心始终未变。期间,他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及珠江人才计划首批本土创新团队项目等。

) @ k3 m4 y' s+ G: G3 s8 @& @- X

“我们对110多种岭南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叶文才说,岭南中草药品种占了整个中国中草药的四分之一,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国家药典的品种比较少。因此,通过对岭南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可帮助其建立更高质量标准,也有利于以此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发。

: ^- v" g, Q. g, J% K% r8 C- C

叶文才团队还致力于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他举例,团队早年帮助江西某药企对其一款传统中药活性成分注射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重建质量标准,不仅保证产品的均一性,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占有率,其年产值从2-3千万元增至30多亿元。近年来,叶文才团队又对韶关某药企的另一款中药注射液进行二次开发,其产值短短几年增加了三倍多。

+ p# V- j" m6 s, Y V

谈到暨南大学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叶文才教授介绍说,目前该校中药学学科已连续三年QS全国排名第四。药学学科也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

- d% m1 Q% d$ C

“将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学科的投入,将中医药学的某些学科方向打造成为‘单打冠军’。”叶文才透露,暨南大学还计划成立“中药和天然药物硏究院”,统一规划、整合全校中药和天然药物硏究的资源。另外,还将在中医学院增设针灸学等专业。

$ m. @) C& |. Z' u

叶文才是九三学社社员,现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广东省委副主委。作为民主党派代表,他还先后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和常委。多年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结合专业优势在参政议政方面积极履职,提出的关于建议广东省加大投入基础研究科研经费等多项提案,被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 X8 V& ]; ?7 W8 O- c! |) d Q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叶文才勉励青年学子,一定要选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做好职业规划,然后还要持之以恒。他坦言:“唯有兴趣和坚持,才能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完)

8 a! F% u% t# i# p" [4 a" B3 `: c
2 D, p+ }/ X0 }4 C+ A. U, p4 U
0 b+ h8 E3 h% n; d
5 F- y! I3 s& Z $ y3 g/ h1 t+ ~" U3 J) T7 u ~/ `$ Y( Q 6 o3 i' c6 O- Z1 r9 ]0 l/ w # j4 H+ b* U( c s(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陌羡尘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