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半截碑》,此碑书法,仅次于《圣教序》

[复制链接]
& n) j7 [1 P ]1 M) m `

原标题:《兴福寺半截碑》,此碑书法,仅次于《圣教序》

; e" n; ~' h) Y ! ~/ ~9 G, C) y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0 T9 `' _4 z! k6 G, k* J

王羲之303 年—361 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E. m; C: {1 v: g# a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 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 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 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1 M x1 a6 X* k- G# l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 钟王" ,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 m; X! P I& r2 Z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 |8 Y5 h6 ^) J% p: c9 H6 y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姨母)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

# [' H0 y7 J! x5 z4 S# R$ p

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已置身于新的历史层面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4 h- [' H [/ \; b' _# J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师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

: \2 C% B& B( R, {/ l( y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 u* r9 [0 @ B3 w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2 R t( ]+ t! z7 M) C8 Q( M Y

《兴福寺半截碑》

8 a8 j2 k! l: R. l

唐代僧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碑刻。开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长安。

8 P! j2 i/ b3 e

《兴福寺半截碑》又名《吴文碑》,此碑为唐代僧人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碑刻,徐思忠等刻字,此碑共35行,每行23字至25字不等,中空3行,现存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4 ~7 r: F! L- E+ i5 ?1 ~( E$ P

此碑明万历年问出土于陕西西安,《墨林快事》谓:“集人大雅乃兴福寺僧,故世谓之《兴福帖》,其集王字顾独得其精神筋力,是以书家重之。”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为第一,《兴福寺》仅次于《圣教序》。此碑字行流畅,摹刻精良,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重要原碑刻。

: t! Q) X$ w; |

7 q$ i4 Y$ |! X3 ], M4 I- [- W! H

9 A& J2 x) `- z: ?: }) t2 H% G

5 z8 p/ I1 n6 t" p9 J5 B

. Q; l$ A; b; i8 P: y: X4 v0 M

5 o1 q) |( \+ ?3 l8 Q) e; K1 o

2 a+ @. H: F2 w/ T0 ?

+ E. D2 f* h, G. f9 ]

) f. u% K$ u% Z* L4 S

- D3 `& p' }1 u0 C. V R( C! G9 z9 y5 J8 \; t1 H6 ~) o2 ~ 3 U, _2 ^# {* Y4 B. f& J% F {% Z8 E! v3 O# {/ l , v8 {2 B! n. F1 I/ J. ^9 f6 X* M; d7 _) O" s6 V3 A+ r3 { . c9 r: T, `, ?: Z , Q3 o) \8 O- C. B$ { - Q- P/ r$ ?. x/ l3 E* q0 w4 i- a4 C2 |3 k3 [% z8 D7 @ 5 J' }) B4 M8 f0 P9 ?$ W- P- Q, F % A% `7 _$ c7 \" i3 y) \

笔性与笔法—让你终于开悟

+ J! f! u. c6 q& p0 Y _+ S# @

笔性与笔法

1 s. t6 I1 k2 V6 V8 o* H& a3 ~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一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标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张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动,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出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一度私下里窃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锋分布示意图,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结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构生笔法的。

" H- ?- F+ f" Z. H( {

近来看到有人讨论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时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与笔法》,和同好们交流。

$ T2 V( y# Q, g! k' {( g" y

笔性与笔法

; |' N- p: T J7 C3 i+ Z3 l

梁三日

! ~) ^5 [! G1 r$ H6 e. Q8 {% p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及风格雅俗的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

; p# N+ d: b2 G: r

元代大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5 W5 l, C2 a8 [# O! p1 P

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是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0 X5 w* f1 n7 W9 I

对这句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上”是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例,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须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体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

8 \) m3 c2 v9 R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对笔法融会贯通的层面。的确,入门时,觉得一个笔画有一个笔画的运笔方法,不同书体有不同字体的运笔诀窍,丝毫混淆不得。当功力和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渐发觉不同的点画运笔彼此之间大有可通之处,都符合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笔画自然生动有力,而不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即使笔画外貌模仿出来了,也必然是形象虚浮、神态呆滞、僵硬造作。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

0 g0 b1 Y" `7 Y5 L. c# S

所谓“笔法”,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

! S8 E& M, ^7 B5 l

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要规律呢?我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

" s* B( |+ k* ~

(1) 笔性;

! K' \! F4 W; c- M- j7 s

(2) 用笔的总原则

) y2 z) d5 @8 W' T9 `' [

一、笔性

% c( [5 T, ~ e- L3 U+ \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

* t; {8 `1 Z4 t+ q2 P2 v

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5 Q* {' q0 [! k$ o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

: h/ j. r* w* K

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 [5 w O' d8 S8 B9 Q5 P

一、控制笔毫的能力

" `. I. Z5 `+ o3 |+ P: Y9 [

点画和造型,取决于:(1)笔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2)笔入纸深浅(轻重);(3)笔头形状。

3 u% D2 J- m" K5 P# S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3 x& y% {8 `: k& X; O9 E

(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 G& c+ b" X4 w2 w! ^# f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 e7 Y# e5 z' g/ j C0 w $ T' {+ @9 k& {6 {9 x# \ R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 w3 @( w1 O1 q# B

正确的运笔法是:

9 ?, Y- m6 J# t4 U# _/ I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 j: o) L/ t9 u6 q; p! A, a; c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 s1 x+ g. h+ O4 _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8 Z% m0 @: x) v" Q6 {

以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 O6 B. j! l( \ q, y% l; R' n3 S! b4 k4 u& @# i' g- z0 ?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 Y* O: m+ u% J G2 R8 `1 p( F 9 M$ J: V& L# }- {

以上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 a) |' E; ^, D J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 A& y' r7 W/ z) c g- J! E/ t) {6 a6 T: l% R" Y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 M$ ~& D4 q, E+ N

二、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

: x3 V2 z |" [, r! q u2 Q) g

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峰”,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 E' g5 H5 d' I4 A ^ 9 N$ R; u0 O4 F" U1 s! S+ L! C, j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 n, f V# c$ ]: i( |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5 \3 A- y' {" M- A4 k. r( i" s. h ) x4 ^ a8 d8 F$ N3 y- t# h

立锋用笔示意图

+ F6 u' B" a, J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8 z8 M8 f. @) S3 u7 i. ?0 i/ F. G& h2 D7 L$ y- r& J( Q0 U + X, u) r/ R: j: \* P) D1 f $ {& W# k5 w0 n2 o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 _1 y7 J8 Z: _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 o/ M$ `$ j" @) x3 U 4 v# e) P, p4 ^ ! E* G5 P; s8 i! R+ y/ C- P1 T, L! k& `* Q ' C$ v" e/ a5 h' v

笔锋无处不到

1 b0 b1 ?9 U1 @8 ?7 u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 p8 N# Y2 ~3 r2 T% I3 F# D, `8 @ 4 g3 `( W! P5 z2 `1 _! p$ h/ | 4 ^$ G" e, P5 S" v' T1 `3 a4 B: _$ }( K3 m: ]' h. {0 c( v! I# K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 s/ @& L/ j( U

点击小程序进入书斋集市

9 w% G. K0 y f5 d5 |4 e( }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 w4 a1 B8 A1 M% H. y; P9 d& |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收藏名家作品, 中国书法微信平台 每周日推出各类艺术家的优秀的作品 , 以满足普通大众 “ 亲近艺术、感悟生活 ” 的需求! 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中国书法(微信号: ChineseCalligraphyAF ) :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 , 互相讨论学习。

! e" n B0 T! ?3 v

欢迎您加入“中国书法”平台,也欢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和“读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 n8 [% r7 }, o. o5 u1 ^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5 H; v" ]: g6 j) M7 o. P, B) Y" y 8 S5 X% j( {: O* W6 W- d

责任编辑:

. D* X8 D0 B% L2 Z: V% U' h1 u# Q! o# P* ` ) V' y" i+ t% }+ G, S$ P7 _9 t* P! u$ F: }1 p. p - S' i7 D$ a9 V; N6 ^. x4 p5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袁爱忠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