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7 M1 C" X- f- P' D* w# V
(兵工科技第十三期杂志《中国电子侦察船》全新上市,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兵工科技快讯公众号购买) " f4 B9 U* G' ?- \
海洋测量船,简称“海测”,是一种能够完成海洋环境要素探测、海洋各学科调查和特定海洋参数测量的船只。
) y e5 K0 J- F “李四光”号是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5000吨级远洋综合测量船,弦号871,属636型远洋测量船,原名海洋十八号。该船长129.82米,型宽17米,满载排水量5800多吨,最高航速18节,续航力可达15000海里,自持力60昼夜。
8 g k' T! o! F" L5 V8 x0 J
) V n( E* ~; s: i" b* Q; q. Q “李四光”号海洋测量船是我国第一艘能在远洋执行测量任务的现代化海洋测量船
5 K4 b; g4 ?+ W' ^+ B1 C & s, n1 I+ W& `& ]( C `5 l5 C
“李四光”号海洋测量船是我国第一艘能在远洋执行测量任务的现代化海洋测量船,主要科学领域为船舶工程和海洋测绘。其测量系统具有定位、水深测量、重力、地形、地貌、剖面、潮位、气象观测、水文调查、采集、处理等功能。为控制水下自噪声,充分发挥各项声学测量设备性能;采用叶稍卸载大侧斜螺旋桨,使产生空泡推迟,螺旋桨上方脉动压力大大降低;柴油机发电机组采用浮筏减振技术和装置,振级落差达35.2dB;主机减振设计、基座及船体采取阻尼处理,振级落差达25.5dB;换能器声学平台采取软连接和吸声处理。实船经试验证明:该船噪声大大低于同型船,测量系统技术先进,控制规模大,测量要素多。减振降噪及声兼容设计可以推广应用于水面舰艇和潜艇设计,也适用于海洋调查船、水声试验船等设计。
/ N& b! u5 D# y/ r# X2 i- m “李四光”号海洋测量船于1998年入列服役,为我国海洋水文测量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7月底,为完成中国最南端的南沙曾母暗沙海域最后一幅海图奋力一搏。上级要求海图比例要精确到1:500,这就意味着要像使用显微镜一样,对每条测线进行“地毯式”测量。为了加快测量,“李四光”号测量船被台风追着一路跑。台风一到,他们换到没有台风的海区;台风再来,他们又换到原来的海区。就这样“李四光”号测量船避开了6个台风。李四光号海洋测量船的海测兵们坚持人停机不停,昼夜轮流守护在仪器旁,认真检查核对,确保数据无误。测量期间,他们攻坚克难,先后排除多起仪器故障,确保了各项测量要素的精确度。
- ? W8 K% x! g 2004年8月,“李四光”号测量船奉命赴西太平洋,对6000米深的海底进行底质采样,这在中国海测史上尚属首次。在风力9级、浪高5米的恶劣海况下,原测量主任董庆亮带领官兵在后甲板连续作业两天两夜。8000米的钢缆,一米一米地潜向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6314米,“李四光”号测量船刷新了我国和亚洲测绘史的新纪录。 9 j; t. R" I8 C( I
4 c% {$ s6 T4 v2 `! W! e ]
“李四光”号海洋测量船于1998年入列服役,为我国海洋水文测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 ]# h8 i3 I* H7 |' L& g; W " X; f" o$ M& }8 f0 i$ w$ A, b
2007年,“李四光”号测量船赴南海某海域执行水文调查测量任务的返航途中,接到上级临时下达的海南某海域水深测量任务。在副食品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又遭遇了台风,官兵们仅靠咸菜稀饭和面条果腹,一边与台风搏斗,一边利用台风间隙进行测量,连续奋战了10多个昼夜,高质量地完成一幅指定比例尺水深图的绘制。2008年6月的一天,正在测量的“李四光”号测量船的卫星天线突然出现故障。此时海上风力8级,舰船左右横摇20多度。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任务,测量主任潘乐带上工具攀爬上20多米高的桅杆,连续工作了3个多小时,成功修复天线。
, B4 I3 G: V6 k 2010年5月,“李四光”号测量船奉命赴南海某海域执行远海测量任务。“李四光”号测量船精确测量出暗滩的深度、位置等水文要素,及时排除了原海图所带来的隐患,并填补了这一海域的多项测量空白。填补测量史上的空白,是“李四光”号测量船诞生的使命。
+ c! ^% y( V9 |0 O& o 据悉,截至2011年,“李四光”号测量船累计安全航行35万海里,测量里程54.7万公里,先后圆满完成30多项重大测量任务,填补了中国海洋测绘领域的100多项空白,为中国向海洋大国迈进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料
$ h4 Z& u% M, j N 2012年11月16日退役,移交渔政部门。 : h2 j* u& P) _5 P% |
1 }: X2 u$ T- L2 B" c8 E6 ?$ p+ ]
1 p! K: t" [! t; T8 b/ J
3 l# c8 s+ {3 `. d2 g$ K: J4 m$ |" B( }
8 s5 ?/ r) M+ N* R9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