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音频的混音在视频直播中的技术原理和实践总结

[复制链接]
, O1 h( e; r8 W: S c

前言

* \& D& F: ~% h: d5 F+ z% {

随着视频直播应用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视频直播应用的相关技术和玩法也在不断翻新,以便持续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这半年来,一些典型的创新玩法,包括K歌直播和合唱直播等都是非常受用户欢迎的。这些创新玩法都用到了实时音频混音技术。

% `. i: I. e/ @9 c. Y( l% ^! L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混音技术在视频直播应用中的实现原理、方案等,及其在创新玩法中的实践应用。

# K) I. ^; r* {' ?

音视频开发免费学习地址:https://ke.qq.com/course/3202131?flowToken=1042316

+ j Z- G8 _. l/ R

(先关注,不迷路)

; C# G* U/ w% I

混音的应用场景

! @2 C& b1 z7 F. x. Z! C1 Z$ W

混音,顾名思义,就是把两路或者多路音频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路音频流。笔者曾经写过两篇关于混流的文章,混流也被称为合流,指的是把视频画面和音频对齐,然后混合成一路音视频流。我们今天要聊的实时音频混音,指的只是音频流的混合。

+ P5 D1 n& X. I4 {" S

混音的逻辑可以在终端设备上实现,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实现,因此可以分为终端混音和云端混音。终端混音一般应用于背景配音,音乐伴奏等场景。云端混音可以是云端混流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利用云端的计算能力去做多路音视频流的音画对齐,还有降低下行带宽成本;也可以做纯粹的云端混音,来实现合唱直播等场景的需求。

7 A/ Y. _2 G8 E; s2 F- V

混音技术在视频直播应用场景中并不新鲜。视频直播间里比较机械化的掌声、笑声、口哨声甚至背景音乐,都是混音技术的应用。在主播端,采集主播的声音形成音频流A1,从音频文件中读取音频流A2,把A1和A2两路音频流混合,形成一路音频流,这就是混音。

- s+ {+ j m; @& p3 m& h6 ^: Z7 @

然而,视频直播的玩法创新日新月异。2017年12月酷狗直播上线了KTV直播的玩法,主播可以在线跟随伴奏K歌,直播间的观众能听到主播和伴奏的歌声,还能看到歌词字幕。2018年5月全民K歌上线了合唱直播的玩法,主播和嘉宾一起在线同唱同一首歌,直播间的观众能听到主播和嘉宾的合唱以及伴奏。

( ~- {7 B( G. A

这些新的玩法都是对混音技术的深度应用。本文后面将对这两种玩法的逻辑展开讨论。

; M/ l7 X# N5 C7 f

混音之前的处理

' g4 I0 @+ m+ z( E3 O! T

并非任何两路音频流都可以直接混合。

& n8 i. z' s, Z9 O i

两路音视频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混合:

- d, ~7 @4 q0 \: g0 Y9 s

1)格式相同,要解压成PCM格式;2)采样率相同,要转换成相同的采样率。主流采样率包括:16k Hz、32k Hz、44.1k Hz和48k Hz;3)帧长相同,帧长由编码格式决定,PCM没有帧长的概念,开发者自行决定帧长。为了和主流音频编码格式的帧长保持一致,推荐采用20ms为帧长;4)位深(Bit-Depth)或采样格式(Sample Format)相同,承载每个采样点数据的bit数目要相同;5)声道数相同,必须同样是单声道或者双声道(立体声)。这样,把格式、采样率、帧长、位深和声道数对齐了以后,两个音频流就可以混合了。

: f7 C; |) R) ]3 c' L. o+ x+ ~

在混音之前,还需要做回声消除、噪音抑制和静音检测等处理。回声消除和噪音抑制属于语音前处理范畴的工作。在编码之前,采集、语音前处理、混音之前的处理、混音和混音之后的处理应该按顺序进行。静音抑制(VAD,Voice Activity Detect)可做可不做。对于终端混音,是要把采集到的主播声音和从音频文件中读到的伴奏声音混合。如果主播停顿一段时间不发出声音,通过VAD检测到了,那么这段时间不混音,直接采用伴奏音乐的数据就好了。然而,为了简单起见,也可以不做VAD。主播不发声音的期间,继续做混音也可以(主播的声音为零振幅)。

' U5 z& l. V9 ~! J 6 b" i3 [* {1 W# I9 W! Y1 \; l) M" \; n 0 N# K2 x" U# |; p9 D# B7 x

【文章福利】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和学习路线图,资料包括《Andoird音视频开发必备手册+音视频学习视频+学习文档资料包+大厂面试真题+2022最新学习路线图》等等(C/C++,Linux,FFmpeg ,webRTC, rtmp, hls, rtsp, ffplay, srs),免费分享,有需要的可以点击788280672加群自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o) x y) \, j) P4 Y' Y
1 l. @% N; c) J& ]
' _3 `; C5 c; ]# c3 y
$ ]* V$ c' N: Q- \! F, M

基础混音算法

; X8 K; t& w& s

我们的周遭环境就是个天然的混音场,各种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相互叠加,传入到我们的耳朵里。不同声波在空气中的振幅叠加是线性的,因此,在混音算法中,音频采样数据表征声音的振幅,音频数据的叠加也是线性的。

+ B! |# p0 D5 ?4 M7 b8 J

然而,我们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 t1 G( F# \; u2 w+ L3 b- ]) h

混合权重:

. C% I7 Z0 K y {; r2 s

两个音频流的振幅表示声音的能量水平,然而两个声音可能一个很大,一个很小,对比悬殊。在混音的时候,从用户听音的主观感受来说,是希望两个声音混合后听起来比较均衡。因此,混音算法要考虑两个声音振幅的权重,或者说调节音量。

. U5 u: b5 k. Z! O1 f! X- z& H

实践经验表明,采集到的主播声音相对比较小,而文件读取的音频声音比较大,推荐保持主播的声音音量不变,而调节伴奏音乐的音量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然后再混合。

! S, f1 z# M& \ e' z

溢出处理:

# Y& d* p8 y' s6 _

两个音频流的两个对应的采样点的数据线性相加可能会造成溢出。每一个音频采样点的数据由16bit,也就是2个字节来表示,能够表示的有符号整型数的范围是-32768~32767。

1 z& m9 x# O5 f' I- l4 V7 X. z

两个音频流的两个对应的采样点由两个16bit的整数表示,这两个整数相加可能会溢出,向上溢出或者向下溢出。因此,混音算法要能够处理溢出的情况。

: r& i' U: W8 O9 |

溢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提一种:直接加和并且钳位,加和后往上溢出的话,就采用最大正值(32767),如果往下溢出,就采用最大负值(-32768)。

; I" {; x( F9 _8 x8 u$ T

混音之后的处理

' B2 Z( R7 v$ S: ?4 {$ N( u9 l

混音处理以后,要做溢出检测,针对溢出的采样点做溢出处理。也可以做一些平滑处理的操作,不过这不是必要的。混音的效果好不好,最终还是要以用户的主观听感来做判断标准。

% c7 c$ t: W7 N# O! J& s7 b' u- N% r

混音技术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在视频直播场景中,往往是和其它一些技术混合使用。比如说,K歌直播场景中,用到的技术包括混音技术,歌词与媒体同步传输技术。合唱直播场景中,用到的技术包括混音技术,连麦直播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灵活组合使用,就能创造出让主播和用户喜爱的玩法,拉升直播平台的用户活跃度。

6 T5 g. i3 c4 P: W2 O, y5 A& e

混音与KTV直播

* a0 [+ }6 a) y( J6 E0 N( K% j

KTV直播,也就是线上K歌房的玩法,真实地还原了线下K歌房的玩法。举个例子,小明是个麦霸,周末想去K歌房K歌,可是朋友们都没空,约不到人一起K歌。于是小明就通过手机或者PC,进入线上的K歌房,房间里有和小明一样的其它用户。和其它用户一样,小明要排队轮流上麦K歌,在上麦之前要点好要唱的歌曲。K歌的时候,小明能听到伴奏和看到歌词,其它同在K歌房的用户能听到小明的歌声和伴奏,还能看到同步的歌词,完美地还原了线下K歌房的体验。这样,小明就算约不到朋友,也可以在线上KTV找到网友一起K歌。

# p6 N; I# i0 A6 W8 z* n) ?
/ `5 b$ s3 c. q$ m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本质上KTV直播是在视频直播的基础上,混音技术和媒体通道传数据技术的应用。混音技术在上面已经详细介绍,媒体通道传数据技术就是在媒体通道内传输数据信息,比如说歌词等信息。下图展示了KTV直播的技术架构。

. t7 s( Q2 _/ E) {( b$ |2 {

KTV直播的技术架构图:

( B1 v/ o# ~8 C! e3 ^: Q
9 l3 f8 p3 s+ t& z* @ a

在歌手的终端,歌手的歌声和伴奏音乐被混合,和歌手的视频一起编码成音视频流推送到实时传输网络。这是混音技术,前面已经介绍过。歌词信息和音视频信息是在同一个媒体通道传输的,这样可以保障歌词和音视频同步。这就是媒体通道传数据技术,可以被应用到KTV直播,还有直播答题和在线教育等场景。

- e2 H. X$ r ?1 V- c

大概的业务流程如下:

! k; x2 H; ]! K4 v. r c3 R; B) n

1)歌手端从伴奏音乐库下载伴奏音乐和歌词信息,并实时播放;2)歌手演唱,歌手端采集歌手的歌声和视频画面;3)歌声和伴奏被混音,形成单一的音频流;4)歌词信息和音视频数据一起被编码;5)音视频流和歌词信息同步被推送到实时传输网络;6)音视频流经过实时传输网络加速,转发到内容分发网络;7)轮麦的用户从实时传输网络拉流播放,歌声和歌词同步;8)普通的用户从内容分发网络拉流播放,歌声和歌词同步。

; e! w8 n% u( z1 X: a

这是典型的视频直播场景,再加上混音技术和媒体通道传数据技术结合,真实地还原线下KTV的效果。

% v# D0 r& z1 N- Y0 y# J

混音与合唱直播

' M) k, H$ {6 h

合唱直播,其实是KTV直播加上合唱的场景,真实地还原了在线下K歌房中合唱的玩法。合唱直播,指的是两个或者以上的用户,随着伴奏看着歌词一起K歌。合唱直播和KTV直播的关键区别在于,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用户一起K歌,混音的场所(在哪个终端?是终端还是云端?)是考虑的关键,最终要让歌声、伴奏和歌词同步。KTV直播混音的场所是歌手端设备,而合唱直播的混音场所可以是歌手端设备,也可以是云端,要根据不同的方案而定。

: z9 c$ y& \7 k' P- V3 {, Q

去年11月,马云和王菲合唱一首《风清扬》,作为《功守道》的主题曲,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热点。

7 V. F3 }2 C6 R! I

如果马云和王菲使用合唱直播技术在线上合唱的话,效果图大概如下:

( s' M1 V/ ~9 p
2 w, {: w" e) Z4 q0 N! u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本质上合唱直播是在视频直播的基础上,混音技术、媒体通道传数据技术甚至加上连麦直播技术的应用。

8 b! l1 I2 L& {0 @

一般来说,合唱直播有两种方案。

5 y) D; y0 B) C: n, E" x! G8 ^

【方案一】:

1 Y7 d/ ?" b4 R

两个歌手不连麦,混音在终端完成,歌声、伴奏和歌词严格同步,但是只有一个歌手能听到另外一个歌手的歌声。

) d* w% Z! S1 _6 S) Q

方案一的架构图如下:

* U) x/ q; _" E$ O) h' R1 M
2 Y* {7 N/ O- s3 \

这里以马云和王菲线上合唱为例,来说明方案一的业务逻辑:

; q) K& y$ f& _8 C+ J

1)王菲的手机从音乐库下载MV播放,包含伴奏音乐、MV视频和歌词;2)王菲伴随着伴奏音乐演唱,歌声和伴奏音乐混音,形成音视频流X推送到实时传输网络;3)马云的手机从实时网络拉取音视频流X播放,伴奏音乐包含王菲的歌声和MV伴奏;4)马云伴随着伴奏音乐演唱,歌声和伴奏被混音,形成音视频流Y推送到实时传输网络;5)音视频流Y经过实时传输网络加速后,被转推内容分发网络(CDN)进行分发;6)直播间的观众从内容分发网络拉取音视频流Y播放。

# A! d! F' j. ^/ E( Z6 f+ d; Q5 @

至此,直播间的观众能听到马云和王菲合唱的歌声,好像他们两个就是在同一个KTV里面合唱一样。

3 _( @& }. T7 G3 L+ z

方案一的优点是:两位歌手的歌声、画面和歌词严格同步,观众的体验最优;方案一的不足是:王菲听不到马云的歌声,而马云能听到王菲的歌声,两位歌手没有连麦,缺乏互动。

. W" x" o5 S+ o$ G: C) |" X

【方案二】:

4 Q6 ~; O1 Q- K) c- T6 E

两个歌手连麦,混音在云端完成,两个歌手能相互听到对方的歌声,但是歌声、伴奏和歌词难以做到严格同步。

/ @; ^/ m& o8 E( c$ t. R( r

方案二的架构图如下:

( [3 C3 O! E2 n$ y5 H# n- r7 a9 ]) H
( ]- W: Q0 x" @; a# m

这里以歌手A和歌手B合唱为例,来说明方案二的业务逻辑:

! f" N9 h( n7 ~% @ p8 n

1)歌手A从音乐库下载伴奏音乐和歌词,歌手B同样;2)歌手A随着伴奏音乐和字幕演唱,歌手B同样;3)歌手A把采集到的歌声和视频,封装成音视频流,推送到实时网络,歌手B同样;4)歌手A从实时网络拉取歌手B的音视频流播放,歌手B同样,两个歌手实现连麦互动;5)在云端把歌手A的歌声、歌手B的歌声、伴奏音乐混音,封装成音视频流;6)在云端把歌词加入音视频流的媒体通道传输;7)在云端把音视频流转推内容分发网络;8)观众们从内容分发网络拉取音视频流播放。

( z' l, S2 ^: B& L/ {: m% \) A6 }

这样可以实现全互动的合唱直播,好像歌手A和歌手B就在同一个K歌房里合唱一样:

0 S# }! L! q" \7 x: l$ w2 d

1)歌手A和歌手B相互能听到对方的歌声;2)歌手A和歌手B跟随着伴奏一起演唱;3)观众们能听到歌手A和歌手B合唱,歌声和伴奏还有歌词大致同步。

& v9 Y( B t$ Q* X" m

方案二的优点是:互动感强,两位歌手能相互听到对方的歌声,歌手的体验最优;方案二的不足是:两位歌手的歌声、伴奏还有歌词很难做到严格同步,原因是两个歌手的歌声、还有伴奏的音乐(三者对应的时间戳)抵达云端的时间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受到网络延迟的影响较大。

% Q) K* T! L9 |

网络状况好的情况下,同步效果较好,和方案一相当,网络不好的情况下,不同步的情况就比较明显。

0 y5 O7 _8 T N/ J+ H3 D

本文小结

- u f8 V6 G, \9 B

混音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常常被和其它技术灵活组合,来实现具体场景中的玩法创新。上面提到的KTV直播和合唱直播都是混音技术的具体应用。视频直播作为一个综合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众多的微场景,包括上面提到的两个微场景。在视频直播微场景需求的驱动下,各种音视频技术点灵活组合能衍生出各种技术方案。

# z, r, N6 k0 r6 Y3 h ; J( T' a* |$ c7 ]4 y8 ~ 6 Z& ]$ h$ U( k5 W) Z4 ]" {" ~& B ( o; z* \9 S: M; ?) a. U8 Y* U8 @2 G: w9 B/ X2 a% ^"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南极棉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