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O/ p4 q, c% ]9 P: m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为中山大学研发设计的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江南造船成功交付。 ( L1 B |# p' N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2016年6月批复的重大建设项目。该船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设计吃水6米,设计排水量6848吨,是目前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5 Y* @; \1 E- k
作为国内科考船的顶尖设计院,第七〇八研究所在“科学”、“实验”、“海洋”、“向阳红”、“东方红”等系列科考船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与船东、船厂、船级社、监理、国内多个研究所和高校、国外知名供货商等有关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完成了一型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1 ~( _% A7 f3 S5 z
“中山大学”号12大设计亮点
8 B; W" f6 _" G. F" m$ M P7 V 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
$ n5 H% w+ c# C: G' {( z9 q0 W 确保嵌入式声学换能器整体性能
; ?5 b- t8 Y$ g) _* g+ i. V" r7 I 科考船首部设置有较多嵌入式声学设备,风浪中首部产生的气泡极易下泄至设备位置,对其测量性能和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船创造性的引入了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既可引导气泡按不影响换能器工作的路径向船后下泄,又兼顾了船舶航行快速性和经济性,确保船舶整体性能的实现和提高。 4 s; X# Z0 Q4 e3 p' q
轮缘永磁侧推技术
+ e8 m# P9 e- Z6 N 提升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舒适度
0 l# t: S* w- V: F& H% n7 W 采用常规侧推技术的科考船在动力定位工况一直存在较难进一步降低噪声的问题,对科考作业的噪声环境和人员居住舒适度均产生较大影响。 2 Q; `/ b' K% f
轮缘永磁侧推可有效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并简化维护保养工作,优化DP1工况下的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满足中国船级社COMF(N2/V2)的高标准要求。 ( c2 @; P( C. [/ U! t5 u2 N1 n
隧道式侧推封盖 2 b* X+ } U, U, E
实现曲面一体化技术换代 ! B5 b |* w; b! H; Z9 h, s
采用的隧道式侧推封盖在关闭时与船体三维曲线完全一致,实现了曲面一体化的升级换代。
# p. G; C( ]' k# q 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侧推隧道内易产生涡旋和气泡对水下声学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了船体完整性,使得船体阻力更小,油耗更低。
. |# J' A0 f& j% G0 Y+ g 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 4 I6 A# \* o1 j- t I$ W
提高作业海况的适应性
# X9 s: _! s0 I \ 本船布置有一对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综合了传统低速下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和有航速下固定减摇鳍的共同优点,极大提高了从零航速到机动航速下的全航速海况适应性,提高科考作业效率,降低晕船率,同时也增加了船舶的有效载重。 . l4 J. E" v; S
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
1 s# c h" s% u7 ? 实现全电力推进中的超静音科考 & F. r) |$ f2 o0 }
国内首次在科考船上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该设计增加了科考船船舶电网的灵活性,通过削峰填谷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不开启主电站,仅使用储能蓄电池组,可实现部分科考作业的超静音要求。
3 k" p& t1 w9 J' l5 |& }# z* J a 集装箱专用储藏舱
6 \- w) W/ ]% }, t! ? 满足科考调查的迫切需求
( I4 ]8 \( h5 t7 I2 Y) e 本船布置有700m3的集装箱专用储藏舱,内部可存放4个TEU的标准集装箱。通过专门设计的集装箱移运装置为不同科考任务提供多种模块化储存解决方案,满足科学家对科考存储空间的迫切要求。
/ `) W6 `" w$ B( P8 e 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 : _% M" n5 L* p0 k! P8 R
满足SILENT F 水下噪声要求
& |# C. ]% U8 b8 t- o 本船为目前国际上采用全回转齿轮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最佳的科考船,获得挪威船级社颁发的证书,完全满足SILENT F(10kn)和SILENT A+S(14.5kn)水下噪声要求。
" `* O# S/ r4 T' k F3 b! e2 g 直升机降落
$ L4 R& _% o2 b; M8 X$ ] 加强科考人员和物资转运能力 " ?0 o0 D/ _+ g& l
船首部位布置有直升机热降平台,极大提高了本船科考人员的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同时也从三维空间上加大了科考观测的范围。
* R# e+ E: e _$ a' I' S 专用无人机库和无人艇集装箱 ! L* S# A+ \/ `" B9 R! v" N# g
初步实现无人装备集群式布放
& k3 J0 s) s. [8 l9 ]7 z( l2 B 为适应未来无人装备的发展趋势,本船设有专用无人机库及无人艇集装箱,可满足多样化的无人科考需求。 " A' X( r8 I2 ]4 Y" S
升降式尾滚筒
1 S3 S8 C* H, e0 y0 h8 F8 z6 M 提供缆绳保护和灵活运用甲板空间
+ e1 [; r. t3 g' E3 f4 @ 本船升降式尾滚筒可通过升降调整成为不同拖曳设备的防磨滚筒,大幅降低缆绳和船体结构的摩擦;该滚筒降低后可完全收藏于甲板之下,极大拓展了尾部作业甲板的空间。
. I; Y* H, s2 V/ C 驾驶室顶部科考观察室 . W, s/ L7 b, D- t
辅助提高科考观测能力
. M# ?9 h- t: } 现代科考船对顶部科考空间和实现要求越来越高,本船在驾驶室顶部设置了专用的科考观察室,位置较高,且空间独立,为科学家在海上观测创造了较好的视线和观测条件。 9 q3 Z" F, v; B/ B( r, R
天气雷达安装专用平台
: @3 z, O! `- q0 e4 i 满足气象调查高精度要求 : |: C/ D8 Z- v1 q& ?
为满足气象调查学科的高要求,本船顶部布置有专业的天气雷达,安装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对变形量、振动性能、谐波、电磁干扰均有较高要求,为此专门设计了门字型天气雷达安装平台,与船舶雷达主桅形成一体化设计,确保了该船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的气象调查作业。 f+ n$ p2 E4 V- V1 x4 T3 `3 T; p
作者:刘英良 许琦敏
. P0 ?) Y2 E# O Y 图片来源:七〇八所 窦晓亮
; V# U( ^# L: ]' J3 e; O! m+ D
1 \0 E0 n' d) y- Z* R" n
/ S6 z; u$ _; }3 a9 ]3 a( t
% o* S9 v2 U2 ]( L8 s9 G$ B3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