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l- Z( E, b0 X- F; ^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有了重要突破。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 7 R! ], b. H% P* x( ~
《规划》提出深圳要建设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为引领全球价值链、共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海洋城市发展典范;首次明确深圳海洋发展的四个战略定位,即全球蓝色经济引领者、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标杆、全球绿色海洋文明示范区、全球蓝色伙伴关系主平台。
& L) I' I. U1 f1 Q% A0 j7 g; {2 F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近几年不少大城市发力打造的重点方向。作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落地之后,深圳“赶潮”,无疑将引领新一轮的蓝色经济竞争。
% R, f* I" ~( D( B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基础雄厚
% u9 F- ^. T1 r3 p: A$ r( h1 t$ l" }1 E 自大航海开启,全球贸易兴盛以来,人类发展就进入海洋文明时代。那一片片蔚蓝色的海域,不仅是一种自然地理形态,还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 O0 V- }& f# u1 { 数据显示,世界上67%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400公里范围内,全球GDP的61%来自海洋和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之内的沿海地区。
( ~6 M# N) A& H, ]' B% U 海洋文明,塑造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建设海洋强国,也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在这个背景下,打造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无疑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方向。
- U5 w5 R! M# A# M 2017年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是在顶层规划层面,对具体城市的首次点名。此后,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规划文件中,都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P6 ~& E5 h0 s# Q0 y/ A7 B 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方面,深圳能够占据先机,这和它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 R0 ~' A: S; J6 w" W3 b: [9 ^ 以区位为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便利的海运条件是基础。而深圳不仅毗邻香港,本身还是距离南海最近的超大城市,有优良的深水港和航道。2021年,深圳港全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877万标箱,进出口贸易相当发达。 & ^1 w& s) h- T2 U" ]1 E( z6 n9 _
深圳从小渔村起家,现在聚集了很多涉海龙头企业,海洋工程和装备业、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亿元,蓝色经济底蕴雄厚。
{ ]" M" L( L 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定位,能为深圳探索独具特色的蓝色经济,提供体制的优势;科技创新极富活力的土壤,能为建设“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标杆”提供重要保障。
# S8 |# b* u0 f) O* h 做大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特色
" ~; s$ w( \! _6 r4 y2 Z1 F" l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张春宇曾提到,评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至少有五大类指标,分别是航运中心、海洋金融与法律、海洋科技、港口与物流、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等。 $ k; \0 v @% U; p
这五大类指标,不可能是一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特色。
7 g# s6 V3 G/ F( K* Y9 {; _6 L 深圳瞄准了全球蓝色经济引领者、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标杆、全球绿色海洋文明示范区、全球蓝色伙伴关系主平台这四个战略定位,正是综合考虑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的结果。
4 Z! u Z" j x8 Y6 G3 l5 |6 M( p 比如在打造“全球蓝色经济引领者”方面,《规划》不仅提到高标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还重点提到,要建设“深港蓝色金融服务中心”。
2 B' z0 ^/ |! N+ n9 e! N- j* g 这一具体的目标,有两个重要背景。其一,深圳和香港一衣带水,而香港又是与纽约、伦敦齐名的全球金融中心;其二,深圳自身的金融业发达,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因此,发力蓝色金融服务,能形成区别于其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特色。 8 |/ p; Q6 M2 P& _ N
再比如,《规划》提出,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标杆”。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科技人才的集聚。
& _+ S$ l3 W# ]1 q2 { 深圳的科研创新活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创新资源投入,尤其是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遥遥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还吸引了大量优质人才,这些都有助于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 - R. P! e7 i+ d/ X
当然,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深圳不仅得将优势做大,还得补齐短板。像《规划》就提到,要构建“1+X+N”的多层次、梯度化海洋高校教育体系。 ) [4 A* |" |2 {2 w! t4 r0 |7 U2 n
缺少顶级大学,向来是深圳的一个痛点,深圳这几年也在加码投入,积极兴建大学。而借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深圳建设海洋大学、特色海洋学院等,有利于丰富目前的高校教育体系。 a# e5 F# F K7 G( i" p2 B+ i
另外,《规划》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在全市设置十一处海洋发展重点片区,不同的片区承载着不同的功能。这一方面可以引导优势资源向重点片区集聚,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不同片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避免了同质竞争。 ) G, U- W& k( ^- o7 v4 ~3 P& W
新一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激烈
7 l. W& v8 T2 v0 I 其实不只是深圳,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兴起以来,这一“头衔”就成为沿海大城市竞逐的香饽饽。
9 F7 ]3 A7 ]) D+ W3 v) }; L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上海、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大连、舟山等七座城市明确提出过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 K, @" R# C8 W# [ i! e$ k
比如广州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15%左右;浙江方面,则采取了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的策略。
2 S! M U4 L' \/ u( J; d0 j 最波折的要数青岛。前几年,为了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山东支持济南和青岛双双出战。也许是考虑到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近两年,山东采取了差异化的定位发展策略,全力支持济南建设国际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当于给青岛进行了目标定位的调整。
" E& D9 E3 a2 h4 H7 }. _7 J9 g, B 而青岛从争创“国中”,转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地区发展的价值在不断提升。 ! Z- U1 c3 P( ^! n
作为率先被点名的城市,深圳和上海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上,占据了政策的先机。但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毕竟不是单一维度的,这些后发城市同样各有各的优势。 6 c* T0 J, M, x
比如宁波,拥有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比如福州,海洋生产总值同样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
1 J% R- t! p4 |6 M* Q( T 此次深圳的《规划》出炉,意味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了清晰的顶层设计规划和纲领。但新一轮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竞争,也正在变得更加激烈,谁能脱颖而出,依旧充满各种变数。
" ~5 z! n2 @+ k! c$ ]) E' A 海报设计 祝碧晨
5 F1 i" `# U! P4 K9 k
+ S$ B+ C0 J+ Q: w6 L: w8 b8 F, o7 D( X5 s
9 S6 T" o" r, P) O5 e- Q: V
3 o: ~6 |. x8 c6 F-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