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与类型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示意图 海上内循环 ' s, l: x5 W, X/ F7 q
海陆间循环 5 P) ?9 `5 a. g6 r$ X5 F- E
陆地内循环
4 C: @& H4 ~8 }3 ~. }% R& D
, g) X8 o0 f) { 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蒸发 ④降水 ⑤地表径流 ⑥下渗 ⑦地下径流 ⑧植物蒸腾
! ^" t; `7 X* E r3 ?& D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水循环使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的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水的性质
, O/ a7 P$ z5 N) E4 R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主要支出渠道。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 w$ b- Z- H7 ^/ O( o6 E4 e , P- ]) ~5 x G3 P& }; q
o' V$ i! t- F# H W( I+ j
垂直分布规律
4 E ^( ]) p5 l: d' t. J- F 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 p" k( A8 L: U, \, ~/ H& x
水平分布规律 2 H7 \: N! e# m. D9 W& c9 A
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 s% Y. M$ T7 j9 k" I 季节分布规律
- r: j9 i3 s; P4 c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 }2 E0 Y: T K5 ^6 w$ O8 b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 Y" [5 k7 C6 R, u& _ f
$ s+ O4 F! K3 i% c/ K, \) G% z [
; V8 R- G# P ?6 J ; J7 g- d% G' m" v- P8 ?6 {+ Z* D
密度
0 m n* E3 r% _- `; v7 K! d
3 [& G) _' \, Y3 R0 U- ]; C 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 R2 e1 \$ p' _' o5 s0 N7 y
温度 % y, h! y( Q$ ^; Z' a
: y8 d9 g0 @& p1 {6 u# d 盐度
" C7 ^, F0 ~5 ]1 L2 y" c3 H 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海水温度的影响: }* X) M4 o' p r7 ], l+ e
+ k" l9 |" j) z; Z) M; W
) E2 I, n; n. t L$ C! ~7 n. }' }4 H 影响海洋生物
2 v j% {+ _3 ] ①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6 n3 z, p+ X4 x- Y- n+ y; Q 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低纬度海域,罗非鱼;中高纬度海域,鳕鱼。 ! x% K! O( C, ^ x( h
③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会导致有些海洋 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
+ h7 K: `6 V) z6 } 影响海洋运输 5 }( d$ L9 u! L5 T; h" Z3 p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由结冰期,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1 r/ I$ `) N9 [! q" T
, O; o2 I& _* V% {: s
8 `' }, m N z9 B( Q& O 海水的盐度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海水的密度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8 _2 w, N5 X& V, ^0 { : r' h( u9 H* f# y J3 Z
6 t$ ]5 M8 k* _
水平方向 9 d0 m9 }& }& j; K. ~1 {
同一纬度海区 - K5 p5 S0 r! ^. i6 ~& H
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 ~$ T4 z1 f. P$ ^* [- q& `4 g
不同纬度海区 ! J/ j4 x! G( u+ j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 Z3 d( W' d, f' `1 V
垂直方向
$ @' G* M4 ]# T P- A3 ] 中低纬海区 & y D3 z2 [( B# [1 V% M! ~ l
一定深度内海水的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的的变化很小 : Z; ^2 @- B5 n% R9 H
高纬度海区
+ m; N5 v0 _% i8 |2 c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 Y9 O3 \2 B; c j- X6 n' K
7 Y l0 B1 M/ [: C/ F( |0 H1 l
% m8 x" }0 E6 d6 E 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海水的运动( o2 A* I" u* K, x9 e+ R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海浪概念:海里的波浪成因:风浪:最常见的海浪,由风力形成。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风暴潮:在强风的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影响: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潮汐概念: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规律: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人类海边活动利用潮汐规律。洋流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分类:依据:海水温度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 y) g% `0 T& U4 s) A* q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影响: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的威胁。把近海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1 o" R5 V& V; f
3 E& r& k$ R- [
2 t; Y" T1 d4 F. Z( J3 h- T. a8 s, W- s; e3 U8 N4 v
& `6 }3 N( B m/ j: S6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