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获三百米级导管架下水轨迹实测数据,上海交大这样助力

[复制链接]
近期,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T/ c) i# v- {" [: h% q3 Z
在导管架安装工程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为 “国之重器”提供了海上作业现场数据监测,助力我国掌握了深水导管架下水过程的“核心密码”。7 Z3 |1 k5 B! w& {( s
5 S( T- {1 M' ^, J-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m- D, q0 P; v) Y. l0 ~
“海基一号”导管架下水。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 L) L1 d6 |  E0 l7 {* C+ J
“海基一号”超深水导管架由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建造,对推动我国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个“大家伙”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水上部分伸出驳船舷外80多米,入水时长不到1分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滑移下水的全部数据监测和回收,难度不小。
; w& v6 ^  g' C' C* u0 J- v从今年1月初接到“海基一号”导管架下水动态过程监测任务起,交大海洋工程团队的实测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获取最精确的数据,他们不仅要监测巨大的导管架本身,还需要同时对下水驳船的位置、姿态等进行监测,还原实际滑移下水全部过程。1 f- w/ u+ ^' X* J" A" m, d
“我们开发了自容式运动采集仓和结构应力滑移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导管架和驳船姿态、导管架关键结构动态载荷的完整测量。”项目负责人李欣研究员介绍说。为了保障高精度卫星定位信号对整个下水过程信息的完整监控,监测系统需要贯穿整个302米长的导管架,团队解决了长距离GPS监测信号传输难题,同时保证了整个系统具备高可靠性,保证了数据监测的精度。
, y9 m$ `" s9 y! l: t8 T+ R* Q
# v  b$ r( \+ Y5 y4 Y0 M. h%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 y( m' `$ Y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成员工作中

. t( Y" o. X8 _( U: k  }面对复杂的海上作业环境,团队设计了多源信息校验和互备份的综合监测方案,确保监测方案的可靠性和监测结果的可信度,还开发了无人化、远程化的监测技术,实现了岸上远程调试-海上设备快速启动的联动模式。随着所有监测设备的成功收回,实测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q0 k( [2 x9 H0 }6 S! a+ y
这是我国首次获得300米级超深导管架下水轨迹的实测数据,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深水导管架下水过程数值分析的“核心密码”。随着我国深水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更深更大的导管架已经开建。宝贵的实测数据也将为更深水导管架平台的创新设计、安全运维和设计软件验证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6 v6 N7 C# x% t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5 I. a: h8 }3 E: z6 b7 B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