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该设备是中国海油牵头实施的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项目的重要部分,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_5 p# w0 O2 s) x1 x! P
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关键装备,包括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管汇等设备。
( _2 {4 B3 t; l# y, J7 n' ~长期以来,全球仅有5家欧美公司掌握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建造技术,导致该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保难。此次中国海油实施的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力。7 _/ L) P1 Z1 D: |# W( ?9 E7 Z
该水下生产系统将用于开发东方1-1气田乐东平台周边的气藏,使用该水下生产系统的气井每年可生产天然气约2亿方。
& b i7 U H {* X2 d
) `& A$ o9 m; @* ]+ ]5月10日,我国首套国产深水水下采油树在南海进行海上安装。 ! }7 Y) d+ g& S8 k; n# n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刘书杰表示,此次水下生产系统应用后,较以往成本降幅约27%。不仅可以使既有设施周边那些独立建平台开发没有经济效益的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更将大幅降低深水油气开发成本,对于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
) F( E5 S- X: B由于水下生产系统通常要求20年免维护,而500米水深环境相当于设备本体要承受50倍的大气压、同时长期承受低于6度的低温环境和海水腐蚀,严苛的环境条件对设备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世界级技术挑战。" l6 v, {4 B4 V* [8 [
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该科研攻关项目的项目长谢玉洪介绍称,为攻克这一关键技术装备,中国海油牵头联合中船集团重庆前卫等16家单位持续攻关水下生产、水下控制、水下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历时36个月,掌握了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
9 H" g) U7 C% o. Q* b“为保证该设备的可靠性和功能性,我们根据国际最严苛的标准开展了内外压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振动测试等产品性能测试,以及陆地集成测试和海上试验测试,全部合格。”中海油研究总院水下总体设计负责人安维峥表示,“所有测试得到业界权威第三方见证,为该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3 `& Q, R" I- f5 q$ B% |. t
谢玉洪表示,只有突破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研制,才能把打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用具有自主产权的装备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更多更大贡献。6 ^2 |! t2 z* I0 L$ t# p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g k( c+ X3 i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