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活动暨2020年科技活动月——海洋高端论坛(四)热带气旋及其影响 4 h8 \5 d7 p9 Z9 y
2020年05月16日 作者: 陆青 发布 : 陆青 4 ]. n. U1 \- n, z2 A
2 d' G; S9 n4 o2 j 报 告 1: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 Clustering and Seasonal Prediction! E) [- n+ _$ E* T2 d+ K
报 告 人:谢立安 教授0 X/ ^" T- n5 D, V
报告时间:5月21日(周四)上午9:00-10:00 K; D% I. S2 T2 h* z; [: e
报 告 2:Impacts of Typhoon “Wind-Pump” on Marine Ecosystem8 @1 w, q( u, N5 g
报 告 人:唐丹玲 研究员
, p3 k* ~% f& Q. Z报告时间:5月21日(周四)上午10:00-11:00
* M# a3 g$ l/ G9 Z+ U K主 持 人:何宜军 教授
( s E3 P( R" y9 E* a会议形式:线上——腾讯会议平台(会议号:599 952 188)$ X& k) I5 v5 n6 o
线下——文德楼S519
) o0 V9 L2 E& S5 n- C; E报告人简介:
- z! _2 h S7 x6 C) t) W5 j7 S/ ^4 W1 ~4 D% H9 E0 ?5 [
谢立安,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理学院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1982年7月: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1月: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7月: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气象与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1992年8月起就职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系至今。历任北卡州立大学海洋科学博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主任、近海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海洋-大气模拟与可视化实验室专家、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正教授。是美国《天气研究计划》“海洋气象与近海研究专家组”和“登陆飓风专家组”成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时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海洋气象、海-气相互作用与耦合模型、海洋与大气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海洋与气象灾害预报与防灾减灾、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评估。至今共承担30余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应邀为国际权威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Atmospheric Sciences》“海洋气象词条”撰稿。 2007年:因风暴潮研究和推动风暴潮实时预报入选2006年“北卡州为改变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十大新闻人物”(Triangle Business Journal);1998、2003年: 两次获得美国气象局颁发局校合作成就奖(Collaborative Research Award)。) a7 B& b( x% D" k8 z% F( s. x
) \, `& u* E1 a: t1 i唐丹玲,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二级教授)、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美国罗德岛大学博士后,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百人计划”回国。曾任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卫星遥感、生物海洋学研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发表SCI论文150多篇,《Remote Sensing of the Changing Oceans》和《Typhoon Impacts and Crisis Management》等3部专著由Springer等出版。(1)原创性提出的海洋“风泵”概念,提出了海洋藻华的“风泵”调控机理;(2)构建了台风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台风对南海的生态效应;(3)构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与应急管理等系统。获得两个广东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丁颖科技奖等,并获得“Zayed Award”和PACON “Ocean Service Award”等多个国际奖项。担任PORSEC(全球海洋遥感协会)主席、PACON-International(太平洋海洋科学与技术学会)主席,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主要负责人,联合国多个重大项目专家。2 M7 |" U; R. D# E; o1 j4 Z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x2 p/ W6 e( \( v2 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 V) L! y% `
2020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