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人物 | 陆建勋:为中国舰船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复制链接]
陆建勋,祖籍浙江杭州,192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在津浦铁路上做文书,家中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父亲有限的工资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勤劳的母亲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们念书,姐姐们陆续辍学工作来培养弟弟,陆建勋和哥哥都考上了当时很著名的教会学校育英学校。
9 G: }8 w) ~) X) z  u: E

: |0 `/ z$ ]6 l: m3 X
/ Q& `9 ?( E5 P+ r+ t
9 D' N$ n, v. e4 t* e; J" H
4 v, G" B, g5 v5 ^- S+ F5 k
陆建勋十四岁时留影

4 c+ O; H8 h  P7 E/ H- ?育英校史中写道:“自九一八事变后,育英学校一九三三届有同学十余人,感体力之不足,不能投笔从戎。欲从科学方面,着手报国,乃组织一电波团,学习收发无线电之技能及各种电机装置之方法,数月后已能随意收发,此十数同学既有相当无线电技能,欲于必要时为国家军队竭其绵薄,略尽国民之职责。”- A1 }! D8 ^  J; _8 Y
陆建勋的无线电启蒙正是得益于育英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丰富的课余活动和专业的指导教育。育英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电波社团以及专门指导学生课外生活的无线电研究班。受学校浓厚无线电研习氛围的影响,同时受师友的指导启发,陆建勋逐步踏上了无线电的探索之旅。4 b) g4 U* Y) i5 n2 M& M
他常泡在图书馆学习无线电知识,又跑去隆福寺地摊寻找旧配件,结合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业余无线电手册》自己动手做各种无线电设备。他曾尝试用三极管做收音机;用气体闸流管做锯齿波发生器;用旧矽钢片、牛皮纸做电源变压器;用“829柿子管”做微波震荡器;用废旧表头做万用表……这粒兴趣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 {: O  z0 J( A3 D* f0 t$ A

! ]1 y& Y: J* i

3 E2 L; c% P6 w0 {4 ^/ l8 ^( x: I4 o* |" k# C& s

" w8 S( ^6 v, Q3 e/ `( |
隆福寺旧照

6 l/ L# D$ E& D: q清华苦学 投笔从戎
# j' ?3 v; Q* ^& C* i9 e9 g
2 `* x1 @: a3 m% r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并获得奖学金,从此无线电不仅仅是他的兴趣,更成为他毕生的事业。在清华,他有幸聆听了知名教授的授课,如张维的材料力学、张光斗的水力学、孟召英的无线电原理、周培源的相对论报告等,也经常向常迵、吴佑寿等师长请教疑惑。陆建勋回忆说:“进了清华大学学习,不知不觉间就被卷进了严格要求而又高速运转的自强不息的大熔炉里。”在清华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凑在一起研习无线电。当时生活清苦,他就利用暑假时间帮教授誊写书稿来赚取报酬,全部用来购买无线电配件。
# v# l( A6 E- _
; n9 J6 r( x! k; r& \! s2 |4 k/ ]

0 r+ O6 t  _% C/ A+ Q/ B! J" W
* R4 ]! A; R4 h1 {4 b0 q
3 L$ W+ `1 S% h$ Y

) J9 L& F* S0 Q7 l& {% d4 ]
陆建勋笔记本

7 a# z# u- N; d6 U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动员青年学生参军,只差半年就毕业的陆建勋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海军。作为解放后第一批参加海军的大学生,陆建勋等人受到海军首长亲自接见和款待,和他一起参军的5位同学很快都分配到海校去当教员,只有陆建勋被留在海军司令部的通信台,出任海司通信处器材科见习机务员,负责无线电收发信机的修理。' ^$ N9 t% K/ m! E3 n; y

6 A4 g- m% p( F- q7 T2 T
: W9 g2 L& R* Z+ d% [) H5 Y

- I; N/ h3 B2 z. ?0 V! H0 y) o4 j * X5 L) C3 ]  I" w; K8 q

) L; _7 d6 z, a2 G6 o
陆建勋参加海军时的照片

& v& V( k! n! ?6 a! T4 E1954年6月,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艇大队在青岛宣告成立。潜艇部队成立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对潜艇的通信指挥问题。为此,海军曾委托南京无线电厂生产了一部功率为1000瓦、频率为100千赫的超长波发信机。他在参加设备接收试验时发现,由于功率太小、频率偏高、天线低,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和保障潜艇的通信要求。
: T# S! p3 Q+ B7 f
) E* Y9 g3 U- t8 M3 h$ L& u! g5 C

, v# }3 @( c  K& b7 ~% f( B& f# e0 E0 N6 [+ V8 _' n+ \; G: D
) w3 @8 E3 p4 |3 Y1 m- X
预备役军官兵役证

6 L2 E! m8 F! O" }$ w7 o$ \7 L1958年,苏联提出了中苏两国合建大功率超长波电台的建议,中国则坚持我国自建,苏联提供技术上援助的主张。陆建勋随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前往中南海西花厅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超长波电台的情况,解答了总理提出的相关疑问。“西花厅里的考试”极大地鼓舞了陆建勋继续在潜通信领域进行探索的信心。同年10月,陆建勋被调到海司通信部新组建的技术处任工程师,主管科研工作。* f9 @. B3 Z9 I0 ]
筚路披蓝缕  深海传佳音2 {9 A- T7 m4 i3 G1 \6 W7 I- s! f  q
/ g* [6 \- h& s; T3 d
1959年4月,陆建勋到苏联考察学习。这次考察让他看到了苏联核潜艇配备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和其他先进的通信装备。在与苏联同志的学习交流中,他还接触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深感我国海军通信技术的落后。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连工学院等几家单位尝试探索短波快速通信研究。 ; t# C  t/ f7 T- D/ v2 @

+ K! j( S+ G- {! f: Y* v
& C0 k: l+ G8 k+ j  c* C

* X  h4 }' v% i( ^) g ! b1 H( W$ W( q( i/ m
1959年,陆建勋(左一)在莫斯科

5 K4 O# T. ~: Y" a1960年,我国引进了苏联研制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阿库拉”。在认真研究该系统的通信体制后,陆建勋发现“阿库拉”在抗多径干扰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宜开展仿制。同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了器材设备的供应,使得各项科研试验一时陷入困境。
- m1 s  A/ c2 T/ Z  _6 v4 t陆建勋顶住巨大压力,大胆提出了国内自行研制“潜艇瞬间大功率超快速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案,并初步提出代替进口样机的新技术体制。该方案是陆建勋根据我国当时通信技术发展的水平和配套能力,经反复研究提出的,在当时强调“一丝不苟搞仿制”的整体环境下,提出完全由国内设计新通信系统的建议是极为难得的。最终,他提出的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第一代瞬间超快速通信系统被国防科委正式批准立项。. ~! P9 k* u' |$ k' r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科研组经历了仿制与自主研制的争论、核潜艇“下马”的波折、文化大革命的侵扰,陆建勋团结各合作单位、带领科研团队先后攻克超快速通信终端机、大功率短波液压伸缩天线等难关,完成了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研制工作。整套系统测试结果明显优于苏联的“阿库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夺取了核潜艇超快速通信系统研制的胜利。我国海军第一代超快速对潜通信系统的成功研制,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系统和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舰船通信科研骨干。. U9 B/ h* a9 V
自主创新 倾听来自大洋的欢呼( q( t4 _- l4 y* f! W4 G% Z

* C+ T  |# Y. J7 ?" F% V2 B7 i1966年冬,陆建勋到北京饭店参加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动员我国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工程(代号“七一八”工程),他所在的研究室负责船—船、船—岸通信分系统总体论证与技术抓总任务。
7 k' d; l# h  s5 x该系统除了要保证庞大的测量船和护航编队之间的可靠通信外,重要的是保证测量船与火箭发射基地8000多公里的不间断通信,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保证“火箭关机点”参数的准确传递。
& k1 p7 `4 B: h2 u; w5 n因为测量船只有根据“火箭关机点”参数才能计算出弹道和确定“弹着点”,然后尽快派船准确地把数据舱打捞回来。在某次会议上,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同志提出:“如果通信系统保证了‘火箭关机点’数据的传输,那么通信系统就完成了50%的任务,就算及格。”为此,陆建勋早已开始苦苦寻找能够确保“火箭关机点”参数正常传输的制胜法宝。- O: N2 p$ N% `
当时我国远程通信手段很少,主要通信又不能依靠国外的“海事卫星”,陆建勋提出以短波为主,同时以甚长波通信为辅,双管齐下,确保“火箭关机点”参数的传送。为了保证测量船与陆地的沟通,他拿着国外测量船的照片作参考,为“远望”号测量船设计了大功率旋转对数周期天线,安装了大功率的短波发射机。0 O* f; u" C& Y* u" ~- o

+ Q4 s* F# B, P) S9 B" ?" X
) Z* p% i2 D' j* G8 W  J5 {
" y5 J- A$ Q! h8 g, F. H

" v9 v. |; y" v
“远望”号测量船

6 J7 G" y8 a8 c为了避免强场强对接收的干扰,后来决定以向阳红5号科考船作为短波发射船,信号经中继发射。但是短波在远距离之间能否保证24小时不间断通信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他又委托有关研究单位计算、测量短波频率和可通时间。
4 n! H' ~2 U2 @, I* w& t+ u$ T4 p
4 U# w/ q+ K. N8 }$ v
& j9 G" U) D0 q
. J& ^" k3 c9 [- r
0 U1 b. p0 p+ G2 g4 Z7 K3 u
“向阳红五号”科考船
, Y) I' K( X3 S& c* B* l
前后数年,经过多次实船考察短波传播特点,对短波远程通信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但发现通过预测发现,远距离的短波通信每天至少有2个小时无法保证连续通信。这就使得“24小时不间断通信”的要求打了折扣,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l- @( g# T( e
陆建勋又陷入了思考,努力寻找完成使命的可靠方法。经过仔细研究,最终研制出一种短波脉冲发射机和同步探测实时选频系统,并建立了专门发射台站,终于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通信的目标。但他还是不放心短波的可靠性,又组织科研人员研制新的调制技术的研制并取得成功,利用我国新建成的大功率甚低频发射台进行“关机点”参数传输,从多方面保证了关机点参数的正确传输。9 I. n" B  I# y. w. R3 z
陆建勋历经13个春秋,认真思考,仔细钻研,为七一八工程的成功攻下了一道道难关,最终听到了大洋上传来的欢呼,所有的艰辛化作成功的喜悦。: x6 V, A% S8 n4 W
& y) F, w9 T: X6 _5 }* u; g

4 M, {; X- |+ G
( N5 Z: F( p% f$ `4 ]/ T + u, |8 R8 D0 u* Q4 V
1980年5月18日,我国从酒泉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准确命中太平洋预定海域
6 k- p) V0 l7 \0 p! o5 i, k
老骥伏枥 奋发图强再前行
) M, V+ V" l/ t* R
8 s' v* i4 b- R& o* h上世纪90年代末,陆建勋主持了与俄罗斯科学院的极低频民用技术合作的谈判。在引进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他联合国内有关专家根据我国特点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提出“利用极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进行地震预报及地下资源探测系统”的方案研究。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充分论证和不懈努力,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极低频探地(WEM)工程”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陆建勋以82岁高龄担任了工程首席科学家。
% v5 Q7 t- Q0 u: A$ G: G他在开展某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认知无线电与抗干扰通信的结合是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他提出申报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当时已近80岁高龄的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申报。谁知前路漫漫,历经五年申报、四次失败后,该项目终于获得通过。此时已是85岁高龄的陆建勋亲自挂帅,担任了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8 }, t& P2 a" @& w4 R0 F! f
1 [. d7 R9 U+ \8 z- n8 C+ m( ?

/ _! \  Y5 i1 H: }3 X1 h/ P# F0 w6 P/ I& ~5 F7 ]' m

& Q$ ]; X# x$ ]) V3 S2 _; w
2009年,陆建勋参加国庆大阅兵观礼
% n8 k6 S. ?5 V1 s
言传身教,培养青年一代
+ {0 u$ ]; g* W% {9 z, p& c
/ G! \! Y6 [2 x' C% n$ Q, p他非常重视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经常对年轻人说,“我身体还行,还能奋斗几年,我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你们这些年轻人培养成才,让你们学会自己‘走路’。”他还经常教育年轻人说,“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优点,就不会奋进向上;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弱点,就会止步不前。”  M- E9 }" M. p& L
1 _+ P8 |# J8 b6 }  r( O
0 l" {: l/ L4 B. Q2 N- \" t& M

( y* L- @# Z4 V" O* c. I
8 a, m% S1 I3 {6 u% ]
4 @9 A: @  ^: d: I陆建勋坚持不断学习,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导年轻人将其运用到科研实践中;他将自己宝贵的科研工作经验和教训全部奉献出来,悉心培育年轻人成长,使他们逐步成为科研工作骨干;对待科研问题他一丝不苟,经常与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课题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或有具体解决的办法;有时为了写好一份科研报告,经常工作到深夜。陆建勋勇于创新、学风严谨、求真务实、谦虚谨慎、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道德风范,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祖国的海上通信事业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科研生力军。( Z  v% N# K# H4 Z

, ?5 _3 g7 D6 B% D7 y4 f. k

9 g0 |* h% e3 G% t) x; R! I7 U5 v  H7 Y9 a0 A2 v8 s

0 s9 F1 j+ `6 k" H: s8 J0 G
2018年陆建勋院士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作主旨报告

6 T8 _7 b/ _% c$ A7 D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 t  k0 A: I) L% P! l+ Z
陆建勋说“创新工作是我

1 N$ b3 y+ S7 N0 n
最大的乐趣,
$ [$ x. O3 M1 b. x
攻关的胜利是我最大的快乐。

0 ^( ]. Q3 |  y
陆建勋坚持站在学术前沿

1 z' k- L& J! b' I
一次次开拓新的领域

  o. G# L8 d$ M) E# p( G' H3 m5 o
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 F' u: C7 N* B- N6 I. ~% N6 P
他之所以这样努力
9 ^) U& x8 d3 \
不仅是因为对科学研究的那份热情
9 V( Z4 `7 S0 y9 P& a8 p% d1 b
更是因为对深海探索、
, n8 o" F, Y3 _( r& P
国防建设、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

# x( a9 U  H9 w  W5 O' K* Y% @
0 ?" e: M" _3 C5 K$ A' s& u8 w/ e# N

/ R' L1 @; W6 W
  o0 J( o8 p4 X" L; e) _4 X' o. J信息来源:! d, \% @7 }0 L+ n- Z
1.《舰船通信事业的拓荒者:陆建勋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
" m; [# E7 B4 m5 Y1 g2 ?7 h/ J2.《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 | 陆建勋院士:弄潮逐浪七十载 唯愿祖国海疆平 》,中国科学报
2 d& p* {" E0 t1 G( b3.本文图片来源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a) R1 v4 ]3 _( h6 [7 R, s
编:李维杉、雯    :    核:采 4 I  k0 E3 k$ H: s; D# e
$ J' b! l7 k3 Z' F) D$ {
1 c0 |% H" b- M
9 U2 w7 P& T; K7 P, K3 U' |5 ~1 C; `

: n" v! ]- y6 X: ?2 x7 T " x) O5 U8 i+ o& a- ]2 a; g: F

& O( S3 K+ b4 R9 y8 ]3 _4 L8 L7 O" I; I5 ]
# L3 F# u+ A4 D$ Q0 R! }! }, b

2 ?/ J: M0 R/ t' s( W* p

" E. M& G- i, e0 ?! p$ C; T% h! o
. Q, w, H4 w" N2 x7 _: b8 P2 ]+ b. i
" U+ `9 T" J- C1 I1 ?
+ g9 _4 p7 z1 T' M: n4 O

2 u% {1 q1 V% c! A0 N" e
, F0 e# f% [' N8 F$ v  O
' j: M) j; _8 S' F6 |6 G5 ~

) _5 s% y' k3 i. T) q* k% y
# N( z! ?) q1 n( Q8 x. p: x
$ h. l2 Y& A6 \1 M# U1 ~' i" E! Y& M
+ Z6 R! p$ g3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eejiafu
活跃在昨天 23: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