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受压改弦更张安倍调整对华战略 ! ~2 A3 f- ^8 |) }$ R& {" o
问:安倍此次访华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行的? . T. @( e5 B5 }( I; ?1 O3 V3 P
答:2006年安倍第一次当选首相后,首次出访并没按传统去美国访问,而是选择了中国。通过访问,与中国达成了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这次被称之为“破冰之旅”的访问,使因为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受到极大伤害的中日关系得到一定修复,中国舆论也对当时的安倍政府抱持很大期待。但好景不长,由于安倍保守的历史观、强烈的修宪意愿,以及刻意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等,中日关系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安倍则因为内阁丑闻不断,经济方面毫无起色,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以身体健康欠佳为由黯然辞去首相职务,任职不足一年。 ' A& k: o n" f% i8 A# x
福田康夫接任首相后,他提倡与中国协调、合作的“共鸣外交”,通过2007年底正式访问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中国领导人访日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两国领导人还共同签署了战后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此后麻生太郎成为日本首相,虽然他也曾经在2009年4月正式访问中国,但他推行所谓“价值观外交”,试图制衡中国,使已经改善的中日关系受到很大影响。他执政仅一年就被民主党取而代之,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相继执政。野田佳彦于2011年12月作为日本首相正式访问中国,这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了,而距安倍晋三以首相身份第一次访华的2006年,已经时隔12年之久。
: H# `0 B" p+ s6 p. d- x% o2010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首超日本,现在已经接近日本的3倍。随着中日两国综合实力的逆转与快速消长,加之冷战后地缘政治格局的巨变,小泉执政5年竟6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搁置多年的钓鱼岛主权争议在民主党政权时期发酵、成为中日关系恶化的导火索,都不是偶然的。痛苦的历史记忆和领土主权争议是最敏感的民族神经末梢,问题也就最先从这两个地方发生。战后70余年来,中日关系一路蹒跚走来,最近这些年又跌入低谷,令人痛心。
. Q: [$ g8 \. r2 V% B9 M8 j$ ^( C安倍晋三2012年梅开二度,重新执政后,中日关系非但没有止跌止损,反而变本加厉,不断恶化。他推行的“俯瞰地球仪外交”被称为全面制衡中国的战略举措。尽管安倍曾来中国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及G20(二十国集团)会议,但直到这次,才时隔12年以首相身份正式访问中国。
) V+ r* n9 G- [$ B: a4 C, H安倍的对华政策变化始于去年。促使他改弦更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 F. I: E- q N, r% Z% X2 Y1 r9 [9 P
一是安倍本人的原因。现在毕竟不是两大阵营壁垒分明的冷战时代,虽然日本外交还要围着美国转,即所谓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但中国问题依然是外交的核心。长期与近邻大国处理不好关系,在心理上和实务上,都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随着安倍的首相任期延长,这种压力越来越大。
9 f7 y( x1 A0 P; W) W+ O1 d# r9 n. c日本外交战略处处失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声望日益提高,“一带一路”有声有色。继续下去更是徒劳。再加上对俄罗斯的外交,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成果寥寥,对韩外交基本上也是失败的,这一切都加剧了安倍的心理压力。 8 x. m) @4 k7 h$ C/ ]! s1 e
第二,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对安倍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给了致命一击。另外,在钢铝关税等领域,秉持“美国第一”的特朗普也并不给日本面子和优惠。这使在军事、政治外交多听命于美国,但在经贸领域希望平等互惠、有更多自主权的日本很受伤。对重新执政以来在中美之间实行“向美一边倒”的安倍来说,也不得不重新进行权衡,与中国改善关系,可以获得更多外交空间和砝码,也就必然成为一个选项。
9 H; P6 b2 R1 |) G. t第三,中日之间“政冷经凉”的状态,使安倍面临日本企业界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安倍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冷淡和否定态度,使日本企业失去了很多机会。与此相关,在东南亚等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恶性竞争,也使日本企业的利益受到大损害。 / p: S" p3 l. L
综合以上内外因素,促使安倍调整对华战略,中日关系也以此迎来改善的契机。 # b& t, w& h9 {* F, l' s
经历风雨柳暗花明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 ^0 \ W1 s3 V. g问:本次安倍正式访华有哪些看点与亮点? 9 I8 C0 s/ G v
答:首先是这次安倍来华是 正式访问,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中日关系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如同12年前安倍首相访华一样,今年5月份中国领导人正式访日,也可以称之为再一次“破冰之旅”。历经风风雨雨甚至说狂风暴雨的中日关系,有望柳暗花明,是值得期待的。 5 y. A) }, l9 e1 V( {( r& k
第二,这次访华的重中之重,不言而喻是安倍首相与中国领导人的正式会谈。双方就中日两国关系的重大原则,以四个政治文件为基础加以确认;同时对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应秉持的理念和方向,会达成若干共识,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等。
2 G) \. \; Z# _+ |/ D对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和热点问题,即如何应对两国关系所直面的重大挑战,也会确定应对理念与机制。在反对单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原则、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等方面,中日双方也会广泛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并通过相应合作举措落实到实处。
& n' l3 ` N$ Z9 D: R8 \7 s# Y第三,这次访问的重要看点是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大力推进。通过举办的这一主题的论坛,中日双方高官和企业家通过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换意见,就如何打造中日经贸合作的这一新方式,将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这会为日本真正融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和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 `' _2 e( c6 X) R, ]: K通过中国的人力、融资优势与日本的技术、管理优势互补,不仅可以使双方企业获益,同时也会造福第三方国家。这与过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恶性竞争,不可同日而语。除了经济利益之外,通过这一新型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消弭诸如“印太战略”的消极影响。
2 D5 L( W1 R+ a! q第四,全面推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也是这次安倍访华的看点之一。据报道,安倍首相将带领500多企业家来华访问。届时,两国将在金融如货币互换,科技领域的共同研发,医疗保险及养老,环保等领域,进一步强化合作。 + _$ ?, \ N8 H! H. N* i( Z2 e% |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经贸合作虽然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但基本也是裹足不前。排除市场本身因素,政治外交关系的恶化无疑给两国的经贸关系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 f* x: y1 f0 y' ?0 ~6 ^
随着去年两国关系开始改善,特别是中国领导人访日和这次安倍首相访华,中日经贸关系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这对于进一步夯实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 `1 ^/ V) ~1 a1 p9 j
第四,推进在军事领域和管控风险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中日两国关系改善,必然会在军事,安保等敏感领域通过互动,增强互信和管控风险。通过这次访问,两国在相关军事、安保等领域交流的重新启动或深化,将会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加强机制化建设。 ) _3 q3 V6 W( C, Q
调整对华认知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9 p5 v! i7 } M( V/ Z7 T! I
问:您认为通过此次安倍访华,中日关系的前景如何?
/ l/ q. C' ?* m4 M# [答:首先,双方有可能就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有正式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指引和规范两国关系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倍首相这次访问的后续成果是巨大的。 8 W4 I' c" c3 c7 G$ l/ t
其次,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最近指出,这次中日关系的改善不是权宜之计,可谓切中肯綮。一方面因为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实行睦邻友好政策,一直致力于中日关系向建设性方向发展,所以对安倍首相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与举措,抱持欢迎与呼应的态度。安倍首相调整对华政策尽管有不得不为的因素,其实从根本上可以说,这是日本调整对华认知的必然结果。与其徒劳制衡,不如另辟蹊径,走竞争同时也合作的道路,才真正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这是时势使然,而非权宜之计。而只有日本对中国的发展在认知上有了理性选择,中日关系行稳致远才具有深厚基础。 . |' n& C5 z* [
此外,中日关系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仍需艰苦的努力才能真正回归正轨,健康发展。首先是美国因素,安倍如何在中美之间进行微妙平衡是对其政治智慧的考验。包括贸易摩擦、高科技等在内,特朗普政府全面制衡中国的举措逐渐显现,特别是在台海动作频频,这对政治理念保守的安倍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容易引发某种冲动。在海洋问题上也是如此。通过这次正式访问,对于日本抑制非理性冲动,也会发挥特别的作用。但归根到底,清醒地认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推动中日关系建设性发展,应该是两国的不二选择。 / c. P5 |- p% ~" I N3 \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 P' O) j& z. l# s作者:胡令远,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 k2 ?) E( d# f& R
5 \( M+ O0 D1 a, P- f. \3 A0 q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