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新型智库的“七年之痒”——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阶段性评估与未来展望

[复制链接]
1、前言
4 v) ]- D& m6 g# n# ?
% V/ y0 V1 @! y, s- M

. D( W. l; y9 }8 W2 V9 s自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首次做出重要批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该词首次被写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生活、婚姻中经常提到七年之痒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指:一件事情、一种关系进入到第7年,往往容易出现平淡、倦怠,不得不经历重大考验。有一种说法是,这主要源于人的细胞平均7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七年之痒,既有其发展规律所在,也折射了再焕发生机的可能性。  
: S' h( |$ A# [, C: r9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评估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现状,认为智库建设进入了“下半场。但笔者认为,应以更长远眼光、分阶段地、综合性地评估智库发展进程以及展望未来突破的空间与潜力。换句话说,这7年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展,是基于智库与政府、社会、国际社会互动且并行,发展水平当然也会受限于政府改革、社会思潮与国际形势。对中国而言,智库仍属于新生事物,评估智库需要有更全面的视角与持久耐心。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第7年之际,面临着仍无法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力相匹配的思想创新之痒”“社会美誉之痒”“全球影响之痒”“人才孕育之痒等四大七年之痒。这些给智库从业者以巨大压力。很显然,几年来的智库热将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冷却期。唯有在主体、认识与运营上出现三场革命式的智库变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才可能屹立于全球智库之林,成长为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真正助力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
! u1 N: K! `( R0 x- p    - b3 H% u  `5 k2 @3 A# l! I
2、何谓智库的七年之痒
  w# I% ^' v' Y4 S) T% ]3 n1 r   
$ T0 y3 a% s$ m& i) T) H按《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字,既有痈疮病症之意,也带有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之意,如痒处、痒酥酥等。由此看,所谓智库的七年之痒,是指经过7年左右的建设,智库已成了中国决策链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笔者近些年来年均上百次受邀参加相关决策机构的咨询会经验看,各方对智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高标准与高期待。要满足各方需求,智库从业者的挑战与压力非常大。
# g, J5 F! r9 m+ S3 g/ _一是日益综合多元的现实难题决定了决策层需要征求智库专业意见。在互联网2.0时代,中国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已深度互嵌为一体,任何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需要有充分的前期调研、严谨的中期论证、全面的后期检验,此时,不只是学院派学者,优秀企业家、社会活动人士、领衔行业人士、活跃媒体人士实际上都在扮演广义上的智库角色,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专业意见。从笔者实践经验看,越来越多的部委咨询会都愿意邀请方方面面的人士,倾听不同领域就同一个问题的专业意见,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角度与案例,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尽可能避免决策偏差与不必要的政策失误。此时,智库学者更应该是在某个领域的深度探密者。  ) a$ a) i" ]: |/ }/ V& r: i
二是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舆情决定了决策层需要强化与智库的互动。当下,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重大决策话题能够逃出网民关注与网络热议。8亿中国网民,几乎覆盖所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老百姓,人人拥有智能手机,微信朋友圈、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工具,这使得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有对决策的评论权甚至是干预力。中国不能像政治极化、党争恶化的美国那样,对改革对象久拖不决,而是需要有更多方方面面的智库专家,发挥各自专长,向决策者提供更充分与全面的咨询建议,以便决策者能够站在广大群众的公共利益角度,以最大公约数的办法,推动政策的出台、执行并见效。智库如何了解社会实情,进而向决策层建言;如何直面大众意见,进而引导社会舆论,变得异常重要。此时,智库学者更应该站在中间位置,充当政府与社会的真诚沟通者。  # |/ {* y; c5 }; E( b. m% U
三是竞争激烈残酷的大国博弈决定了决策层需要智库对外沟通,讲述中国故事,释放中国声音。当今世界正处在前未有过之大变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前所未有的临近时刻,国际变量与中国的互动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态势。政府对智库的要求是,思维不只是要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更要立足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进行全球对话。一个顶级的智库需要有全球组织力、国际话语权、世界人脉库。只有站在全球层面上思考与互动,才能为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为国家深化改革营造有利的国外环境。此时,智库学者更应该像一个行走世界的公共外交者。  
- Q0 ?6 c! g7 s/ t5 n7 k+ X. [2013年以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程,直面不断深化的现实多元性、舆情复杂性、大国博弈性,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然而,7年左右,各方对一些掩饰不住的强烈愿望()正朝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面扑来。' B8 |  C+ N. S# H0 ~2 h
  
0 t* i* B  ^8 x1 o2.1思想创新之痒  E" o) F3 r/ C! e$ L
尽管2013年来中国新建了许多官方智库、高校智库、企业智库、媒体智库,但尚缺少相应的超时代智库建言思想。到底什么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终结论”30周年,历史是否在重新开始?在大变局下,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大战略?新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下的改革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需要怎样的政策改良,才能撬动中国各级机构的改革热情与执行效率?2020年要完成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如何才能有效结合统一地完成?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六稳,如何才能可持续性地实现?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几个战略布局之间如何有效协调与统一?有太多的议题需要智库去解答并提供前瞻性的思考。虽然近年来不少领衔智库的研究成果频频获得了决策层的指示与肯定,但从主流看,中国智库仍是重于阐释,缺乏足够多的、对政策突破有推动力的优质思想产品,少有能让决策者有重大启发与修正意义的战略建议,更缺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思想作品问世。笔者有些担心,未来史书叙述21世纪第210年的中国思想史时,肯定会惊叹中国建立了许多思想坦克thinktank),却震惊于这个时代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理论和思想创新相对贫乏。% [4 b2 Y, }) W, E! K
  
1 H. I5 r$ b' B+ z( S9 G  C& q6 W2.2社会美誉之痒
3 j) [5 }/ r9 N4 m( l) P# R3 D& s) p& G目前中国智库越来越重视通过媒体在社会发声,但智库学者的集体美誉度还有待提升。近年来,不少智库都建立了中英文官网与新媒体公众号,发布本智库的观点与活动消息。凡有重大事件或主场外交活动时,媒体会频繁采访智库学者。个别学者成了“网红,拥有大量读者、听众与粉丝。然而,广大群众对智库的认识仍存在两大严重的误区,一是神化,认为智库学者就是中央智囊,知天晓地、直通天庭、指点江山、雄论天下;二是矮化,认为智库学者多是砖家巧舌如簧、忽悠民众、胡说八道、招摇撞骗。相比之下,外国学者在民众中的公信力显得更强,尽管可能实际未必如此。也正因为中国学者的美誉度不足,在诸多重大事件点评时,权威中央媒体往往倾向于采访外国学者。同样对中国发展的肯定,外国学者更容易被民众接受;同样是对中国不足的批判,外国学者更容易受到决策层的重视。由此看,如何建立学者的社会公信力与美誉度,既考验智库学者行业本身的能力、远见与修为,也考验决策者、社会思潮文化的包容。
. H, E. j7 u) ^" x+ N  
. k# J% O- B; W/ D' q' Z2.3全球影响之痒$ n: ?& b0 j; r! i0 l1 o
近年来,中国智库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承办了大量双边二轨智库对话会议,也在国内外举办了大量带有宣讲与介绍中国意味的国际研讨会,但中国智库仍须提升全球感召力与话语塑造力。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曾是G20杭州峰会的共同牵头智库,曾推进多轮中美、中俄、中国巴西、中国伊朗、中国土耳其、中国尼泊尔等智库对话,还曾调研近百国,每年都会受邀参加包括达沃斯论坛、香格里拉对话、瓦尔代俱尔部等多个顶级国际论坛并发言,深切感受到国际社会存在着浓烈的中国交流饥渴症,希望听到中国声音。然而,放眼全国,能流利用外文讲好中国故事并令对方信服的中国智库学者并不多,具有全球号召力且让外界愿意倾听的中国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在顶级国际论坛上接受发言邀请的中国学者数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在国内主办的各种论坛中仍存在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太重、交流互动太少、思想含量太低等弊病,导致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并未能得到全面释放。政府已开始善用智库向国际发声,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进一步推动外事制度改革,如何让智库的全球组织力进一步发挥,是当前新型智库全球影响之痒提质增效的关键。如何提升智库学者自身语言表达与理论阐释能力,既能解外国想了解中国之渴,又能救国内对外释放声音之急,是当前智库学者全球影响之痒转型升级的重心。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期之际,中国智库勇夺国际话语权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 D6 S: Z% [& s" Z9 J) z4 f& M8 D  3 l$ D$ E$ J- b4 L) k# \& Q5 J
2.4人才孕育之痒" m( U1 B! A2 C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这几年,有数位官方智库学者或高校主要负责人到政府部门任要职,颇有种“中国旋转门的味道,但政府与智库的人才交流仍是偏少的。如旋转门概念提出者理查德哈斯指出,智库应发挥两大人才功能,一是作为天资聪颖的政府官员的来源地,二是成为那些希望吸引新思想或暂时离开政府部门人员的暂居地,让个别官员回流智库休养储备,或让智库学者出仕担任政府官员,本应是两者互动的常态。但在当下中国,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的制度设计,落实与推进仍是相当困难的。在智库内部,具有一名优秀领导才能且具有公共服务精神、规则遵从意识等特质的学者并不多。优秀学者通常以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为傲,缺少必要的基层锻炼与行政经验。在政府内部,被派到智库工作通常被视为是被贬退居二线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仕而久则学却是短期内难以普及的社会观念。从这个角度看,智库孕才功能是否能够发挥,最终还是取决于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新型智库是否成规模、制度化地出现中国特色的旋转门,还有待更长的时间观察与更有效的改革尝试。在这方面,人事部门敢为人先,大胆尝试,显得很重要。
$ h  p6 P7 u/ r3 O) }   
) U, P9 F; ]% B. C# J: i3、中国智库热在降温
  p2 {2 d- |; s7 v  Y- L. z    1 @# u" m; A! Z$ O- m( H$ o
笔者在《伐谋:中国智库影响世界之道》中论述过智库的4大功能目标:咨政、启民、伐谋、孕才,这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智库功能与目标是一致的,即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唯一有疑问的是,两办《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实现的日期是2020,这多少令人觉得有些乐观,或预期过高。
  e0 Y5 j* Q- h! w# i2 i( u" P) C/ ^新型智库的“七年之痒,实际上折射了智库建设的不易与曲折。即使在智库产业较发达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及当前特朗普执政期,智库发展都受到重大的挫折。当前,智库热已开始降温,越来越多人(如大学管理者、企业捐赠人、社会舆论)认识到智库建设应具有综合性与长期性,而政府层面也对智库的作用与定位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换句话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了7年,人们已发现,全面深化改革并非易事,智库建言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改革设立目标与智库自有能力之间正在达成某种和解,即从应然的理想状态,回到实然的现实状态,这与婚姻七年之痒后许多人会放弃浪漫主义,回归生活务实主义有类似之处。  0 @; J0 S7 B3 I; Z* t
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智库往往很容易在上文所述的真诚沟通者、深度探密者、公共外交者之间选择一者来当。三者兼得则很难,因为在平衡好扮演这3种角色之间内在张力的同时,能否恰当把握这3种角色的时、度、效,直接决定了智库对决策层的影响力。  
$ |: A/ D: |7 k2 x' A0 N/ y所谓“,就是指智库对内建言与对外发声的恰当时间点。一份好的内参,一定是最及时的那份,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决策层不需要;太晚了,许多人早已建言过了。同样,智库对社会发声也是如此,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对社会公众恰当地表达决策者需要的恰当内容。在这方面,智库的敏感性、前瞻性、文字力都非常重要。以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来说,4月博鳌论坛、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9月中非合作论坛、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需要智库大量的政策建议与舆论引导,政策建议一般需要提前一到两个月上报,舆论引导则需要在事件发生前后的一周左右实施。如果错过这些最佳时间点,智库对决策层、社会的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  / ~( w& N' u' d, y, S1 l
所谓“,就是指智库研究探密的深度与广度。在许多时候,智库需要一头扎下去,了解到决策者所看不到的事情本质,还要以脚底板精神做学问,触及决策者所不能亲历的事件现场。以一带一路研究为例,该倡议提出6年来,数以百万计的研究报告、媒体评论与新闻报道,但多数都是浅尝则止或泛泛而谈,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大量深入到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项目本身的调查研究。那些深入到所在国的调研报告,往往会产生最有说服力的决策咨询效果。
# T" b: \, P6 a所谓“,就是指智库要有能让受众接受的叙述效果。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社会公众,或者国际友人,都是智库成果(包括内参、公开评论、国际演讲等)的受众。好的效果是检验智库影响力的唯一指标。得到批示,未必就是好的内参;批示被执行,且促使政策执行效果良好,才算是好内参。不是在大众传媒上发表文章,就算是引导舆论;只有让公众内心接受且广为传播、并有助于政策推进,才能算是好的舆论引导,否则就是误导与添乱。不是能到国外去参加论坛或发表外文文章,就是好的公共外交;只有让国际受众觉得有道理,增加对中国的好感,才算是助力中国外交。
/ u( `! c# Y. _" H& p4 |: j做到上佳的“时、度、效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像基辛格那样在国际舞台与美国政界活跃六七十年的资深人士,也未必做到对每件重大国际事件都能发挥重大影响力。但顶级的智库学者,是研究圈金字塔尖的最亮明珠。唯有孜孜以求,才能不断成就优秀智库学者的家国抱负。  6 ~: B% r- A4 F1 U
目标太高,往往是功能分化的开始。近年来,不少新型智库都有能力“得批示、发评论、搞外宣,于是人们在这些方面便会出现审美疲劳与兴奋感不足,现有的智库存量便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分流。一些假智库会现原形、被淘汰或出现低质量发展的迹象,如会库(以办论坛、研讨会来掩饰本机构的思想贫瘠)、私库(以智库为名搞小圈子文化)、呆库(低层次重复研究,只是学人之间的自娱自乐)等出现。  
! ?' G* }5 ^3 A7 y, e3 _9 V近年来,笔者不只一次看到某猎头公司、咨询机构在自我宣传时,都标榜自己是“著名智库。同样,目前一些智库由于经费压力,开始商业运营,甚至权力寻租。这是对智库名称的盗用、污化,与两办文件中明确标明的智库服务于党和政府”“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非营利3个较为严格和明确的属性明显不符。  $ o: I# ^5 P( n7 Z( ?% {
笔者还看到一些“研究型艺人和自称大师的假智库现象。他们有的装出高冷和深不可测的样子,对外半遮半掩地宣称与某某高层很熟,为其高参云云;有的则以写畅销书、媒体曝光、公开演讲为主要手段,语不惊人死不休,常以国家危机”“某国阴谋等关键词抓人眼球。这些假智库现象是需要抵制的。  
6 \: K5 q7 g9 _% N  J" W( J6 N' _与将“智库视为有利可图的工具不同,一些优秀学术学者会选择离开智库管理岗位,重新回归学术与书斋,或离开智库界从事其他行业。智库工作是一项快节奏的工作,远不如学术研究更自如;智库研究的待遇不算高,远不如商业机构更诱人。  
  Z: i, `1 W- b" p& \" R3 P6 x背景下,一批“智库会渐渐脱颖而出。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有大量为国效力、为民请命、家国情怀浓厚的知识分子。他们继承了具有学得文武艺,货予帝王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传统情结,很纯粹地钻研于现实与政策的解决方案,游走在各国论坛与各种国际场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虽然类似的优秀智库学者不多,但却凝结了智库的价值观精华,也将带动较长时期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智库优化进程。: E* C, N3 H& u$ d  b3 j& G% J/ z
    " B8 Q. Q  }; |( e+ T  c. ]8 H
4、中国智库业呼唤3场新革命
) E( `* P- R/ X: J+ g6 z* b: A   
, N. n. f; n  y4 a* k: k) k0 p新型智库“七年之痒提醒所有智库从业者、智库服务对象(决策者、社会公众)、智库评价与研究者,需要长时段地思考新型智库的发展与未来。新型智库的建设,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更非一朝一夕就能建成,而是与整体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了一条具有持久战性质的新长征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程将与国家崛起进程同频共振,这个过程兼具长期性与复杂性。 5 Z$ _" N+ d1 ?; G/ J/ }, Y! ]
笔者过去曾撰文指出,决策部门应善待、善管、善用智库,而智库学者本身的知识储备、国际视野、外语能力、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等等也急需改善。这包括(但不限于)决策敏感性,即考验智库学者对决策进程的追踪与感知度;社会调研力,即考验智库学者深入社会实践并得出实践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与洞察力;个人美誉度,即考验智库学者长期保持在决策层与社会舆论中的美誉度。对此,基于过去7年的观察,当下的中国智库业还需要3场新革命。. d5 N: o* y$ o. z
  ! m( H. ~0 A/ a( r7 l
4.1主体革命$ C1 k; Q" u( x  ~' c# s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须选拔更多其他行业的人才进入智库界工作。目前,中国智库的从业人员过于依赖从高校学院出来的学术人才,这远远满足不了智库本应具有的对外传播、政府关系、公共事务、国际交往等功能。据美国学者塔里•特洛(TeriTroy)统计,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新建智库全职人员中学历标准日益下降。1960年代之前建立的智库当中,53%雇员拥有博士学位;19601980年代建立智库当中,仅有23%拥有博士学位;而在1980年之后建立的智库中,只有13%接受过最高学历教育。这反映了美国智库新趋势,即突出行动库dotank)与思想库”(thinktank)的双重特性。为了更好地突出行动性,智库人才应不拘泥于博士学位的学术人才,也应该重点关注学术界之外的人才引进,如从媒体、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处引进。在美国,智库人才正在面临着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游说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竞争威胁。在中国,这样的人才竞争现象也在发生。哪家智库能获得更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哪家智库就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6 P5 F0 |( x4 u8 p/ E
  
+ J3 E! T1 Q& Q9 E8 N6 N4.2认识革命
2 y1 M* w+ @. A! p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须立足于中国实践来认识智库本质。以目前的中国体制特征来看,中国智库不是“第五权,不可能成为制衡政府的权力端,而是将其务实地设立在整个政策决策链内生环,安于应有的前期调研、中期设计、后期评估的本分位置。中国智库也不可能具备美国智库界所宣传的独立性。事实上,即使在美国,多数学者也认为,智库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为它们不能在保持绝对独立的同时又影响政策。保持相对独立(如法律主体的独立、财政收入的独立与学术方法的独立)是有可能的。中国智库学者在政治立场、生存方式、人事机制、资金来源上很难做到所谓独立,但需要在研究方法、论证过程中力求原创与自主。事实上,近年来的美国政治与社会运行充分暴露了所谓智库独立性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状态,甚至是神话谎言。中国智库未来发展的政治定位更要时刻警惕美国智库的党派”“筹款与意识形态化等政治陷阱。认识到智库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合理位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才有真正的可能。
3 K/ ]$ u, O; z" Q$ x  8 |- k5 h* D: C4 h, C
4.3方法革命
7 V  q9 s  K& H. o( |, Q)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须基于新时代特征进行机构运营的方法创新。基于对欧美智库经验的分析,在运营方法上,中国智库要进行产业化、专业化与职业化“三重转型升级,即将智库视为一种常态的、聘用制的社会职业;选用专门人才从事智库内不同的工种;设计将智库运作进一步流程化、产品化的框架。以美国智库为例,布鲁金斯学会在市场推广方面的经费大概占20%,而传统基金会在这方面的预算则高达40%,有时甚至超过50%。在研究方法上,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有较大差别,中国智库研究的选题不能只来自于学术文献,而是来自日常实践;论述方式不能过于学术晦涩,而是通俗易懂;行文用词不能过于学术,而要讲求政策用语;结论综述不能空泛宏观,而应讲求政策可执行性。在技术运用方法上,中国智库也要敢于、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与大数据、云技术等,构建中国特色的数据库,运用中国思维与实践特征,重新建构国际话语中的中国故事。  ! e$ Q% U' w3 {2 [
党的十九大报告唯一一处提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是在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第一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内容板块,其中讲道: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由此可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中国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密不可分。智库在中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与对外深度参与探索全球治理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唯有不断革新,才能在愈渐复杂的背景下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智库创新之路。  : \  v6 J  D' j& m
  9 C" Q* D* G5 j9 ^, o; `
5、结论
: ~, Z# s# K! Q% O# V9 q, a   
/ Z2 o1 `" j9 [: R! O; y; v用新型智库“七年之痒的说法,并不是否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成绩,恰恰相反,是在充分肯定过去7年来取得的进展。这些进展的取得相当不容易。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影响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都是在推进,并颇有一些成效。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智库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也不是能够决出胜负的竞赛,而是永远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这一工程将伴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始终。  & o  `2 U/ O7 y' R
对于学人而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给予了他们实现报国理想的好时机与好平台;对于政府而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拓展了改革与开放的范畴与助力;对于社会而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民众提供了解决策的更多信息与路径;对于世界而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了中外互动的平台与渠道。但是,7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怎么样的智库才有中国特色?怎样的智库才够新型智库的标准有哪些?这些都有赖于智库与政府、社会与世界的继续互动,且经验仍在积累中。随着全球化进入到新阶段,这种经验的积累仍有尚需反刍与咀嚼之处。但无论如何,用七年之痒式的方式进行阶段性评估,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未来的建设肯定不是坏事。0 ^4 @" `3 U4 o
* `/ P  O, J- t3 ^4 h

, x6 |( l: p- V: w0 b3 }/ X; ]8 `0 l% N& w& D6 D

$ e7 A/ }) p8 l7 W* V7 q7 p作者: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 G7 o! [/ v2 L; j. E2 q0 s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