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战略高度、全局性、现实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命题,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给出的面向全球的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综合性、跨领域的顶层设计。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及在发展、生态、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新思想。在当前的现实工作中,存在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简单化(表现为就具体领域说事)、片面化、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理解。如果不能从历史与逻辑上说清楚,难免出现一些不严谨的理解和不准确的误用,在国际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1 j7 b4 A3 l# W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的管总规划。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世界历史演进、当代全球化发展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宏阔视野,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与逻辑上把握其深刻意涵,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并转化成巨大的实践力量。笔者认为,全面准确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意涵,需要把握现实回应性、历史继承性、理念引领性、价值至上性、实践可行性五个方面。
6 h& i* l5 b( Q( g, Z) [
f0 b8 X3 X5 n) g# z# `) e( ^
, v+ v" j1 A9 u4 X" G1 I(一)直面当代全球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突出的现实回应性
9 s {0 r a/ I8 n3 J9 P; R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是“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当代全球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复杂交织,各种“药方”层出不穷,全球陷入普遍不满甚至深度焦虑之中。全球所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一些问题还在恶化。) R8 r' C) x) q
应该看到,当代全球“赤字”背后有着深刻的形成原由。长期以来,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使得全球秩序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格局具有相当的“同构性”。在资本主导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自然地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差异“外化”成了其所要求的全球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利益结构扩展成了全球性的利益结构,才造成今天全球化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在这一外化结构下,事实上某些国家的发展带来的是其他国家的不发展,某些国家的安全带来的是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某些国家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是以其他国家利益受损为基础的。政治冲突、经济压迫、文明对立、生态危机是其固有矛盾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一历史进程不可能带来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以及全球善治。8 B2 m V1 }+ C& E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化解全球危机提供了全新思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把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建立新的发展观、安全观、治理观、文明观、合作观,系统回答了当代全球发展的目的、原则、方向、路径等基本问题,有望从根本上逐步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全球秩序。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鲜明的现实回应性。2 z' g+ |3 G1 C" A
(二)当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包含着历史继承性) @, B9 _5 x, ~8 R7 D" K
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纵观全球发展史,资本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资本将原本分散的国家、民族逐渐纳入到统一的全球市场体系。从地理大发现到开辟殖民地再到形成世界市场,使单一民族国家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一部分,资本逻辑有着其自身生发过程和历史阶段的正当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带来了强大物质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基础。近几百年来,资本以其强大的内驱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出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样貌,创造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当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全球化力量还在释放,还有着自身强大的积极力量。
! b" s& }0 f. a. A# |/ P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充分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历史继承性,就是要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简单的“否定”,要看到“否定”中蕴含着充分的对其历史积极作用的“肯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继承性是其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 ^9 z0 U% o# f' z. I& F(三)超越当下全球发展自发性安排和惯性力量显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伟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坚定理念引领性& ^* z. O# O" Z! L8 H( d! M/ M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但资本主义全球化天然存在等级性、殖民性特征,也造成了一部分国家和民族对另一部分国家和民族“单向度”的全球化,大多数国家的全球化过程实际上是不由自主、不由所愿,无法也无力选择的过程。这是造成今天发达国家主导、支配不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模式的渊源。而且这一全球化模式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和显现,个别国家合则用、不合则弃,大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推动逆全球化,严重危害了全球发展。推动当代全球化从长期以来资本主导的自发全球化,向更具有人类自主性的全球化转变,创造一种体现国际民主、主权平等、成果共享的世界新秩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愿望和当代全球主流民意。
. b' G' E7 e( r1 b" Y* w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建构性”,体现了在历史发展面前人的能动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主观地超越全球历史发展进程,而是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要求的主动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正站在历史、时代、人类发展高度思考全球化未来走向的“建构性方案”,将通过聚合共识、协同努力,创造仅依凭自发演进难以到来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不懈努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自在的世界性实体,作为全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实践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 i) p- Z$ ^- K. C, v* ^- v) N(四)把共同创造惠及所有人的幸福生活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高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的价值至上性
3 W* m+ L) N) l全球化已使全人类处于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之中。但是在早期的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国家的参与具有相当的被动性和不可选择性。这样条件下的全球“共同性”,事实上是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意识形态工具“论证”出的“共同性”。这样的“共同体”结果只能是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美好世界,大部分人无法充分分享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共同性”实际上并没有超越特殊利益,其所谓的“共同利益”只是特殊的普通利益,真正的“共同利益”反而受到特殊利益的制约。8 @6 t A& {' Y' |1 v. y9 V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理念,虽为中国提出,其中没有中国的私利,更不是中国的“私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中国争夺领导权,而是创造引导全球公义的新主张、新理念。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命运相连、利益交融。人类共同命运是由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社会成员的命运集合而成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每个国家、每个族群、每个社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创造将所有人都视为完全正当的共享全球发展成果的主体,推动和保障具有真正共同性的人类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_& q9 j$ m! L9 \# q: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限度反映各方关切,最大程度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可能体现人类发展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至上性表明,全人类利益并不是各成员利益的简单加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成为以全人类共同幸福为中心理念的最好表达。
7 y+ s8 B6 f& ]0 B. X' z) _8 D5 f(五)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球格局改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充分的实践可行性
8 [8 l/ H0 c8 u7 Y+ j X' |0 l近几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改变了国际力量格局对比,推动大国关系深度调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资本为主要代表的美国在全球治理和价值观层次上领导世界的能力下降,全球“东升西降”已成发展大势。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而且这一势头还在发展。4 l4 A' ^; q& ]1 a8 n$ J8 M
今天全球发展中人类社会有可能超越长期以来形成的压迫性的全球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克服“单向度的全球化”发展状况,从而走向更加平等、更加合理、更加多元的新世界秩序。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国际秩序,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一势头的不断发展正在汇成全球治理变革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卓有成效的伟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现出极强的示范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深邃的理性思维提出的中国方案。* e5 p8 U- {;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力求打造出由各国共同写书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人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是旧有的少数国家主导下的“一国独霸”或“几国共治”,而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开放包容、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各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共同追求。
3 {" w1 x1 Q: U7 `; ~( h! T1 O" t* d' d1 @% e
: w- M5 [0 K: Q* f' s1 ]7 c5 _0 ?文章来源:节选自《全球化》2022年第1期
- C/ v$ c9 D5 M, d作者:徐占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