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儒煜等: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展望

[复制链接]
虽然大图们江国际合作远比一般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更加困难,也多次受国际环境影响而出现波折,但已在交通、旅游、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中取得了可喜进展。可以相信,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的不断深化,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将进入与区域开发合作紧密相关的实质性阶段。( \" H, ]% T1 N2 l
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组加速
( A1 T+ @- N' A+ o  r$ c. F1 G! X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调整重构之中,而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加速了国际生产力格局的重组,并以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加速推进国际生产关系的重组。' G! J% a# k0 E3 K" D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以绝对的资本优势和工业优势占据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构建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推进,欧洲、日本复兴,新兴工业国家纷纷崛起,美国逐步失去绝对统治地位。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美国、欧洲、日本甚至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都开始出现资本流出的“产业空心化”现象。由于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失去国内需求的底力,经济出现严重的服务化倾向。与此同时,中国不仅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基本呈现未来发展态势。借助国内大市场和中国政府高效的政策推进,中国在四大领域——以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为方向的绿色发展(“再工业化”)技术、以人类自我完善为方向的大健康技术、以改变生产过程为方向的智能制造技术、以改变市场模式为方向的信息对称化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2019年底开始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在高效的组织管理和众志成城的社会合作之下,率先恢复经济活动,形成了风景独好的发展态势。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美国霸权逐步衰退、世界多极化的态势必将形成。3 \4 g# M2 O- o! u+ C6 c
二、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底力增强
8 ]- Z. N: e# M2 D3 ]) d5 F3 r7 f世界生产力格局的改变导致国际关系的巨变,带来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在第四次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国为疫情所扰而经济活动“内卷”的新形势下,大图们江国际合作的底力正在不断增强。+ R& h& T9 v# v; ^, L
首先,市场运行转向需求主导,使中国的巨大市场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日益占据主动地位。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兴起,大数据技术支撑着需求信息的对称化,经济活动步入了买方市场,需求的根本作用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产业选择之际,不能优先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而要优先考虑市场需求。其次,国际政治格局重组加剧了新旧矛盾。就东北亚区域而言,中美处于长期缠斗过程中,中日、中韩之间的合作将因美国显著的“自利”倾向而有所升温,美俄长期对立促使俄罗斯对中国保持友好战略。美朝关系因朝鲜宣布拥核而陷入对立的僵局,迫使朝鲜加强与中俄的经济合作,也将为中国对朝合作带来机遇。随着北极开发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上日程,中俄合作开发北极资源和北极航道将为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增添新的动力。最后,新产业革命的推进和“后疫情”时代对产业链建设的要求,必将推进世界各国将主要精力投入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之中,从而为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从世界各国现有的产业体系状况而言,产业门类最完整、产业链断链最少的国家就是中国。在美国霸权强压的极端条件下,中国仍与世界各国维持稳定的贸易、投资关系,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也进一步增强。随着中国的东北振兴战略进入新阶段,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将强力拉动吉林省经济发展。为培育区域性经济增长极,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吉林省将发挥产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H+ _3 i/ v6 D8 y1 M
三、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
9 T8 z% c0 h: `; I, b% p# Z$ V经过30年的积累,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在交通物流、能源、旅游、环保、农业、金融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框架,具备了进入特定跨国区域共同开发的基础条件。同时,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不断推进、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加速重组、中国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各国对中国经济依赖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下,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已具备有利的发展条件。因此,下一阶段的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将以实质性的特定跨国区域合作开发为目标。
2 D1 ]+ {( Y, b.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应借中国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良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将东北振兴与国家宏观战略紧密结合,通过顶层设计、整体包装,将大图们江区域建设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统一规划之中,借助大图们江国际合作的国家战略,推动吉林省“一主、六双”4产业空间格局建设和区域经济活力的培育。
. {7 ^$ h+ o6 r8 h$ l  M四、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发展的新框架# U1 D9 E5 [  f& t4 n4 s
1.建立大图们江流域开发腹地窗口联动共建机制& h$ i6 n& a& k$ q% c' y  M
20212035年,中国通过深度开发与深化改革,延续“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指导思想,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力度,形成支撑珲春开放示范区建设的强大腹地,并继续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东北经济增长极。
/ f1 M5 \4 d9 ?. _* E第一,深化改革长吉图先导区政策管理。在已有的“长吉图先导区”基础上,将“先行先试”政策扩展到长吉图先导区内有政策需求的相关区域和产业,以“通化—白山—丹东”“珲春—长春—阿尔山”等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以及“哈长城市群”建设为依托,集聚优质资源,建设政策高地,深化政策管理模式改革,推进长吉图先导区政策的“飞地”建设。; b, ~6 a1 h' S2 `( C' W$ {7 L
第二,深度结合“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结合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发展战略,从空间布局入手,推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滨海二号、珲春—丹东、珲春—长春—阿尔山等交通运输网络,使珲春为北向开放基地、冰上丝绸之路起点,带动东北全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n7 @. ?# d* K" N, j) F5 T
第三,以“双循环”格局建设为目标,夯实大图们江三角区产业技术创新底力,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主导产业,形成对外合作先导产业,建设中俄、中朝合作产业链,实现大图们江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 h# |% |2 b6 T. z, G0 U2.以“双港模式”建设大图们江对外合作高地
! ^, D4 _1 z/ J- k! ?以长春兴隆保税区、中韩自贸区为依托建设长春内陆港,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为依托,建设大图们江国际合作的两个对外交流合作高地。通过长春—珲春的“双港”建设,形成一内一外、南北呼应、双重推进的格局。
- i6 X3 Z) I! a- V. I9 ]第一,发挥长春的核心带动作用。主要包括:其一,大力发展两大贸易平台,建设东北亚交通物流中心、国际商品集散地。其二,发挥农业生产优势,积极构建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其三,借助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带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区的产业中心。其四,依托科技优势,打造高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其五,建设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东北亚金融服务中心。
. U; U1 f: _; h3 t0 Q' ~第二,着力建设珲春国际合作开发区。具体包括:其一,积极推进主要参与国的共同开发,建设大图们江国际开发合作试验区。其二,依托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综合保税区,建设对外开放高地。其三,发挥大图们江国际合作的窗口职能,建设海陆交通物流枢纽。其四,加强长春的产业集聚功能,形成辐射东北亚各国相关产业链的产业高地。% W6 F: N$ I4 {" n/ e, q% a" h
   
; {6 k0 ]2 E7 G0 x  }6 d文章来源:节选自《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回顾与展望》,原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39 a; ]" W4 p$ `/ [0 r
作者:赵儒煜,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于亮,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娜塔莉亚,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后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