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的今天,南极中山站是这样建成的

[复制链接]

33年前的今天

1989年2月26日

中国南极中山站宣告建成

这是继长城站之后


/ e6 p2 h2 d1 |7 i5 @2 U7 e

中国在南极建成的第二个科学考察站

ef0acf31ea6ad1fea59182264e9a7646.jpeg

5c2acfc80bf19cc7f916b09c695e4ef4.jpeg


. W! s( o" l9 L, a6 Z- t' W5 Z

中山站落成典礼和中山站全景

9 S% Y" G/ W$ A/ p' e+ t

3d9655d6bb35a0fd65368f76c833c4a4.jpeg

中山站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站名

a0695471bd507ab2951b45aa6d834956.jpeg

( \* Z" E% Z# C

Q

我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取名中山站?

A:用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我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考察站设立中山纪念室,是为了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弘扬民族精神,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展我国的南极事业。孙先生的开拓精神,伟大品德,百折不饶的坚强意志,将激励我国考察队员,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来源:1988年第11期(总第136期)张杰《把中山英灵留在南极》

b2084211d60b9099bb206192b9f02791.jpeg

中山站内,设有专门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室。

(高振生摄)

8 ]+ j3 p- [5 B  u6 ^+ D2 _5 h4 r

承担建站任务的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

历尽千辛万苦,战胜特大冰崩

创建了南极圈里中国首个考察站

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慨和大无畏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档案

重温中山站建站的峥嵘岁月

启航青岛

e80b5a53f8fe27f753962ca979a6cc55.jpeg

张继民摄

1988年11月20日

“热烈欢送中国东南极考察队

赴南极大陆建设中国南极中山站大会”

在青岛码头举行

17384051a72a1a5d8ef823e68f721956.jpeg

高振生摄

欢声飞赤道

922458d06c3f1c51dd79a306042346f0.jpeg

! v4 L5 E9 t1 J: Q, w4 C9 e; F, G

图片来源:《远征东南极——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暨中山站建站纪行 上 1989.4》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

0544398599e48c6388347c3a7fe6b1b8.jpeg


3 g: G7 }+ n9 k% t( p& }2 y

张继民摄

1988年11月29日6时

极地船穿越赤道

考察队按照国际航海文化

举行了隆重的穿越赤道仪式


3 o* v$ K! H% @+ e# v& v, [+ e  A

穿越西风带


7 U0 @1 g" |) ?

aa5126564067aed87c086285aca047a7.jpeg

高振生摄

1988年12月12日

极地号进入了举世闻名的南半球西风带

万吨级“极地”号

犹如一片柳叶被狂怒的大海戏弄着

一会儿冲上波峰,一会儿跌入谷底

有80%的队员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

有三人因为工作

被激浪冲翻,险些卷入大海

勇闯冰区 首入极地

" l4 t, ?, n3 i+ ^% u/ `

) S- W; S4 S1 d0 c" y6 v. k# C
3 o/ ~9 q; x( G" b; Z6 k7 C/ _6 I

9 d& @& k* p+ q- Y* x

图片来源:《远征东南极——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暨中山站建站纪行 上 1989.4》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队员胡冀援绘

1988年12月21日2时8分

船艏左舷被冰撞开一个直径30多公分的洞

1988年12月22日20时55分

进入南极圈

冰困普里兹

0c5161631e849cf835965eb1b5f095aa.jpeg


/ v4 ]" L3 w0 H1 c( C/ u

来源:《远征东南极——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暨中山站建站纪行 上 1989.4》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队员胡冀援绘《八仙破冰图》

1988年12月23日16时30分

极地船进入普里兹湾

由于船受到海冰阻碍无法进入站区

到1989年1月14日19时20分

进入苏联进步站附近锚地止

冰崩遇险

afd91d6c630014f579574e9fe329af3e.jpeg

张继民于1989年1月15日凌晨摄

1989年1月14日夜

“极地”号连续遭遇三次特大冰崩

险些船毁人亡

之后列列冰山把考察船围堵在海湾里

c0f9079beb687758abaca80ba01f9805.jpeg

高振生摄

这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冰情危险态势图

前为密集浮冰

后为分崩离隙冰架

再后是南极大陆冰盖

冰盖前沿与冰架稍有触动

就会突发崩溃

一场大自然暴怒迅即发生

面对残酷的事态

临时党委一天中两次召开紧急会议

决心全力保证人员和船只安全

带领全体人员夺取抗灾建站双胜利

胜利突围

d61260e7dd538a35368c3dca41850225.jpeg

图片来源:《远征东南极——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暨中山站建站纪行 上 1989.4》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队员胡冀援绘“极地”号抗冰船冲出冰山围堵整体态势

1989年1月21日

发现围堵的冰山间出现空隙

极地船不失时机,赶快突围

船体擦着冰丘

冒险驶入无冰海域

突围一举成功

654442630d152636115def2cf41f3a12.jpeg

高振生摄(当时位于船舷右侧)

难在建站

b826ac3af12af1976ed80fd532ecba12.jpeg

中国南极中山站奠基仪式。汪保国摄

1989年1月26日

考察队才举行奠基仪式

留给考察队仅有一个月时间建站

为了保证越冬队员生存

全体考察队员不仅要拼命建站

还要保证建站质量

836204d58e421c59c146938b34b50a3c.jpeg

638c95634aff4f973c500bf04d124f34.jpeg

676d1183d948044eae453f7f4b2cdd3e.jpeg

1b4df92a1733b85a2cb1e353a56a52de.png

63cf6af992cc4dd528099f2716c1524a.jpeg

e1d90155da9d3b8f09d76fd6f922d1c2.jpeg

高振生摄

在茫茫的冰雪荒原上

快速树立起一座考察站

无疑是艰难的

考察队员们不再是科学家、记者、工程师

大家一起对抗着风雪

争分夺秒投入建站工作中

9dc28548e6b852705e79ba28df274e4e.jpeg

左图为发电栋建设基本完工,右图在放置首个贮油罐。高振生摄

2e198b928489c6497686cd95b7dc19c6.jpeg

经过139名考察队员32天的艰苦奋斗

中山站全部竣工

1989年2月26日

五星红旗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升起

493250f6eeba347fe7382bfc900b0034.jpeg

张继民摄

考察东南极历艰辛  建设中山站贡献大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1c0a0d35bf21b8baffa7c20119368efb.jpeg

b380b15c32c8991c559cd856887c3611.jpeg

f685d5b6f374161fd81c6b197cf28378.jpeg

6106a4d6dfc40752b83ca8fb24ff1b80.jpeg

9 F( T8 Q: ^" o

1 P: ?; e$ \5 l$ R

85c81bd8c8a0f818446d23189ffe9b9e.jpeg

e11612c145797eafd8073d7c0572ea78.png

3dfe651f5b4b9932b73d682887e90d22.jpeg

中山站站区外景

& y! X2 S1 c$ w. k1 [# k, w! V

如今的中山站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是我国南极考察的重镇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致敬曾经和正在南极进行科考的南极科考人

祝愿祖国南极科考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8 o2 e1 F5 k% D! `(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细雨静聆
活跃在2024-12-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