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我们在需要的地方造发动机

[复制链接]
10月30日,MAN Diesel & Turbo在上海举行“2012 MAN Diesel & Turbo市场与新技术”记者见面会,与媒体代表共同探讨造船与航运市场的环境变化,以及MAN的中长期发展和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回应。MAN Diesel & Turbo低速机业务负责人Thomas S. Knudsen先生、MAN Diesel & Turbo低速机资深副总裁Ole Groene先生、MAN Diesel & Turbo中国区首席执行官Goetz Kassing先生出席了见面会。
7 s* r7 b2 @" j4 k: K, T在需要的地方造发动机
5 t1 X( Q- x* e% k" Y1 e/ `( @Goetz Kassing先生首先介绍说,MAN Diesel & Turbo自1980年以来就开始和中国合作船用发动机的专利制造,在中国生产了超过2000台低速机。目前MAN中国员工有600多人,在北京设有中国总部,常州设有工厂。为了适应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需求,MAN在中国已有20家许可证授权生产厂家,其中10家生产二冲程发动机,另10家生产四冲程发动机。
6 s. L! }8 o- V' OThomas S. Knudsen先生指出,MAN的发动机制造,经历了由欧洲转向日本,再向巴西,最后转向中国的轨迹,是紧随世界造船市场的发展而进行布局,中国已成为MAN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F5 t7 \+ X' [6 N3 k8 ]# ?8 y
在问及MAN船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时,Thomas S. Knudsen先生向国际船舶网介绍说,目前MAN低速机约占全球市场85%份额,低速机和中速机共占全球约70%份额,而在中国市场份额的比例则更高。 “MAN在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领域占据优势,在挖泥船等特种船中的市场份额稍低”Ole Groene先生补充说。
1 h3 V( `4 l" o# I% ?市场复苏取决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1 @1 A" t) h6 W) B
在谈及目前造船与航运市场境况时,Thomas S. Knudsen先生在主题演讲中说,2004-2008年全球市场火爆的时代已过去,市场仍处低迷,全球船舶运能的增长大于运输需求,运输费率下行,如 2012年8月的运输费率仅为2008年5月高峰时期的6%。造船与航运市场能否好转,取决于全球经济、世界贸易的发展,这些都将影响航运与造船业,进而影响船用发动机的制造与研发设计。, _+ f: M6 N# p6 U3 N  q1 Y. _& ^
船东的需要是MAN关注的重点& s. f4 Q: z! F9 F& }# f! S6 h8 Y
据悉,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MAN发现许多船东都在寻求降低运营成本的办法。MAN充分把握其中机会,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机型,与船东一起,共同应对市场低迷和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
, x2 C$ M8 j  ]& _3 gMAN先后推出了L35/44DF双燃料发动机、6G70ME-C9.2等G型发动机、超长冲程S90ME-C9.2等新一代发动机、首台符合IMO Tier III排放要求的柴油发动机6S80ME-C9等系列新型发动机,以及SCR、EGR等减排技术,供船东选择。
0 v! q5 P3 j+ ^G型发动机的更长冲程降低了发动机转速,为史无前例的高效率船舶设计铺平了道路,符合当前航运业使用低速推进器和超长冲程发动机的趋势,潜在燃料节约达4-7%。为满足新船能效指数(EEDI)需求而开发的超长冲程S90ME-C9.2发动机已在众多新型集装箱船上有着广泛应用。9 c& C3 w0 _9 z; r9 ]$ e. g# B" Z
Goetz Kassing先生特别指出,在中国,为了帮助船东和专利生产商降低成本,MAN和专利制造商们大力推行发动机生产的本土化,除一些核心控制部分外,发动机生产已实现了95-98%的中国本土化制造。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