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海洋文化生命力 - 海洋遗产保护法案

[复制链接]
3 G9 A( b+ e2 F5 p6 Z9 w- a3 I( m, U6 I

陈凤娣

+ ?" {' N6 o4 L+ x2 ^7 ]

在海外聘请海丝推荐官,组织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举办中法数字海洋文化月系列活动……近期,多地推进海洋文化宣教及科普,引发关注。

# `' l, Q# ^9 D9 n3 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从古至今,中华先民开发海洋、经营海洋、利用海洋,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涵育出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历久弥新的海洋文化。

" H8 ]2 G5 |3 d+ B6 I

以“四海一家”“人海和谐”为代表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传统,积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激活海洋文化资源,推动海洋文化建设,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G( s6 V4 e, d5 n: s0 l

焕发海洋文化生命力,必须先在保护上下功夫。我国海洋文化资源分布广泛。仅福建一地,海洋文化就与妈祖文化、船政文化、闽商文化、侨文化等交融在一起,留下大量文化遗产。对于这些文化遗产,需要把原真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结合起来。

9 [$ b! j: U. d" u2 f" q

“原真性”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性、真实性,强调原址、原物、原状、原貌;“整体性”强调在保护中坚持系统思维,促进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福建泉州将“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应用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中,还原南洋番仔楼、刺桐港等古建筑、古港口风貌,确保古迹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得益彰,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文化习俗、历史记忆。坚持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才能把挖掘文化遗产价值这项工作做精做细。

! J+ r5 |9 ^# G3 x7 ?$ O+ I9 u$ ]) Y

让海洋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也要推动数字化赋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够赋予海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比如,辽宁大连利用云计算、16K显示、数字孪生等技术,将海洋人文景观、海洋自然资源呈现在地铁站、火车站、公交站、码头、机场等场所,让海洋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山东烟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借助VR、AR、裸眼3D、5D技术等,设计开发渔业文化动态长卷、深海电梯、“蛟龙”号模拟器等海洋文旅体验项目,营造沉浸式海洋文化体验空间。善用科技之力,把各类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成亮眼名片,有利于海洋文化传承发展,也能更好造福群众。

) Z( B* S# [& e) F. S6 U% y

包容开放,是海洋文化的特点,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前提。海洋文化多种多样,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激发不同地区人们的共鸣,获得携手共进的力量。海南陵水举办《海的传说》诗歌音乐会,来自多个国家的文艺工作者同台献艺,以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海洋文化魅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呼唤着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的海洋文化。进一步促进多元海洋文化交流对话,搭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才能共同增进海洋福祉,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v" H# R% _) c

促进海洋文化繁荣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贵在久久为功、协同发力。充分利用各类海洋文化资源,坚持创新发展,增进海洋文化交流互鉴,必能有效提升我国海洋文化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 F q& D# c) @: s) g1 z8 J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E% M, z$ r5 K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8日 05 版)

4 r7 t4 T9 [: ?7 i4 r 9 ^8 r+ x" h5 P, d ` ; [6 i. A# K7 Y5 `0 p p3 \7 t! @# D/ V) V3 C* M! |4 ?3 k( i' y" 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深宫鲍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