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健全“三共三互”机制 合奏海洋科技人才引育新乐章 - 海洋酸化化学反应机制

[复制链接]
$ I: {9 L# y; W$ u

转自:光明日报

! u4 w* Q# V% B$ }- e$ m

  浙江海洋大学以校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与舟山市全面联合实施“人才强市兴校”战略,建立健全“三共三互”协作机制,努力提升人才集聚力、创新策源力和生态涵养力,创新制度10余项,协作引育国家级、省级海洋科技人才百余人,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1 x, ~: ?( F3 o1 d3 r

完善“三共三互”协作机制

+ q9 L% h( m! I3 [2 |

全面构建共商互促机制。双方推行校地共商互促机制,成立校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解决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政策保障等难点痛点问题,签发签订系列校地合作专项纪要和合作战略协议。建立健全校地“人才工作月报”制度、校地专业人才合作交流制度、高校服务企业科研岗位政策制度、校地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等制度,推动校地人才工作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0 J! L3 c; a( s* }+ i

全程实施共办互助机制。校地联合开展赛会论坛引才,创新“赛会论坛联办”“线上线下同步”“云聘会”等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共同举办、共同管理机制,联合发布工作方案、邀约青年人才、推介人才政策、承办赛会论坛、承担活动经费、申报人才项目等。

1 ?* i5 a# f/ G" [( Z9 B8 ]

全域实现共享互通机制。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赢发展”的原则,校地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推进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和服务共融,合力提升人才引育的协同力与竞争力。目前校地已共享互通人才飞地、人才创业园(中试基地)、人才公寓、人才公园、人才之家、人才智汇餐厅、海外工作站(派驻机构)、海外引智引才专员等资源。

9 X. ~7 ?+ q( p

聚焦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

% e: F% i, Y% u5 O

  在舟山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响应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战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校内校外双循环”开放办学模式为抓手,务实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

0 r I" Z( H# N/ \* u1 K

高精尖人才集聚有亮色。近5年,校地联合引育国家级海洋科技人才21人,省级海洋科技人才35人;3位学者入选“高被引”榜单,4位学者入选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榜单,9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在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

' F p2 L9 T1 K) ^1 c9 Q+ l

学术生产力提升有成色。近5年,校地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严小军研究员获得“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是浙江省“十四五”承担的首个农业领域部、省联动项目。学校通过优化学科和人才布局,大力发展和培育“海洋+”“+海洋”学科增长点,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s( @. J- b& ]" N: C8 n

海洋科创平台建设有特色。校地共建浙江海洋大学创新应用研究院、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创建省级及以上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引智载体10个,共建舟山市海大科学技术研究院,获首批浙江省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单位,牵头实施舟山船舶行业“机器换人”工程,使相关企业增长效益超10亿元;共建浙石化学院并获首批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校地共建海洋科创平台规模层级再获新突破;连续10年组织开展教授博士下基层和派驻科技特派员活动,深入渔村建设科技小院和共富实验室。截至目前,校地累计共建国家级海洋科创平台4个、省(部)级海洋科创平台29个、中外合作海洋科创平台8个。

0 K9 K7 {8 V, ^# u4 f

积累校地合作经验

) m5 Z" K3 [: r; v/ G

强化政治引领。校地自觉把人才工作置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中,搭建人才参政议政、作用发挥的平台,创新身份吸纳、评优吸纳、活动吸纳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强化政治引领在校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中的作用。

9 g" q5 E5 d7 L) h1 l# ?6 ?

聚焦特色优势。双方围绕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聚焦校地海洋特色科创平台,深挖海洋基因,描绘“海洋+”事业蓝图,讲好“舟山·海大”故事;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在人才引育中的靶向作用,联合打造海洋特色人才港,增强特色科创平台的人才“蓄水池”功能;以特色优势构筑人才链,以人才链引领支撑创新链、产业链发展,以人才优势激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 O# a M- J4 k

完善协作机制。双方以协同创新为理论指导,以校地人才合作备忘录为起点,创新有利于海洋科技人才引育的政策制度补给,扩大校地人才新政叠加效应,迭代升级“舟山人才码”;完善校地人才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协作目标、责任清单,实行校地人才互派挂职交流,启动人才引育“加速键”;创新校地引智资源平台共建共用方式,不断完善校地人才引育协作机制。

( G* Q$ o# A7 c8 h6 a# @

(作者:卢金树 陈杰辉 姜华帅)

$ g+ O. z. @7 W2 z8 F: N1 U5 \8 d. m, }/ j# C ! S& H" M* e% S/ m; ? 9 m, F: _7 L- i9 M. |% i 7 i6 i* u" L) H" V5 T @ u. ]- w3 [' S # F! v" [5 G5 I4 W 4 R9 ^% G0 k% h4 g8 a% O# n4 N3 X8 N - U8 x0 R0 _% R3 H$ K, ~7 ]2 L9 B E( B& ^8 r) y / g: q: N0 K0 j* S* p) S0 l( H, l* b! c $ f- ^- O: T3 K1 z9 U % O+ X/ K: t L9 Y4 ~ 5 j3 C$ K) K# H$ p3 r- l) P. S1 U: a7 P $ z- F! G, i; ~& C # p, y4 q/ A' L- y- L " { G* g$ H0 e! o 8 V( S& k" Q8 v, @/ R * {% {: l/ \. ]; H9 F) w h 7 C! a* d. U1 L$ S' g, k! \! E2 v7 O9 a 3 q3 |* c3 F4 M8 ? - u, o; g0 {3 ` M) \5 H% {2 Z7 C5 Z: D: J& u+ K+ ~ ' }: [; G# q9 J9 G' D2 s! g/ @6 P $ b8 P$ W& w2 v- n3 L9 H$ h0 L5 i5 M. m 8 b" L+ Y' H: A/ f 6 P; H0 j) x9 J- s j s: I8 c W% ]$ L! b. @5 z
9 }: y$ b9 O7 y# x6 E
- E _6 Y( A7 p' K4 K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P5 i. P `- p5 @' c
$ m! R& L M* M. D! c7 N( ` / W, `% ?( k) k8 F- | : _5 c* ~2 a9 z- O% P. N6 j8 t2 V7 _1 I - S) H) b' w5 h$ z0 }% O! f% @ . ^. \4 C0 T4 J( f5 s3 H+ s1 p ; z5 I4 U# Y- B# W " K0 w1 G( f; r6 i( B. A! q& m9 q2 i {( w' K+ \& Y 1 C" r6 N, U' f; q0 e M9 ^9 l% c0 ~6 j n; i 0 t4 H& h5 Z) z& H5 W9 r1 h/ R , l" G3 l" Y7 {4 T 8 }: u: E0 w( D1 U# s) x8 W( d. k: I+ B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开悟余生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