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 a& J+ n1 }. g! H, k* ?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 |+ O; V0 f& r5 _- N6 f
为加快我省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海洋强省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 Q/ R4 ^2 [' n7 ]7 }
一、目标要求 % }8 P* {; D/ Y/ D( \. u
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城海一体、人海和谐,发挥我省海岸带比较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体
1 v5 n/ B9 P' \# ?! f+ z6 Z 系,一体推进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国内最长的温带海滨休闲度假连绵带,推动全省海洋旅游发展提速、品质提升、
4 n2 ~0 @# _) w/ e- H4 ^ E1 Z 市场扩容。到2026年,全省沿海7市年接待游客量超过4.7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700亿元。海洋旅游目的地建设明显提速,腹
, J! R4 t3 e6 v- v9 z U% a 地、滨海、近海、远海有机结合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建立,国际著名休闲度假黄金海岸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z; x, r5 m. M# e- z' A* a
二、实施空间布局优化行动
2 {8 P" q0 |0 e 1.构建滨海休闲度假带。坚持陆海统筹、城海一体、山海融合,“山、海、城、河、岛、岸、廊、镇、村”多维联动,海陆 - N0 e: \9 S2 x0 }: O
资源开发、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一体推进,优化提升滨海综合交通网络,培育青岛、烟威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引领核,加速形成
% Q: @3 U- y/ z; w; ~5 ` 青岛、日照“活力海岸”休闲度假片区,烟台、威海“仙境山海”文化休闲片区,东营、潍坊、滨州“河海交汇”生态旅游片 9 X+ P. v" D& t7 w
区。(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 v& z; {5 R5 C/ V 2.培育海岛生态旅游带。坚持“一岛一策”“一岛一品”,加强青岛岛群、长岛与烟台岛群、刘公岛与威海岛群、日照岛 ) F7 n3 Z, C+ W) T3 X
群、滨州岛群“五大岛群”综合利用,打造“海上山东”风景线、“海上看山东”精品旅游线、海岛生态旅游全国样板。(责任
6 z& o) v. c' U3 E8 k6 { 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海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W: \9 b q( L* k y% Y
3.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带、海
6 f- f- M1 G. o6 U0 h7 B, | 峡西岸旅游带、珠三角旅游带和海南旅游区等重点地区合作交流,整合推出“海上丝绸之路”品牌游线。建设东联日韩、西接欧 / [% R9 w6 K% M1 w" U: z8 J# ?
亚大陆的国际大通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友城旅游交流。支持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打造国际一流的
1 V3 J( i& w, }1 t 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和东北亚国际邮轮枢纽港。(责任单位:省委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
: h6 F6 k/ b; y5 N1 q) f) E% k4 x6 Q* _ 和旅游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 u- v( T7 P$ F 三、实施产品业态提升行动 J! A' T) s4 ]8 o0 p0 [+ @
1.建设海洋特色旅游区。推动崂山、蓬莱阁、刘公岛等龙头景区品质提升,丰富文化内涵,加快业态升级。支持黄河口生态
1 _6 g( f+ m/ V! o 旅游区打造“黄河入海”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长岛南北长山旅游景区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 , F% e& n; l* S* X" n
区。强化沿海旅游度假区动态管理,支持度假区完善高质量住宿设施,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做强烟台金沙滩、日照山海天等一批 4 L& X) h6 b: G: Q3 L1 q5 t
滨海型旅游度假区。到2026年,做优做强一批高标准、高品质海洋旅游区,新增不少于15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新创建5个
# a& ~6 i# X$ s" r 左右省级旅游度假区。(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 Q2 ]0 \( x, Z; k" B 2.建设高品质旅游休闲城市。丰富城市休闲业态、创新发展夜间经济,支持青岛、烟台等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指导沿 0 R% o3 n. z6 S! _ I
海各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立完善重点海滨旅游城镇体系。推动青岛大鲍岛、烟台朝阳街、日照东夷小镇等旅游休闲街区提升发展能级,开发夜游新场景,新增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 4 Z( B: J% | ]: k' a
展改革委、省商务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 K( Z, b0 h' |7 N5 a' K Y* c( M, u 3.建设海岛特色旅游目的地。集中打造灵山岛、养马岛、崆峒岛、鸡鸣岛、桃花岛等一批海岛游精品。深化岛群联动,做优 & f: V" u/ |1 {
庙岛群岛、刘公岛至鸡鸣岛跳岛游产品,开发环岛游、跳岛游、联岛游精品线路,打造长岛旅顺渤海列岛游等岛链游品牌,加快 & L. }8 e0 \% _" S V+ v
配套客运码头、海上渡口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长岛国家公园创建,支持打造高品质、生态型国际休闲度假岛。到2026年,培育
% x9 t! L4 ~0 o8 H9 Y& _ 打造不少于15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局、山东海事 - p5 V/ J c( t( c
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8 s8 ]; y2 _) n# g0 d0 _3 [ 4.加快业态创新融合。重点培育邮轮游艇、海上运动、海洋牧场、精致露营、海水康疗等新产品、新业态。推进“体育+旅
: G( v. s; r7 ]' q 游”培育海洋休闲体育运动基地,加快发展运动体验、健身休闲、运动康复等体旅融合业态,打造特色海洋休闲体育产品。推动 / W. c( J% ~- Y3 ^9 k) j
“非遗+旅游”打造非遗特色街区,“演艺+旅游”策划沉浸式旅游演艺,“海洋牧场+旅游”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强化 $ D# {4 @7 x! R* y! a% F' n
烟台所城里非遗特色街区、“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等重点项目示范引领。到2026年,培育30 $ h: g: s6 ^. ~: x
个海洋旅游新业态发展典型。(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山东海事局,有关市人
; b Z$ P* Q a( w/ e 民政府) ) m- Y! g% Z' r, E2 j
四、实施品牌推广提升行动
* Q; k+ {9 b9 V& P+ t1 F8 f P 1.塑造海洋旅游特色品牌。升级“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引领下的“仙境海岸·蓝色休闲”品牌体系,培育“乐宿山东·滨海假 # G0 H7 X# K5 Q/ @. i! R7 @
日”等海洋旅游子品牌,打造“好品山东·海洋礼物”,推出海洋旅游购物大礼包。利用好客山东新媒体矩阵放大宣传声量,促进
$ B8 t1 O3 Z- ?/ h. H3 z6 d2 Q 品牌营销,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发现“网红”打卡地、拍摄“网红”短视频,推动海洋旅游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责 / }1 {9 [) Y) @# s
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市人民政府)
& k# G( s7 z' O3 f& ` 2.创新海洋旅游节事活动。高水平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邮轮节、黄河口(东营)马拉松、潍坊国际风筝会等节事
. g, l7 a3 s: ~$ {, Y) } 活动,提升青岛国际帆船周、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长岛民俗文化旅游节、日照元旦迎日祈福大典等活
2 x# @0 { g1 |' C# p/ g6 E5 E: X 动水平,高水平办好“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支持各沿海市重点培育1-2个重大特色活动品牌,创新举办海风音乐节、海洋 / ]# S I- {. }: j
奇妙夜、黄河口观鸟季等自带流量的“网红节事”,依托千里海岸观光廊道打造国际马拉松赛和滨海公路自行车赛。(责任单
# _0 {* Z, A& V7 ?. {. ? 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山东海事局,有关市人民政府) $ j9 E P$ y3 L2 g4 i( }2 w' e
3.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利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运用“孔子家乡·仙境海岸”“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世
' Z# J O' F; k0 @, w' {6 Q 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东方道家休闲康养”等异质文化体验,结合重大外事活动,加大对外交流互动。出台山东省入境旅游
+ m8 k% I+ C$ D5 ?' i @5 S 奖励办法。用足用好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入境游客。
1 Z; o- h5 \+ J: Q0 G0 o 五、实施旅游环境焕新行动
5 }5 k2 z0 }6 |6 ]9 ^) Y 1.完善海洋旅游住宿设施。依托全省“乐宿山东”提升行动,鼓励沿海各市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品牌连锁酒店、度假酒店, 2 \& R, R- Q4 n2 J! U
新建新评、升级改造星级饭店、星级民宿,建设一批海洋文化特色主题酒店、好客山东精品酒店、海洋特色主题民宿。推动渔家 & W3 H; y4 | r- V, u! f
乐、滨海民宿、自驾车营地向主题差异化、设计特色化、空间舒适化、服务标准化转型提升。到2026年,沿海各市星级饭店总 0 p& c8 {) d9 y8 M6 s
量达300家以上,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打造不少于10处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培育建成不少于10个海洋旅游民宿集聚区。 5 r7 t' I8 ^% n7 ~
2.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串联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旅游公路资源,打造“千里滨海”主题廊道,依托228国道 7 Z* T1 M$ X. {
打造全国示范性海滨旅游路段。拓展机场、高铁站、汽车站、邮轮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层次分明、功能
4 n$ n& P$ L- @: z: w9 v 完善的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推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与机场、高铁站联运直通。探索构建近海海上旅游巴士交通系统。 9 ? U6 c3 ?- @3 H
3.提速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沿海市全域化智慧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旅游数据共享和创新应用。推动高等级海洋旅游区智
9 J/ e8 |+ i Q q 能导览、虚拟展示等功能全覆盖。鼓励沿海推出仙山、仙海、仙岛、仙缘等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培育开发一批动漫、电竞、云旅
4 ~4 C+ V1 ?0 Y: m 游、云展览等数字体验产品。试点开展“智慧旅游岛”建设。 4 K1 M3 d# W5 W4 g1 @+ B% o {0 e
4.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省内重点企业加大海洋旅游投资,鼓励企业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规模化、品牌化经营。积极谋划和
4 H6 H6 a& A# J5 G" b/ z( h! p 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建立海洋旅游重点项目库。到2026年,在沿海市培育30家以上文旅领航型企业,实施50个以上重点文
5 M& {- R. M. B 旅项目,打造培育“雁阵型”文旅产业集群。 2 R' `; _" J6 H5 g) E
六、保障措施
/ L8 \4 L* r) U- T. _) p( [ 1.强化组织领导。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联动,研究解决海洋旅游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省发展改革、财
/ j* O9 a& R9 h8 o 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要将海洋旅游发展列为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各沿海市要建立健全海 ) G# m Y% N- n. |' y# l; O
洋旅游发展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市结合实际建立海洋旅游重点项目帮包
1 ^+ \5 v. l/ N0 M 机制,出台创新性支持政策。 ! P/ n/ j% q% `0 C6 J6 K' t
2.强化要素保障。各级财政统筹相关领域资金,支持海洋旅游发展。优化海洋旅游金融服务,加强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优 , g, q1 x$ M M0 c9 l
化使用股权投资、融资增信、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多种方式组合,吸引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海洋旅游领域。深化金融辅导、金融
- [! Y- |9 G- D1 A% L' q 伙伴机制,精准服务海洋旅游相关企业和项目。强化用地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支持海洋旅游相关业态发展。
( Z3 q' Y0 [& R# u& ^9 N# D( z
& f, @- y6 B$ w0 i! O* v) q0 D; h$ t6 G: ~* a0 @) G"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