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 s+ O" T' l% D/ O6 n6 }2 x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309公里海岸线绵延勾勒,2129平方公里陆域和5000平方公里海域交相渲染,这里是位于山东青岛的西海岸新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自2014年设立以来,西海岸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在大力推动海洋产业集聚的同时,着力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如今的新区,海更蓝、岛更秀、湾更美,如明珠闪耀,璀璨迷人。攻坚整治展新貌傍晚时分,金沙滩的海风拂过耳边,空气中满是大海的清凉。“这里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所以得名‘金沙滩’。不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在金沙滩周边海岸,私搭乱建、近海养殖等现象较为严重。”从小就生活在海边的薛家岛街道顾家岛村居民顾雅文说。2016年,围绕拆违建、清岸线、调项目、修慢道、植绿化、保文化六大任务,新区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为减少整治改造对群众生计的影响,新区多措并举:对于养殖户等沿岸经营者,给足补偿,并引导扶持其实现产业转型;预留出海码头,为渔民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出海环境;配套发展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其中,薛光晓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离开金沙滩,向西南车行不到10分钟,便是安置原金沙滩附近村民的南岛小镇社区。随着最后一抹夕阳被云层掩映,彩色霓虹点亮,食客渐多,薛光晓夫妇的海鲜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节假日的日营业额能达1.5万元。最近是旅游旺季,人流量是平时的四五倍。”薛光晓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介绍。薛光晓夫妇原先在海边搞养殖,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中,他们拆掉自家的养殖池,转而开起了300多平方米的特色海鲜店。“搞了那么多年养殖,突然要退出,最初还有点担心。如今发现,身边的环境变好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而来,生意也越来越旺。”小散乱养殖户被清退,海岸线从过去脏乱差的养殖池变成如今市民亲海近海的步行带。截至2020年,新区累计完成130公里海岸线清理,拆除养殖池600余万平方米,新建蓝湾路慢行系统和视觉通廊78公里。“水清、滩净、湾美、岛秀”的灵山湾,获评2021年度全国首批美丽海湾。视线从绵长的海岸线暂离,转向波澜起伏的海洋,那是深邃无垠的“蓝色粮仓”。多年前,由于过度捕捞,这里的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水深15.9米,温度23.5摄氏度,盐度29.6‰……下午4时许,走进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的控制中心,一组实时生态数据映入眼帘。紧接着,水下摄像头接入实时画面——浮游生物摇曳生姿,鱼类游来游去,一派生机勃勃。仅仅十几秒时间,摄像头前已经游过了5条鱼。“这要是放在以前真是不敢想。那几年,渔民拖网的网眼越来越小,捕到的东西越来越少。”鲁海丰海洋牧场负责人汪显刚说,“2009年,我们开始投放人工鱼礁、种植藻场等,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这几年逐渐看到了效果。”调查评估显示,在鲁海丰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区,水生生物资源量比投礁前增加5.3倍,基础生产力提升64%。整个新区已建设海洋牧场23处,总面积7600公顷,投放各类人工鱼礁110万空立方米以上;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有16处。常态监管有招法西海岸新区陆域2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绵长,当地治理生态环境花了大力气。作为全市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如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维护已有的治理成果?有些生态保护区较为偏远,监管力量如何覆盖?来到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在生态环境执法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大屏幕前,工作人员调出保护区的实时监测画面,水、大气、固体废物等各系统数据实时抓取、一体呈现,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一目了然。与此同时,屏幕一侧的监测报警汇总情况还在实时更新,自动上报不同点位的烟尘、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等指标异常情况,提示工作人员尽快核实操作。“我们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重点排污点位视频监控的基础上,纳入企业生产和治污设施用地监控数据,而且从过去的每年一次,变为实时在线、远程监测,监管更加无死角。”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赵澎介绍,通过建设智慧海洋管理平台,沿湾综合管控一张网已经形成,提高了执法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减少了监管盲区。在大数据监管的助力下,如何在309公里海岸线沿线一一落实治理责任?周一下午,隐珠街道镇街级湾长徐强来到灵山湾大卢河两侧巡查。他现在每周巡湾一次,主要负责垃圾清理、雨后水质监测、管控入海入湾排污等。“有一次,我巡湾时发现风河入海口附近的河水浑浊,赶紧拍照上传到智慧化巡湾系统APP。”徐强说,自己与排水公司工作人员沿河溯源后,发现有污水管道破损,导致污水冒溢排放至入海口,当即会同河长组织抢修人员,对冒溢位置采取抽排的临时措施。第二天,工作人员便进场维修,3天内全部整改到位。“每一米海岸线,都有具体责任人。”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辉说,新区实行湾长制,建立区和镇街两级湾长体系,与河长制联动,进一步加强一线治理监管,还成立了由渔民自发组成的海洋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据介绍,新区共有大小河流46条,其中入海河流20条。在海湾,由湾长对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负责;在陆地,则由河长统筹协调城管、水利等部门,确保水质达标排放。激励引导,机制保障。2020年7月,新区建立了区控地表水生态补偿与考核机制,在23个镇街设置4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每月进行监测考核,每月每个断面设置5000元生态补偿金,奖励优秀。目前已发放生态补偿金300余万元。长效机制在探索早上8时,晴空万里,风平浪静。从积米崖码头乘快船出唐岛湾,入灵山湾西行约9海里,只见灵山岛横卧碧波之上。“岛上地貌多样,植被覆盖率达80%,主要产业是海洋水产捕捞养殖和旅游业。别小看这个岛,它可是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首个自主负碳海岛。”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李锋说。所谓负碳,意味着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或封存比排放量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个小岛如何实现负碳?带着疑惑登岛,沿东岸南行约两公里,顺小路右转下坡,再拐过几个小胡同,便是李家村村民滕彦芳家。走进约40平方米的小院,宽敞明亮,整洁利落。“我这人爱干净。以前冬天烧煤取暖,既不卫生又不方便。煤炭运上岛后卖得也不便宜。”坐在院子里的小桌边,滕彦芳打开了话匣子,“2020年,岛上实施‘煤改电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我立马就报了名。”说着,她带记者来到客厅,指了指沙发旁的白色取暖器说:“这台取暖器,政府补贴后只要自费400多元,用电高峰期还有电费补贴,很划算。”“岛上常住居民有1000多人,现在已有2/3的住户实现了‘煤改电’清洁取暖。”李锋说,“气改电”工程也将于今年9月开工,计划于年底前竣工,到时将为居民安装电磁灶具。近年来,灵山岛除了推进家庭清洁能源取暖改造,还开展了碳减排激励机制试点、燃油车“零进岛”、太阳能路灯照明全覆盖等项目,让这座海上绿岛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实现了自主负碳。从一岛观全区,新区在碳减排方面探索不断:获批建设国内首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落地国内首家自然碳汇研究院;中德生态园建设成为国家园区的“低碳范本”,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当地还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形态多元的金融创新工具,推动海洋保护治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去年9月,唐岛湾湿地运营管理方——青岛西海岸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兴业银行青岛开发区支行拿到了一笔2000万元的低息碳汇贷,专项用于湿地公园岸线清淤等。这笔贷款的质押,不是固定资产,而是唐岛湾湿地好气候带来的“碳”资源。经专业测评,占地1802公顷的唐岛湾湿地,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固碳能力近20万吨,累计可减少碳排放72万吨。这些减排量经国家相关部门核证后,可在碳交易市场交易。银行则以市场当日价格为依据,以湿地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测算出贷款金额,为湿地维护提供了金融“活水”。近年来,新区积极建立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搭建项目库,开发多元化工具。截至今年6月末,新区绿色信贷余额378.6亿元,较年初增长35.46%;其中气候投融资贷款余额92.68亿元,较年初增长1.72%。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中,西海岸新区名列其中,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车行新区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近海慢道旁,或跑步或骑行的身影自在畅快。海天一色处,风帆点点、蔚蓝壮阔,远方岛屿间,翠屏如画、宁静秀美,和谐动人。“我们将继续聚焦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将全区309公里海岸线打造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区篇章’。”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说。
2 d) B3 O, p8 n* v7 U' y$ }6 p) Q3 l" f9 p2 V5 B I) [
6 r3 N5 N: L8 K, e. Y,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