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Y/ M- Y8 Y$ S& n 沙蚕、蛤蜊、钩虾、螃蟹、海鞘、海蛇尾、海胆……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夕,记者在位于青岛附近海域的专业溢油应急处置指挥船“海巡0512”轮上看到,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用箱式采泥器采集到多种海洋生物。 L0 }0 d4 R2 u; X! i
“这些海洋生物多数是清洁水体的‘指示种类’。它们的现身,说明我们所在的青岛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崔文连说。
3 D/ {9 T# v' i" s" f4 ?) ? ( B" _% ]9 F. ^6 [" R
工作人员在“海巡0512”轮上收集样本。新华社记者张武岳 摄
( x2 d; j1 H- O. ]* \ 在船上,工作人员还将现场采集到的水体样本等,放到模块化实验室中。他们在此可开展pH、溶解氧、石油类、重金属、营养盐、微塑料、新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项指标的现场分析,及时掌握监测海域现场生态环境状况。
7 F" d0 Y3 u! Z+ {8 o" y* C 为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工作,可以在海事部门的专业应急船上开展?这与各方通力协作密不可分。2023年12月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海事局在青岛签订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将“海巡0512”作为载体,为共同参与海上污染防治监管、海洋环境应急监测、突发应急指挥等海上行动提供装备保障。 # i: k0 O- m* _8 z2 g4 [1 ]% {0 q
4 v4 S5 O' ?2 h- G) l/ g' }
工作人员在模块化实验室中做实验。新华社记者张武岳 摄
2 ^& G3 j" T9 @# @; t “通过加装船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模块化实验室等,我们加强监视监测信息共享共治,实现了海洋环境监测与溢油清除能力的资源共享、高效融合。”山东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崔昊旻介绍。
, ~. D$ C" }7 g K 历经6个月,双方共同完成船载模块化监测实验室安装,尾部绞车、L型侧吊等监测采样辅助设施加装,救生安全装备和海上通信设备升级改造等工作。
$ G( a# `, I0 r- V/ k1 R$ _8 a 如今的“海巡0512”轮,配备多通道CTD采水器、箱式采泥器、便携式全自动测油仪、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质多参数仪等设备,已经具备海洋水质、沉积物、挥发性有机气体、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新型污染物等要素的精确监测能力。 9 M q0 C4 U$ ?2 h
+ p2 _9 e& `) W2 d
“海巡0512”轮航拍照片。受访者供图 ' }; f5 A* K. B* X o6 E
“在监测船的共建协同机制下,应急处置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部门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模块化实验室中开展监测分析,迅速掌握海洋生态环境的实时状况,评估污染程度、扩散范围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崔文连说。(记者张武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i7 b9 I9 c' x4 E: E4 R- m- h- O& K- Y+ [+ C
责任编辑:
/ z) k& {6 J+ \6 |. \- `1 K6 C& [9 Q: f& j, }7 \5 A. K5 n/ Z+ o9 U
4 @4 c% G: x# L3 I) Z$ X$ g0 i
1 R" e6 A. I* C+ T, i5 o; Y9 j& w1 S& ?/ L8 ~8 T n5 Q'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