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新:治理塑料污染要贯穿全生命周期抗日时,若发现这种动物,宁先停火也要将其击毙,血的教训不能忘 - 海洋微塑料对生态影响

[复制链接]
8 }- |9 s" V$ @1 ~2 E* l
5 L! Z y7 S% ]# S6 P8 X) c

  当前,塑料污染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核心是防止塑料废弃物泄漏到自然环境中。

' x" C% f2 ^3 s% F" c0 N

  治理塑料污染要从源头、过程、末端共同发力。在促进塑料源头减量方面,要在建立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在经济替代性合理解决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在加强循环塑料利用方面,要尊重价值规律,推进产品本级利用、梯级利用,实现塑料闭环利用。

6 k" G7 m/ F4 _7 z; O0 Q

  在塑料废物风险管控方面,既要高度关注微塑料、海洋塑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必须切实重视塑料废物跨境转移或处理的行为。

* E. F: Y/ N) K5 J2 C0 i8 }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上较早采取实际行动治理塑料污染的国家。尤其是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采取了科学禁限、有序回收、全量循环、责任共担等措施,更加系统深入地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 w# g4 B3 T- E8 h- T

  我国在塑料污染治理领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全链条措施打出组合拳。我国没有采取“一刀切”的产量限制措施,主张基于科学角度,对部分特定塑料制品在易泄漏场景进行禁限,同时设定缓冲过渡期。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回收、企业整体回收等模式,并在一些特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回收效率,支持生产者参与回收体系建设,实现有序回收。通过建立分级废塑料再生利用体系,根据不同经济技术条件和应用场景,推动废塑料的原级利用与梯级利用,基本实现了再生塑料的全量利用,积极促进再生塑料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自觉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和规范回收。

$ |% u. u1 U# W( H Z; A! {4 p

  据《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我国回收塑料废弃物超过全球同期回收总量的45%,2021年材料化利用率达到31%,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74倍。

% _5 q! {$ [5 @

  我国在设计生产环节,不断开发替代材料、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在流通消费环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广使用可循环使用产品和替代产品,减少易泄漏领域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在回收利用环节,基本建立起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覆盖广泛的废塑料循环利用体系。

- _$ F5 Y6 V' A& s

  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通过践行基于国情的治理措施,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循环利用国。

5 P7 e1 f8 T% r. n n- l+ E* V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么新)

' S7 \% s: }$ y. o4 j. Z
8 G- Y, b0 F" G' Q & _3 p8 [4 j& h, K4 C4 {2 t : o: ], G% @8 o6 p; \+ x' 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