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创新发展纪实i自然全媒体2019-12-05 11:55i自然全媒体2019-12-05 11:55 -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复制链接]
/ i) w2 N2 U) ~2 J; A, v" X
近年来,我国南黄海海域连年暴发大规模绿潮,给沿海地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提高防灾减灾效率,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切实做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从绿潮成因、监测、预警等多方面入手,助力绿潮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4 C* t. |' _3 ?& c
这只是该中心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6项,其他各类奖项10余项,构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新格局。
: x! S' n# A+ `8 @
扎根海洋艰苦创业
$ U S/ \1 K3 Q( F7 d
1981年10月,东海环境监测中心正式组建,办公地点位于上海,28名员工主要来自我国首批恢复高考集中分配的毕业生和退役军人。
" k* p/ j3 {0 s9 @
“当初的实验室楼就是一座毛坯房”。谈及当年情景,从1983年进入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工作至今的张奇回忆说,“1992年海洋计量认证时,办公室14名员工完成了实验室1600余平方米、38个小实验室单元水电工程等设施的改造”。
3 y% k! T5 W$ h/ _+ }
相关数据显示,成立之初,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举步维艰,仪器设备总价不足100万元,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仅有1985年购置的从日本进口的气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DXC-M3PK型摄像机,主要任务就是每年4月、7月、11月的3次海洋环境监测、断面调查和航空遥感监测。
" C6 l8 I& r# M0 X% \: J
同时,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相关记录显示,“十五”期间,该中心共有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调动、留学、深造、辞职,部分人员还是技术骨干,曾一度导致中心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 c: `" t% S. s7 |9 f, W& ^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 y1 Q- `& C! V+ J$ i3 Q
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几代员工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东海环境监测中心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期。
' H1 E' y4 R* C% \5 H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2003年以来,该中心秉承“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的人才战略思想,培养造就出一批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有7人获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1人获评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成为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有名的人才摇篮。
d' |8 A; \5 R6 h9 U
近年来,无论是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还是劳务派遣制员工招聘,该中心的职位都颇受应聘者青睐,他们大多是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且不乏名校毕业生、海归人才,折射出社会各界对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发展前景的认可。
. u4 Z8 {4 w" M- J, f
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2015年2月,该中心完成实验室整体搬迁。此前,实验大楼是1981年建设、1983年投入使用的,尽管经过2006年的装修改造,但实验大楼整体布局和功能设置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特别是筹建放射化学监测实验室,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因此,该中心着力推进业务用房装修改造工程,将实验室整体搬迁至新址。
! R( b- D( r$ I9 l( t
新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效提高,总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实验室面积由此前的1800平方米扩大到2800平方米,实验室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配备了实验室纯水制备和分配系统、用于仪器设备用气的集中供气系统、用于痕量重金属分析的千级洁净室和万级洁净室、用于水样重金属处理的万级洁净室、用于微生物分析测试的无菌室等。同时,仪器设备也更新换代,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纯锗γ谱仪、温盐深测量系统、电子扫描显微镜等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就有29台(套),实验大楼整体搬迁改造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心的科技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 D) `; b3 s# P
业务水平显著提升
- j: d) R. R8 H, w1 r# t' V
随着工作环境改善、仪器设备升级、专业队伍发展,中心的业务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近十几年来,该中心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前沿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致力于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获得多项业务资质。例如,2004年获得《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乙级)》、2004年增挂中国海监东海区检验鉴定中心牌子、2008年以中心为主体建立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得《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单位》资质证书等。
2 y- ?1 T. l& K; m. J: R; |
目前,该中心具备的业务项目资质从成立之初的6大类97项扩展到9大类183项,主体业务从海洋环境监测、断面调查,拓展到科技研发、对外技术服务,可承担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岛监视监测与评价、水质考核、放射化学监测、微塑料监测、海洋生态文明规划等任务,还为东海区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 J" t2 T! C4 S/ s: L5 k
同时,该中心秉承“业务引领科技,科技支撑业务”的理念,形成了“业务-科技-业务”联动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多次完成国家、地方的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等近60项,科研成果涉及监测技术、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为海洋监测评价业务化工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 T( _& Y8 z: _4 r" G8 f* _
历经多年技术积累,该中心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系统(HYJCLIMS),构建了业务化运行的赤潮立体监测系统,建成了业务化运行的二氧化碳浮标监测系统和放射化学浮标监测系统等,集成了上海市“908专项”成果和国家“908专项”相关区块调查成果等。
) T& w7 w2 w3 e. A* e* V
来源:中国海洋报
( M' ?0 v; o5 e* f$ A
记者: 吴祥贵
# G, n( Y. p$ S9 L* M
编辑:吴琼
2 O: |- y) G9 `
9 K8 e5 j0 G% K8 X( L$ d
举报/反馈
* B/ _& i3 ?9 o/ z& T; Q
# G' J- K3 S1 \) x, ` 3 y) l f* p$ F, \4 ]$ n 1 Q5 F6 J/ Q: Z- X#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梦里寻你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