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u3 P. |9 n7 d" H! B) p2 Q, d$ _+ d
在全球物种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国际大形势下,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推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法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近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图)  % Z, W; h2 N( {# b% F9 A0 [9 W6 i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绿会法工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并组织研究讨论,提出了十八条修改建议,并已发送至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 l$ A4 o1 M$ v 现将绿会法工委的详细修改建议分享如下: . H& a0 ]& o3 z6 E) E: y
序号
u6 D- O! Q3 J5 j) U) e 修改章节
6 i8 V: r ~( \7 f& n 原文内容 ! h/ K0 A L2 t/ o
修改后内容 * q8 p& W% Y9 u9 b6 b& x
修改理由 " P3 A( r7 i. u' Y" l
1 4 m% D9 b' M+ P/ P: G+ M, H
建议本条例分章、节进行规定。
) ]+ Y0 Z% M; e" Y/ _" j 这样使《条例》更系统化,条理化。 3 c/ J @; v& `& F' z0 a. e8 ^4 }& t
2 # b7 P6 G7 K( ^; @ J& y
第一条 0 o4 W; s% K7 q# `1 F% m6 b
为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H6 b* a& H* P0 o7 D 为了……推动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 s% H& W% A) h; I, w* ?6 u 1、黄河流域涉及九个省,建议明确具体指向,因为本条例是山东地方立法,不能涵盖黄河全流域。
+ ?7 q! l0 D, {% w* U 2、《野保法》是生物多样性领域目前唯一的一部法律,应当作为本条例的上位法。 ; Z* p- ^* h" R! U8 x
3 1 Y( {# {2 [0 i2 e5 V1 u: U9 `
第二条第二款 4 u- y7 q, s+ _6 S) Z
本条例所称生物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3 |- _/ C7 K! O. P. K7 @
本条例所称生物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 $ p! \0 I w8 R) n8 U6 l# F
参考CBD《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定义及本条例的表述。建议将“基因多样性”修改为“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
! F. ^" Y P9 H+ V 4
+ a3 a4 D/ M* u+ T+ l 第二条 $ Y* g: M3 S9 n& p* S$ v
建议增加一款:
" U- f4 g. l! [& H 法律、法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V: X; h6 ]/ b _. U" |' ? 建议增加兜底条款,为将来全国性的立法留下空间。因为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立法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 * H0 J* W7 J7 q5 N/ o
5 7 K% y4 S* F& }# z0 Y) t9 R1 I
第三条
" U/ Y- E2 A3 G3 J# R 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因地制宜、持续利用、公众参与的原则。 & W0 C8 |- M3 P) f# e4 d
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规范利用、惠益分享、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0 D c: |( Q. ?( O: n6 F; t 1、删除“因地制宜”,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原则,应该是统一的,不宜由各地出台不同的政策、不同的配套机制,如果留出弹性空间,容易造成地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较大差异。 9 T& U9 R' _1 X! n
2、“持续利用”改为“规范利用”参照《野保法》第四条中的原则。 5 v- F( U4 r0 o7 |
3、“惠益分享”是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是名古屋议定书确认的一项制度,应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法律中予以强调。
' m) b& c( @/ t$ D. I+ A, b! e 4、“损害担责”参照环保法和民法典的规定。
1 V9 h& k, N& V8 v+ |6 V: @! J 6
, ^5 [* i) U( n- } 第四条 % g& x4 F& [3 |: i6 m( v3 N
在第一款前增加第一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负责。
* U+ L: b1 N. V7 X4 e 明确主体责任。 9 c* k, G) u: T$ B; _7 f7 @! X
7
9 ~6 F T" q' Y# y 第五条第二款
6 J8 H* {0 o: a! i/ e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经营利用等工作。 A+ }! g" U# L3 F3 F8 W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和监测,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经营利用等工作。
: H1 r0 i# N# S 增加“监测”,参照《野保法》中关于对陆生动物的监测。 $ ]1 j6 @4 u/ ?3 @/ |4 p3 b
8
3 G3 `4 {' O* K, D) j- H0 q7 A0 O 第五条第五款 ' l) @1 ^2 }4 p9 R' s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科学技术、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0 V6 u! N+ N5 K2 z( S4 h% c7 L+ o3 l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教育、科学技术、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海关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4 s+ S5 n' ]8 N) m ^6 p 1、建议增加“公安”是因为森林公安目前已划归地方公安。 % B, H# C) b' M- P* {7 @1 c
2、建议增加“海关”是因为涉及外物种入侵等,在海关入关时进行严格把关。
, ~. ]6 e: F( s, b3 q# p6 T" F 9 $ \' ?$ T9 h- D/ S& A. t2 h
第六条
4 S- T3 ~. I* X* f: ^' W 建议增加一款; / S" `" w0 |+ r* T
支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科学研究与相关技术的交流,建立跨境保护合作机制,鼓励开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 7 r! R" Z: [, _/ ~ z$ w
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定。培养国际视野。 $ K4 s3 S9 j- u% W7 ?4 w
10
: g& x# _; }8 A 第七条第一款 1 h1 s6 [4 V0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普及,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风气。 4 j! b0 H( G7 y- f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普及,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氛围。
7 T7 r) ^ l' F4 l- X “营造…风气”搭配不通,建议“风气”改为“氛围”更恰当。 $ N! O$ B8 F/ u" S! j
11 " I: G! b. r2 x3 r+ k- m% F% h
第九条 2 L. G( J" ]1 D% g
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单独设置一条。 & _ _$ G' c/ |7 d
参照环保法损害担责的规定。 ' y/ P2 M! e- T9 K4 B! A
12 ( H* X5 s% J8 _$ t7 {
在第十一条后
& t, U+ f8 u3 _ 建议增加一条:
% g$ X. f6 o; s/ O5 O- |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6 K( |& c* v4 ?( C+ y
参照《环保法》、《野保法》的相关规定。 + ]9 P( }/ w& A0 w- L4 v
13
+ }3 F/ t5 a, [& G1 P4 Y" r 第十四条
! ~" n; ]: e, C+ i" G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体系,建设定位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 9 J) W2 m8 s A; v. H2 J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体系,建设定位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 $ q- K F& a7 Z( @( @! k
条文内表述重复,建议删除“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
w3 K f( u; N# r8 o( S* D7 z 14 / J& \- |. o) k) ^: c# |' V$ l
第十五条 * z% X# e8 t- ]7 P ^/ ?( S g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规范,完善综合评估体系。 # c* t# O# v+ y: @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规范,完善综合评估体系。 , _; m" M \% R3 x- p: {
建议增加“林业部门”因为其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的评估。
0 g- X2 P9 }% o2 u; g# b& C 15
( Q9 c1 } j# |& \# _ 第十六条 8 R8 @* h$ m _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的结果,编制、调整本行政区域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 Z9 N% t% _# o0 y1 X9 }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的结果,编制、调整本行政区域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公布。
9 w; B8 a$ n/ n0 V4 b1 \: H1 D 建议增加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内容,促进公众参与,更有利于名录的编制、调整。
9 @5 c1 r. [8 |# R 16
( H( }: _: C3 J& w6 M; @ 第十八条
, M; l, m$ t7 \: y1 }6 @( y 省人民政府应当综合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物种丰富程度、特殊生态功能、物种珍稀濒危程度、科学研究价值等因素,划定本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 q u2 {7 t8 b7 X, h( M. w2 z) r
省人民政府应当综合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物种丰富程度、特殊生态功能、物种珍稀濒危程度、科学研究价值等因素,划定本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经公示后,向社会公布。 % i7 c+ U1 L: O7 M
建议增加公示程序,促进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 {" Y+ T: {% K. e
17 5 j5 W6 z' z Z) k2 x2 \9 U" f
第二十一条
2 R$ ]' W- k* O, H5 u+ ?1 O0 Q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海洋、林业等部门,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种质资源库、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健全迁地保护种群的档案与监测管理制度,完善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 G2 P7 ^* E, W6 y9 Z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海洋、林业等部门,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种质资源库、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健全迁地保护种群的档案与监测管理制度,完善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6 m9 d6 G; R8 Y$ {0 w o
删掉“优化建设动植物园”,不鼓励优化建设动植物园,因为那会增加人为干预,应该倡导原真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
. C# H) l7 U6 [7 Z% D" l0 [: A 18
4 o- q7 V, |0 }) f; d 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 r. f; w& i# {! {. M* t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海洋、林业等部门,应当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潮沟疏通、植被修恢复、底栖生物增殖、盐碱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6 Z6 s1 @& B$ X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海洋、林业等部门,应当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潮沟疏通、植被修复或恢复、底栖生物增殖、盐碱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 S+ `3 a- l. l3 ^6 k/ s* c6 A “植被修恢复”改为“植被修复或恢复”。建议完整表述,否则,容易引发歧义。 文/子舒 审/Yang 编/angel
7 U+ o5 d$ V. z- H5 b 长按识别 & h. x7 f M% O7 J& l- M. D9 |
支持募捐-
: a0 c5 K7 F, [. @9 k* T$ @" N 全民共护野生动物!
) b2 \& ~6 C3 e0 \/ z1 D0 c 
了解项目详情,请戳“阅读原文”# U# G; t' e6 x4 n
! X" T$ ~( Y4 M- f9 P) ?
7 L2 T8 D) l9 u9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