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7 a4 h9 h% c- Q# l6 t4 x
 2月18日,《自然》网站刊登题为《为生态系统设定全球目标》的文章。文章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的系列国际谈判中,提出一个基于生态系统的全球目标,并与基于物种的全球目标一道,纳入全球生物多样保护战略计划目标,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审议通过,以确保到2030年,人类能够留住地球上现存的完整生态系统,到2050年使总体生态系统面积增加、完整性增强,并恢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系统红色名录》中“上榜”的退化生态系统。文章强调,审议通过一项国际目标,将迫使政府采取行动,是阻止生态系统衰退的关键途径。10年前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审议通过了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目标,也被称为“生物多样性十年目标”,目标强调遏制物种丧失。自2010年以来,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部分,保护物种的目标制定了政策,并推动了在世界范围内制止物种损失工作。然而,生态系统却没有这样的目标。尽管大量证据表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对于维持所有生命过程都必不可少。 $ k/ @1 m; I" d'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Teotarras摄
$ P2 \3 {3 |: h 物种目标与生态系统目标 - }' J* F* Y! B8 a1 e% p
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和及时(5个英文单词缩写为SMART,也可以译作“智慧”)的目标,是项目规划的核心。事实证明,这样的目标在寻求解决全球问题的政策中行之有效。
2 a+ t. b/ V9 S- K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峰会通过生物多样性10年目标, 193个国家承诺,共同努力,防止已知受威胁物种的灭绝,并在2020年前改善其保护状况。由于全球目标的推动,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降低了许多物种灭绝的风险。例如,根据一项分析,过去的保护工作,帮助濒危鸟类的灭绝率至少降低了40%。以前濒临灭绝的一些种群正重现生机,包括一种塞舌尔喜鹊和一种巴西鹦鹉。
; l' p- i" Y% N 在过去10年中,各国一直在确定和保护对保护脆弱物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海洋、陆地和淡水区域。现在,全球范围内已确定16000多个这样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地区”。提交给《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政府报告表明,这些地区日益受到保护。一个例子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伊托布韦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2016年正式成立,目的是保护包括神秘的伊托布韦水洼蛙在内的几种稀有物种。 6 E* ]) ]1 d1 I8 d) f
这种以物种为中心的保护活动至关重要,但却不足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效益。 $ U6 o& ~1 B" w h7 M* P9 t
从北部森林和湿地到珊瑚礁和红树林,全球生态系统之丰富,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生物系统及其物理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驱动着维持所有生命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生产清洁水源、通过碳吸收和储存调节空气质量和气候、土壤形成和水土保持、授粉以及生产粮食和木材等各种原材料。实际上,正如2019年的一项研究所强调的,自然系统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据估计,在2000年至2013年间,失去完整热带森林,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和选择性采伐增加等间接影响,对碳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原先估计的6倍。
- H7 ? k! S" X' d6 u4 o$ x; L3 C+ i 2019年3月,联合国大会宣布《2021-2030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决议,旨在大规模恢复退化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以应对气候危机、加强粮食安全、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 r. ]4 ]- H, k# J' |8 |- \% H 因此,现在是为生态系统建立一个“智慧”目标并为跟踪实现该目标的进度制定指标的时候了。
+ x, o9 G8 B( z( U# m5 H 目前,在生态系统绘图和评估方面,各国不再受到缺乏知识或方法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使用一种经过验证和标准化的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及其评价指标,来监测评价生态系统状态及其退化情况。该名录于2014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采用。因此,国际社会完全有可能为生态系统建立一个“智慧”目标,并有效及时地跟踪目标进展情况。 . ~5 U% J" I( S/ M* Y
卫星技术揭示的滩涂消亡的地图显示,从1984年到2016年,沿海地区的发展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16%的生态系统,降低了数十亿人的风暴防护和粮食供应能力。遥感同样可以用于监测热带森林、冰盖、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例如,遥感监测发现,在1996年至2010年间,由于人类活动,全世界至少有12%的红树林消失了。 ( T6 q$ N! X3 s" B, [( K5 S h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红色名录》指标和标准体系,是一套确定最有可能崩溃的生态系统的指标和标准体系,规定了如何定义和绘制生态系统图,并利用一系列退化指标进行系统风险评估。 - H# l% g' y. U" b9 v
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红色名录》体系已被用来评估各大洲100个国家的2800多个生态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的生态系统中,有45%的系统濒临崩溃的风险。
& h# B3 E+ h$ \$ X( U3 Q 这一切相关技术和标准,为实现保护生态系统的国际目标奠定了基础。 8 F2 Y) j! [2 Z9 y
生态系统评估影响相关决策 , b$ }5 w* F- b- |) C
生态系统一级的保护正在影响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工业界所做的关于资源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决策。
, ~3 e r6 [9 Q9 e 例如,在中国,对滩涂进行的生态系统评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加强了滩涂的保护。东亚黄海周围的滩涂为多达300万只水鸟的迁徙提供了支持,并为1.5亿多人提供了防护风暴和保障食物的安全海岸线。 * W: q# D0 g( e) O6 D- h/ w% R4 N x
2017年对哥伦比亚生态系统的评估,根据《生态系统红色名录》标准,有44%的区域被划入濒危或严重濒危等级。这些都是人类活动所致——砍伐森林非法种植古柯植物、养牛和采矿等。 这一生态恶果,促使哥伦比亚政府开始重视保护,并考虑恢复极度濒危的生态系统。 1 }9 A4 I8 C2 s) O
在南非和澳大利亚,企业想要占用被归类为严重濒危或濒危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对其拟议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在芬兰,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系统的生态系统评估于2008年完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森林法,增加了对受威胁森林的保护。
! { [5 w4 {7 c4 q5 T 2019年7月,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红色名录》评价指标被划为濒危生态系统的迁徙地中,有两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L+ P) |1 w/ T5 h 生态系统全球目标的优先重点 人们很难在物种一级进行准确评估,以确定保护目标的进展情况。高度濒危的物种,其数量在自然界中波动很大,人们很难做到实时监测,而且这样的物种也往往难以捉摸。 而在生态系统一级,人们能够使用遥感和建模功能对生态系统进行频繁跟踪。这样就可以更透明地报告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从而增强公众对生态系统当前状态及其衰退后果的认识。任何生态系统目标都应设定退化极限,以表明生态系统如果继续退化,所造成的损失将不可逆转。目标还应强调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优先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一旦退化,要想恢复将会面临技术和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而且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退化生态系统能够完全恢复。当然,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也很重要,能够在避免物种灭绝和减轻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应该成为生态系统目标的一部分。文章最后指出,各国领导人必须对其国家生态系统的当前和未来状况负责。(信息来源:https://www.nature.com/)
) R' E/ P* b! t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Y( Q. f9 {8 j/ W2 F+ `8 _3 u7 S e# c' b2 x9 X
0 f/ S7 M6 Q7 V5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