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s. `* y5 R0 h
: r$ ^* f9 h" P8 ~* z
来源:媒体滚动
' @+ q4 N1 n2 F: w7 C 7 I' a% v. `$ h3 Z
: v% A( t/ J3 G# ^+ ] 编者按
1 I, P# r n, b$ W7 p
k5 f0 ^5 Q5 ~
; L/ B# Z; v6 Z5 t0 A5 t 自然资源部党组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坚持多措并举,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能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根据部党组部署,《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部各司局、部属各单位、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谈学习体会,并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重点问题谈工作思路。 ! J |% ?3 _+ I! {# P( ]0 _
+ y1 ]$ y; Y6 I1 X7 J8 S {( ^0 e+ B1 @ - l9 [5 }5 E r+ m6 @) |) k
准确把握海洋工作新要求 努力担当海洋强国新任务 W' G% ^ X! l
) A+ a ?* g. ?3 u, Z1 ~
4 a9 M' k- c# x4 ~& o 何广顺
0 O' X d& d( r8 f9 N
' A4 b3 r, y% i- m1 W" V. S. e- h # B7 P, ?2 K4 W1 t6 v' N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牢记“国之大者”,结合领域职责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8 Q' x4 b/ O8 M% m 8 w4 j) D+ ~( r0 B+ }
& H. H' W9 c6 S' z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承前启后,第三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扎实做好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工作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自然资源及海洋工作的新要求,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开发与保护两种关系,紧密围绕自然资源“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深化海洋战略研究与支撑,强化国家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能力与成效;优化海洋空间发展格局,推进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海洋经济治理体系,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作出新贡献。
1 c7 J' _ l9 U5 D5 r8 q
$ M1 h+ t( r/ g % y. _% v' _4 c Q, h- n& i
聚焦构建海洋战略研究体系
% {- s5 \/ y B1 {- w9 | o & S* P( [ d8 {# j
; i8 L, P1 s2 Q4 ^+ L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将海洋作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海洋治理关键领域国际规则正在酝酿,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深海采矿、北极航行等新规则呼之欲出,蓝色经济、蓝色碳汇、海洋限塑、渔业限捕和公海保护区、南极管理区等治理进程加速推进,我们迎来了新型国际海洋秩序构建的重要窗口期。此外,周边海洋形势复杂,风险持续存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同时,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做好战略支撑研究,加强应对措施储备。 " x7 p6 }1 j R& R
4 ~$ p9 k) w0 n0 w
, N3 p2 M; e; m$ H 我们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外海洋领域前沿信息收集、战略规划研究、政策制度研究、法律法规研究、重点热点突发性问题研究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海洋战略研究框架。完善海洋战略研究力量和业务布局,围绕部主要职责重点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上安全和海洋权益维护、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海洋文化和全民海洋意识提升六大领域的战略研究能力,提高海洋战略研究的敏感性、实用性和连续性。加快推进国家海洋高端智库建设,高水平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研究和决策。 + U0 s- T) o. x R) l
F$ P8 v8 l, X- F5 E
6 F' @6 {& N- h4 G! e 聚焦优化海洋空间发展格局 9 q, j- s+ }) s c9 N
+ ]) d4 n/ J# K0 L
$ X: o) ~# f: C. Q$ G& Q+ |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国是海洋大国,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海洋空间是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重要方面。要坚持陆海统筹,把握陆海的主要功能定位,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立足陆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统筹考虑海洋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立足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高水平开放、陆海互济的发展特征,统筹考虑相关开发利用行为的空间需求及摆布秩序,合理安排各类保护开发活动。
2 h9 G+ c* B0 u/ b, v, u4 G2 P' \ $ M# z+ i8 {2 |9 \+ U- L3 z1 Q* e
% Z3 ^% }' ~7 R% ?* R2 a& t) a1 |. O
我们将推动印发《全国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指导沿海各地在“多规合一”框架下高质量编制省级海岸带专项规划,促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协同发展,强化海岸带空间的科学布局、整体保护、系统修复、高效利用。研究重点用海行业或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空间准入、空间布局、集约用海等政策要求,推动出台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保障和管理政策,促进行业用海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以法理依据、用海需求、规划方式、管控规则等为重点,开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保护利用规划预研。健全国家海洋综合监管体系,按照“拓展监管范围,深化监管内容,提升监管水平”的要求,加强海底电缆管道、海域海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观测预报、涉外海洋科研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 `1 k% o; I# K& S; p B* p
$ Q) o% C1 {( X5 s* m: J8 r
! F- c- X5 X- F8 x: t 聚焦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h3 W( n" U1 i8 G
: F0 t( o3 y8 S+ N3 ` 5 ]4 M \9 f; A% h- T0 A: S1 k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现代化的海洋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海洋产业体系比较完整,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把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工具箱,强化产业协同,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 4 k" H4 ~1 H; ~+ l6 R- \, i) V
% h) i% o* _2 t
" B D' T+ L0 e8 S/ j7 Q4 { 我们将加强海洋经济规划和指导,贯彻落实《“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推动海洋经济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和现代海洋城市,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推动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继续组织开展重点海域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大力推进潮流能、波浪能、浮式风电、海上能源岛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发展,推进建设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现代海洋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现代海事商事等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促进海洋文化和旅游业品质升级,支持海洋领域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统筹运用金融工具支持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印发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总体方案和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实施方案,完善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核算制度和数据管理、发布、共享机制。 2 b3 q9 ~- L3 U0 D( d
" m2 j3 h4 x' K3 p) v. U& \ ( ~9 k, B+ P- f' g" B0 [% p$ U
编辑:王中建
- Z$ J3 c& ~$ m5 h- t 3 X, L7 D# A, p5 }1 u
7 x% q4 g0 J! q
新媒体编辑:陈平 % w, P# U& L# a+ |3 }
; \# L& Q1 U; u! L
5 Y5 c: G) S2 }# |
举报/反馈 % P$ z# f; g4 y" p2 m- j- P
, M% t5 r( B1 x! Z1 A& D1 e
( R0 z3 z1 k/ K- k0 r0 _" s* H; A: p% P% \% W3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