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导航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海洋资源合理利用道德

[复制链接]
1 y8 Q# w g4 a: H, `, ~( @' ~

为帮助各位学子合理、精准的填报志愿

' M' y5 O& o, E

助力学子筑梦未来,圆梦海大

$ R+ k2 y, S" f. C3 W

中国海洋大学特推出学院介绍系列

0 p' C: b; U! x

带大家共同了解学院,解读专业

4 b7 i. {# [3 O1 ^

领略不同学院、专业的多彩魅力

+ X6 r* e1 b4 `3 y: G

本期我们一起走进

, i# Z& V0 s- P.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5 V0 j. t8 f1 y6 o1 g ~

学院介绍

* ]* @5 d* G' u6 S0 z, G2 R- s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肇始于1946年,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现拥有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是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首批获得认证的食品类专业,实现人才质量培养的国际实质等效。2019年食品科学与工程顺利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 L8 N' G* g7 O8 ]- B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名师荟萃,具有一支在本学科领域国内领先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2人,讲师15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8%以上。学院已聘请国际知名绿卡教授6名;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泰山学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山东省教学名师等一批专家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亿元以上,以优质科研资源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

' o+ {% o/ X( U4 s A" I

学院建有丰富的国家级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9项;出版教材与著作37部;建有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六条生产线的实训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泰祥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建本科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实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4 N- Q) j' K' v$ S( ]: V& z

学院现有在校硕博士生579人、本科生568人,实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融合协同成长教育注重自主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四年循序渐进式能力导向性实践教学,倡导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等国内外创新创业大赛并在2021年获得20项国内外大赛奖励。学院自2018年起设置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计划,每年有不低于15%的同学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年均有50%以上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深造院校包括上交大、浙大、中科院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以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名校。学院与美国麻州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克莱门森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高校长期开展合作教育。

/ i9 w' {# b6 q4 O. o

毕业生主要从事与食品、生物工程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经营、质量控制与检测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工作,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岗位供需比超过1:3。

0 I4 W1 w, `6 A4 _3 Z4 Y; Z

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

; T& H- f) n- ?0 I

类别介绍

6 a, D% a+ \+ R: Q2 o

学院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前两个学期主要从事学科基础层面和专业导航课程的学习,根据双向选择分专业培养。

: W, o' c# ^7 X$ P$ ]

食品科学

- }" Y' D, }0 m

与工程专业

2 w( ^, B* K1 X

专业介绍

1 j0 o Q' f* Q$ z1 a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授予工科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及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为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本专业是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之一,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是国内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部分优秀的代表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杰人、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弘、“泰山学者”水产食品专家薛长湖等知名人士。

; H) Y# W2 G$ Q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5人、讲师8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2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超过30人。本专业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泰山学者4人、齐鲁最美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4 K; N( D) j# [- d1 R+ ]

本专业培养适应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能在食品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产品研发、品质控制、经营管理、工程设计、教育培训与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毕业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能灵活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分析、研究、评价食品领域技术发展与生产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科学合理的结论;(2)能综合运用学科相关知识、理论、技能及工具,针对食品领域技术发展与生产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出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解决实际问题;(3)能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食品从业人员的良好职业规范,注重食品工程实践与经济、社会、环境多因素的和谐发展;(4)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的沟通交流、国际视野和项目管理能力;(5)能将社会发展中的新概念、新工具、新技术等融合以后用到工程实践中,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R. ?( n9 X7 Y: d, m. x, X/ Y" @! q

联系方式

2 {8 G0 i+ m. F/ c+ r2 |

专业联系人:

$ [! R( X$ j0 d& M5 Y& q D7 O0 T

董平

$ b9 K& s }, w4 k

E-mail:

+ t6 ~& k8 ~2 T

dongping@ouc.edu.cn

4 T, E: t' i% c4 c& b ?

专业在线咨询二维码:

, z9 a) Y2 d. U

主要课程

* c; x( E) S) Q/ j

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60学分,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层面79学分,通识教育层面9学分,学科基础教育层面14.5学分,专业知识教育层面30学分,工作技能教育层面27.5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3.5学分。专业确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安全与法规》、《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学》为核心课程。

" Q8 R8 ?- o7 M* d3 g! R8 ]

就业前景

5 ?& J, g0 j5 {6 b8 `+ w

食品生产经营、检验、认证、监督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学与科研单位。

) y2 ]1 ]! M1 z5 V1 G4 [' o! P1 F. N

食品营养

; \& W5 `: L% o, Y

与健康专业

% z3 H3 }6 o! B( }' P

专业介绍

% U: J" c+ G* }( Z/ X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授予工科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等国内一流的学科平台,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以海洋食品的营养为特色,培养营养与健康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和行业领导者。

! z1 C$ e$ s9 q' P b0 d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1人、讲师2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28人,教授100%参与本科生课程授课,30-50岁教师占专任教师80%以上。

+ `! F2 r5 a7 F* ]* J. r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能够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产品研发、品质控制、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毕业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能灵活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与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分析、研究、评价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技术发展与生产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科学合理的结论;(2)能综合运用学科相关知识、理论、技能及工具,针对食品领域技术发展与生产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出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解决实际问题;(3)能表现出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良好职业规范,注重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实践与经济、社会、环境多因素的和谐发展;(4)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的沟通交流、国际视野和项目管理能力;(5)能将社会发展中的新概念、新工具、新技术等融合以后用到工程实践中,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e, @2 w/ C' K ^$ c9 l, Q

联系方式

( }' t7 F- {6 H% A' Z$ q H* w

专业联系人:

; Q1 a1 d5 {/ |0 D

孔青

' N, Y; S& l4 g3 x" }# d1 v/ A

咨询电话:

0 q3 v$ e' | e" j9 _" H

0532-60892290

! ^3 X4 R. r, @# o) ?

E-mail:

% N5 u2 B, K3 K' v; ^. Z1 n O! L

kongqing@ouc.edu.cn

, p5 R3 U7 d" I! g d7 p

专业在线咨询二维码:

% c) \1 `! ~" G

海洋资源开发

0 Z* d+ \; T o) _" B2 K. M; Y

技术专业

" q: u# y( t# W% v( z- r

专业介绍

0 h6 e( ~: v9 \0 f0 S# b

本专业依托“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等国内一流的学科平台,聚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围绕生物转化工程、高值化利用工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培养海洋资源开发领域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和行业领导者。该专业是2010年新增的国家新兴工科专业,并于2011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5 ^+ G5 }3 e2 y3 ~" U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生师比达1.6:1。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具有海外交流访问或留学经历,教授100%参与本科生课程授课,30-50岁教师占专任教师80%以上。

: I/ L: W* [' z1 n4 n

本专业培养热爱海洋、熟悉海洋(生物)资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能胜任海洋资源开发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工程实践、经营开发、检测认证、教育培训或咨询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毕业5 年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热爱海洋及海洋资源开发事业,具有深厚的海洋科学和人文素养,秉持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与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维护国家海洋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骨干作用。(2)基于独立思辨和创新意识,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准确合理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推动并引领相关工程实践的革新与进步。(3)能够深入、全面地掌握典型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理化、生物学特性,灵活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工具,科学合理地设计并实施工作方案,有效解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践中的复杂工程问题。(4)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海洋观,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实践中恪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及职业操守,以国际化视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合作精神、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踏实勤奋的作风,带动团队建设和整体进步。(5)通过自身的持续学习,将海洋资源开发以及化学、生物、环境、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技术有效地交叉融合,从而不断地拓展完善自身素质,在海洋资源开发事业中逐步承担更加复杂、多元化的职责。

6 F; P' ?) B5 U

联系方式

- b* e% q1 A$ g9 E' L: p( h5 y

专业联系人:

" Y3 f/ ~& N( Q) F# n/ y1 Q

孙建安

4 Z3 e' Q' _& O3 y8 |

E-mail:

' o7 x; Q: S" @: k

sunjianan@ouc.edu.cn

8 {% w0 Q& K; ^3 B# i0 ]: O

专业在线咨询二维码:

5 C2 J7 x- a# G" B1 o) }6 h4 H) w

主要课程

/ v$ k7 ?. S+ K8 O

毕业要求总学分数为 163 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资源利用化学、生化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原料学、海洋生物资源加工装备、海洋微生物工程、海洋生物资源精深技工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产品质量控制等。

( R7 `$ Q" z$ Z2 n& r; P

就业前景

, U! C" P* k) v. M

 高等院校,海洋、水产、医药、生物制品等领域的科研和管理机构,海洋生物资源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利用、国内外贸易、商品检验认证等相关企业。

6 J& w, Q g7 Z+ R) Q& P6 K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中国海洋大学!

* R" V4 d# n" ~+ K0 L6 y' b

期待你落笔生花,圆梦今夏

" K" w* \* e) l6 }) l( e % k( o, P1 ?3 a 4 v7 a- _* W6 D" M;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茶江鱼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