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2017年海洋环境“体检报告”:海洋质量总体稳定 - 沿海生态系统健康指数

[复制链接]
' b) o6 N/ Z$ i; I; ~, n

6月12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下称《环境公报》)和《2017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下称《灾害公报》)。

- n: m: Y7 x" [

发布会由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永清主持,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中丙,副厅长何少青,省海洋与渔业厅资源环境管理处、海洋预报减灾处负责人出席,围绕两个公报内容,详细介绍了2017年全省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情况、海洋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阶段的总体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及2017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影响情况。

6 T5 s, V& Y$ n3 T8 ^9 w+ _

去年全省海洋质量状况总体稳定,海洋生物多样性基本稳定

9 M; \* |5 |) _4 m

《环境公报》显示,2017年,全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全年近岸海域水质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1.5%,海洋生物多样性基本稳定,陆源排污压力依然较大。

, R2 J2 b! x; U$ V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方面,2017年在近岸海域共布设225个水质监测站位,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开展海水质量监测。全省近岸海域海水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1.5%。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分别为7.8%、6.8%、10.4% 和8.4%,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局部海域。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在近岸海域布设96个沉积物监测站位,逢奇数年开展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总体良好。

* H+ ]- _5 M, l% C9 Z' a3 H1 S

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生态状况基本稳定。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珊瑚覆盖率、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豚目击频次、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红树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岸产卵海龟数量较2016年均有所升高。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和雷州乌石国家级海洋公园沙滩面积保持稳定。粤东、粤西、珠江口和北部湾等沿海四大渔场平均渔获率为391.1kg/h,较2016年提高18.4%。

" \1 N+ b- X) ^$ h! @

主要入海污染源方面,实施监测的73个代表性入海排污口中有21个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超标率(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数量占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数量的比例)为28.8%,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珠江、榕江、练江、深圳河、黄冈河等主要入海河流径流携带入海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营养盐、重金属和砷等污染物共347.61万吨。

2 l6 v+ w8 w5 k

海洋功能区环境方面,5个海水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或较好,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质量总体满足海水增养殖区功能的要求,6个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均达到优、良水平,1个重点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指数为优良。

, o3 I5 o" C5 {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出台了《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建成人工鱼礁50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8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工程,5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海湾建设试点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 o+ T: W, ^- h. a

去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居全国首位,风暴潮灾害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 `- u! c" S+ A, A( G* y; i5 u8 I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何少青指出,2017年省海洋与渔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切实履行好海洋防灾减灾职责,积极做好应对海洋灾害的工作,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 z, Q; ~/ g% w3 y6 R2 n/ d

“2017年是广东省应对海洋灾害不平凡的一年。据统计,国家统计的9种海洋灾害中,只有海啸、海冰未曾在广东省发生。”何少青介绍。

! \; S! I+ z; b3 a

《灾害公报》显示,2017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居全国首位。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10亿元,其中风暴潮灾害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灾害损失超过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9%。

; W$ j2 p4 ?- |/ A

《2017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显示,风暴潮灾害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 {9 {# B2 D# ]

“天鸽”台风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54亿元,约占风暴潮灾害全年直接经济损失总额的96%。

/ m( Q2 E; C8 E6 n. y

2017年,广东省海域共发生风暴潮过程7次,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53.61亿元,受灾人口171.46万人;水产养殖受灾面积24.42千公顷;损毁海岸工程776千米;损坏船只358艘。其中“天鸽”台风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54亿元,约占风暴潮灾害全年直接经济损失总额的96%。

, a6 O0 a9 {+ M, N, x/ j7 a

全年共发现赤潮10次,累计面积约为1017平方公里,为2006年以来累计面积最多的年份。其中,发生在茂名市水东湾附近海域的赤潮发生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面积495平方千米,持续发生18天。

+ }, h5 D R1 ~! I/ s

2017年,广东沿海海平面比2016年上升10毫米,比常年(1993-2011年的平均海平面)高102毫米。部分地市发生咸潮入侵,以及存在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现象。

: s9 h4 |2 t1 c- \. m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任务还相当艰巨,海岸线整治修复任务十分迫切

3 b) {# i* F) }9 t8 A1 }! Y+ s; R

何少青指出,多年监测结果表明,广东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任务还相当艰巨。珠江口、汕头港和湛江湾等部分河口海湾水质仍为劣四类,市政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突出,纳入监测的市政排污口仍有约43.2%的排污口超标排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未全面开展。

) w: j# K8 T- Y' p7 ?4 [$ E8 a K

二是海岸线整治修复任务十分迫切。何少青指出,截至2017年底,广东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仅略高于36%,离国家要求广东到2020年不低于35%的指标仅剩下1%左右的利用空间,这对于保障广东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压力相当大,海岸线整治修复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三是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防严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执法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u7 w: Y( T3 E7 L

《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广东省超标的入海排污口分布示意图。

0 R1 f( @( _2 P) u- d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中丙指出,下一步,省海洋与渔业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确保到2020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5%以上,把广东境内的近岸海水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35%以上,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85%以上,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不低于28.07%。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保卫战,从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根本性的改善,让南粤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9 `4 c; z, e/ Z+ Y & G/ L* q6 r( V/ a: y - n4 X6 s$ D) i3 T% _% o! \2 ]- @: M m; ^. ~ " J* m! {* u0 r% M! {2 b5 J V; o5 i1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春风里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