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R7 [7 j9 B* P+ x% L' m
原标题:委员提案|汪东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有效融合 ! G; [ z/ a. q( o/ v
* r, N. D/ O8 S- b1 G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拟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快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有效融合的提案》。
6 r4 X i* Y8 O. h; q 提案指出,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据自然资源部初步估算,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9.8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海洋石油成为我国油气上产关键增量,2023年国内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同比增产超340万吨,占全国原油增量比例达到70%以上。海洋电力业产值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3%。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增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左右。“蓝色粮仓”建设稳步推进,海洋渔业产值平稳增长,在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保持11%左右。加快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成为破解资源瓶颈、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 o/ [# B. m4 x) L1 {( B 汪东进认为,融合发展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用海冲突突出,压覆矿问题涌现,渤海海域风电、光伏场址与油气矿区重叠面积约占矿区面积16%。单独开发海上风电会导致海域资源浪费。融合发展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X: ?% N$ f7 ~& T
他还认为,海上风电向油气平台供电、风光渔同场、风浪联合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海上新能源与文旅、航运跨产业协同更加深入。基于空间立体使用、投入产出互补、技术转化共用等基础条件,可构建多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海洋开发新格局。 7 a9 A8 Y' t" D3 B$ u
同时,海上风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能源增长的动力源,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新型渔业发展模式是“蓝色粮仓”建设的增长极,融合开发有助于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 M; E- L" e" u I3 d 汪东进认为,目前融合发展面临现实问题。政策上,海洋空间分层设权仍需细化标准规范,融合发展项目投资仍需分别审批;海上风电等开发以国资央企为主,海洋牧场民营企业市场主体较多,融合模式还需探索。产业上,跨产业交流不多,海洋环境影响尚未得到有效验证,项目资源总量和分布仍缺乏统筹考虑。技术上,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技术经济性仍有待提升。 0 r3 s: d, r0 {' u$ v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9 j9 M$ f M0 [8 s2 E6 j
1.统筹海洋经济产业空间规划。一是加强陆海统筹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的区域协调,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浪费。二是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有序推进从近海向深远海的融合开发进程。三是合理规划用海空间,简化融合开发项目审批流程,提升放管服水平。 D( v4 I" C" j" y! u% f
2.统筹产业发展深化融合创新。一是加强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应用的有组织科研,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创新体系。二是加大资金、人才等要素精准支持,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充分激活民营经济活力潜力,促进国资央企与民营企业集聚优势、取长补短。 5 V7 O# O2 p- q* y7 P- }
3.统筹国民意识提升与全球治理。一是增强全民参与海洋治理的意识和渠道,为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提供思想舆论基础和精神文化支撑。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向全球提供海洋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智慧解决方案,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c" q5 R# i6 i: |& [8 j. G, @. r4 J9 a6 e
责任编辑: 2 { W% X- @; [0 `" Z( ^* J
( Y- G7 z% [1 t
" I- c( Z- ? k
6 |. M( H$ I) d' i
S2 f9 @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