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 ]0 f3 x+ o9 w- t- o" G" y 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虽然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水平与业务化应用近年来进步显著,但相比海洋发达国家仍在“卡脖子”技术、关键设备研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从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国家近海业务化观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探测技术与核心装备3个层面着手,辨识并剖析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的发展需求,梳理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现状。
3 Y% c! Z; _1 P, X
9 f2 l5 w8 v% W 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方向 8 S2 i. `6 r9 E' O |8 b
1 # K. [: I! @" g7 @% C3 k
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
" H7 d, ^: y y; {1 z* ]9 M# |! X 1.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
2 [! v6 f: p8 f0 ^6 q5 X7 w; W7 K 为实现我国海洋立体观测网的能力覆盖全球化,应以需求为牵引,按照顶层规划分步实施。立足现有海洋观测网络基础,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由我国近海向中、远海拓展,重点典型海域向全球海域发展,水面向水下、海底延伸。综合应用固定观测、移动观测、遥感观测等平台,形成全球立体观测平台与能力,建成“空、天、地、海”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为我国周边和全球的海洋科学研究、作业活动提供全维信息支持。 " f L$ M) p' c# c6 y0 v& B
2.实时、精细、长期化 2 F/ k% W& F4 p5 c5 p. m$ f
着眼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需求,弥补传感器、平台、组网等技术短板,加强智能化、覆盖范围、观测方式、综合保障、数据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持续完善观测平台技术,如地球同步轨道海洋卫星观测,“天、空、海”“水面、水中、海底”智能组网观测;发展在全球大洋快速机动组网观测、在重点区域进行长期观测的技术能力,以立体观测部署多样化、静/动态设备组合化、观测规模扩大化支持“实时、精细、长期化”的海洋观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计划,完善监测区域分级制度,逐步提升对全球海洋、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的监测及预测能力。 9 R4 p' @ k9 [+ R, a
3.智慧应用与服务连接 3 Q- t3 x* v4 }; t2 ?" o
观测数据与应用的纽带在于全球海洋观测数据管理。发展全球海洋观测大数据实时通信与传输技术,提升全球海洋数据实时获取与自主可控水平。延续现有观测数据业务处理平台,扩充面向国际、服务不同层级用户的智慧型终端产品,进行海洋观测大数据的集中存储、处理、分发、共享;高效利用全球海洋数据,支持防灾减灾、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等海洋领域应用需求。
# }* K( F; P4 v( r' P 2
& w b# n7 P1 {9 O3 Q% G 国家近海业务化精准观测系统建设 . H+ S$ l' k+ v) y
1.精细化、精准化、标准化、一体化观测
: ~& o! \4 d" S9 A$ p$ f/ ` 构建覆盖管辖海域,“空、天、地、海”一体的业务化监测系统,提升近海业务化的精准观测能力,支持空间/时间精细化观测、多要素精准化测量。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区域精细化海洋监测业务系统,改善“风浪流潮”等动力要素的观测数据质量,提升观测要素精度、观测设备可靠性、观测数据准确性。同步开展观测数据协议、传感设备接口标准化建设。 . Z! i* P7 o2 _( f6 p6 h1 i% o
2.生态要素业务化观测
+ M: W8 M$ X' l% g 以海洋业务观测形成的水文气象参数为基础,进一步扩展观测要素种类,如生态环境要素原位自动观测、海洋碳源/碳汇观测、生物光学测量、海水表皮层光学特性测量、海水化学成分测量、海表面大气成分测量,形成精细化的海洋监测业务系统。实现生态要素的现场自动监测,融入业务化观测体系,支持海洋生态灾害预报预警、生态治理与修复。 * c8 {; k7 N) o
3.精准应用与服务 6 N2 l# c% M8 ]" r; Y
以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等业务化观测为主导,统筹陆/海系统建设,优化站点布局和分布密度,增强对海洋动力、海洋生态等要素的精准测量能力。研发多源观测数据同化技术,形成业务化产品,提高现场长期观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构建生态要素的现场自动监测能力。针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碳中和等研究与应用需求,提高海洋动力灾害预报准确率、生态灾害早期精准预警能力。
& G; U: Y9 k5 ~. W- x/ ~ 3 7 e$ s0 a8 n, j6 ^. o- V6 l9 _
自主化海洋环境探测技术装备研制
" B/ o6 t7 C2 t6 u/ J 1.自主可控与产品化
/ F$ G. s! V" f$ L _* B9 k 突破海洋探测装备中的“卡脖子”技术,提高海洋环境观测仪器装备的自主可控水平,逐步实现高端、核心仪器装备的自主供给。开展海洋传感器技术工程化、标准化、产业化、成熟化研究,改善传感器的功耗、寿命、稳定性、可靠性,提高装备对复杂海况、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支持国内海洋仪器品牌发展,形成包括研发、设计、建造、配套、试验、运维等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产业化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
+ ~) \% ^( z6 f7 N+ u 2.原始创新与智能化
1 T: F8 D9 q# U$ n+ q" n& O6 z 吸收并转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成果,研究和应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能源,支持海洋传感器核心技术、水下氢燃料电池等能源供给技术攻关,为原创、高端传感器及装备自主研制筑牢科技基础。注重智能化传感器及装备研发,在多功能模块设计、高精度导航定位、控制算法、信息传输、负荷搭载、浮力材料等方面进行系统突破,提高装备及应用的智能化水平。
$ ?3 S! {; A% g% W, s/ d5 n 3.协同观测与网络化 3 P% s/ p# t4 h1 F
在信息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利用组网协同技术增强装备的观测和探测能力,实现海洋环境测量参数综合化、观测系统模块化、数据传输实时化、观测服务网络化。
/ i' t, y1 }% o% _
A5 g) S0 B% E5 \- n 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研发重点
3 N0 S E' _) _0 g; Y 1 ) G. i, y* O/ h- v) |/ `
高性能海洋传感器基础研发 % F9 f$ c1 n# y8 ?
一是开展新型海洋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突破传统思路和技术惯性,探索新测量原理和方法,为全面解决海洋传感器的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响应速度、高信噪比、高可靠性、高耐受环境能力、微小体积及重量等要求提供新路径。深入研究传感器阵列技术、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膜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完善海洋监测传感器关键技术体系。
- Y# u# j" x& a9 `9 S& B! X z( C 二是发展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传感器技术。研发具有自补偿、自校准、自诊断、远程设定、状态组合、信息存储及记忆等功能的智能化传感器,实现传感器的紧凑体积、极小质量、极低功耗,适应单功能到多功能的集成需求。
1 R, P. R( G# o: p; p" h% M4 L 三是发展深远海、极地、极端海洋环境、特殊事件应用传感器技术。开展深海高压、极地极寒等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新型传感测量、水密耐压、极寒环境供电等关键技术研究,自主研发海洋系统多圈层探测和观测技术装备。
6 _/ r# n0 M! K% r( j3 c+ c 2
. S+ }, o& p$ |3 x' c% f. i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关键共性技术 5 A# r% [1 H$ Q- @9 P0 N
一是水下监测实时通信技术。①大水深和全水深深海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具备深海数据长距离稳定传输、全水深实时传输节点接力及错时通信、实时观测系统小型便携、大水深/全水深实时潜标海上布放回收等能力,实现深海潜标全水深观测数据的实时回传。②深海潜标和岸基站的双向通信技术,根据实时回传数据结果,发出指令改变设备的观测频率、分层、数据回传周期等,为科研和业务用户提供更可靠的服务。③深海实时通信多要素、多平台组网观测技术,建立海洋多学科参数集成观测系统,增建坐底和悬浮观测平台,消除已有潜标系统在边界层、水平面上的观测盲区。 2 j' g9 I$ R1 q0 m8 `7 F
二是深远海海洋监测仪器装备能源补给技术。①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涵盖波浪能深远海阵列式应用技术及装备,海流能规模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及装备,海洋温差能发电及综合利用,漂浮式风电技术及装备,海泥电池、同位素电池、海水温差发电等。②海底充电桩技术,在大洋海底建立电力储能装置,利用海洋能产生的电力进行转化储存,克服深海海底电力储能材料、发(充)电设备小型化等应用瓶颈。③供电技术,通过电力转换并在海底建设充电桩泊位,为水下移动监测仪器设备充电;通过有缆供电方式,为锚系潜标、海底观测网等固定平台提供补充电力,满足水下监测设备一年以上周期的电力需求。 3 h# S% N& i$ j/ v( |
三是海洋环境多光谱联合的多参数同步原位探测技术。①发挥光谱探测具有的非接触、免定标、快速响应等优势,开发基于多种光谱、多功能联合的探测技术,通过共享器件方式在一台设备中实现多种技术兼容并行,形成海洋多种参数的同步测量与监测能力。②开展多种技术的交叉验证,更精细地反映海洋实际状况,形成高通量、多参数的原位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攻关基于多光谱联合的水下原位定标、高灵敏度探测、准确定量分析、关键器件国产化等技术瓶颈。③研发紫外深海拉曼光谱仪,开展针对深海热液系统的多光谱联合探测技术应用;发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拉曼光谱联合的系统、具有多种光谱联合探测能力的新型光谱类传感器。 . q4 z. M" C8 N* V- r! e
3
/ K7 \8 b; s0 X1 Z* } 国际化海洋传感器检定校准测试体系建设
* f+ ]2 G6 V# ` 一是构建与国际评价体系接轨的我国海洋传感器检定校准测试体系,形成统一的海洋监测仪器测试环境。开展海洋传感器校准测试的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发展海洋传感器新传递量值标准器、量值溯源传递体系。建立海洋传感器标定、校准实验条件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革新海洋传感器标定与校准体系并提高检定校准及评价水平。 - F; a" ` n4 ]) U3 _
二是借鉴国际海洋传感器评价方面的先进技术及标准,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我国海洋标准化评价体系。建设计量校准检测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海洋标准计量质量“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体现严谨公正,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施“海洋标准 化+”工程,推动标准融入海洋领域各细分方向,改善标准制定、修订的速度与质量。 ( c8 j6 {% s( }1 E, b8 d
三是开展海洋监测仪器检测评价、标准化、质量控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建设全球海洋传感器计量检测技术交流合作平台,逐步扩大我国海洋传感器评价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海洋标准、海洋监测仪器计量校准结果的国际互认。
, S; Q( j* d% g4 f 来源 | 本文节选自《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分析及展望》原刊于《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25卷
\; X/ c/ I* | 作者 | 王军成,孙继昌,刘岩,刘世萱,张颖颖,陈世哲,漆随平,王波,厉运周, 曹煊,高杨,郑良 - e/ _0 v. `+ c, H! c
排版 | 数智海洋公众号 转载请礼貌注明排版及原刊来源 n7 B- j' T% n* F8 R
扫码关注 & U3 Q/ ]* V, e- H
推动海洋数智化进程
5 |3 u% ?0 S- U8 J# V 往/期/回/顾
2 v& t, m2 g5 { 专家观点 | 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发展现状 ) m& U# O$ C' B' Y! }' D
未来海洋平台现场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9 D/ E1 y5 G0 q6 p9 G 推荐阅读 | 海洋环境监测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6 J: s8 G) y& {/ y Z$ B6 [2 ~
5 s* [, x. l1 A( M7 i
/ o8 m- [, ? ^& Z8 z: @
3 B! [7 `4 |( p3 j0 f
/ H3 c3 V9 Z5 J3 w8 Q7 Y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