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y/ Q+ s% H, L4 j) x; D$ A
1.定义
. M& ?8 v" U* T* W+ ]' B' {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自然现象,称之为海啸。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汉字又称海溢。“tsunami”一词,在1963年的国际科学会议上正式列入国际术语。
% u' L- ~1 _/ d( o/ y& \2 c 中国最早在汉朝就已有对海啸的纪录,在中国古书记载的海溢、海潮溢、海吼、海唑、海沸都是指海啸。[1]
' m T [# ^0 i) b
2.特点
0 q6 X h$ p2 n. G( T, ^" U, D$ L
这是一种波长极长的重力波。
" Q4 \0 o' P! d7 W; b
若是发生于在近岸浅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渐浅而波高骤增,可造成严重灾害。此波于大洋中传递极快,每秒速度可超过二百米。在地震发生处的波动可能只有0.1米到5米的高度,波长却可能是1500公里。随着水波传到岸边波长会缩短到5公里,高度却可达到50米。
7 A/ \4 {+ C% T- |: \& s7 t 3.产生原因
! w/ m: `- O$ g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0公里以内、规模6.0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坡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4 f" @" E& \. ^* r& a
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或者是陨石撞击都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海啸等自然灾害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象可以听到次声波,对远处发生的火山地震都会有反应,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产生的海啸,由于大象听到海啸产生的次声波,不听主人指挥,快速离开现场,乘坐大象的游客才得以生还。
. B! L/ k+ h5 h6 c6 D9 @" ]) V 近地海啸所引起的海潮暴涨通常伴随着地震,远洋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则不会感受到地震动。史籍上若提到大地震,之后海潮暴涨,则海啸的可能性极大。然而多数记载只提到海潮暴涨,并无其他说明,是否是地震海啸就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将史籍上所述之海啸或疑海啸,以海啸信度表示其发生之可能性。
5 H& u# n. E) b- H 当海啸从较宽广较深的海域传到海岸时,则会变形。当海水传到岸边时,因为水深变浅,所以波浪的传递速度变慢。当前一波海浪的速度变慢后,后一波因为速度未降追了上来,所以变成波高变高。所以即便在深水区不高的波浪,到了岸边波高却会增加许多。
0 [; c% x, D% j J 当海啸到达海岸时,看来很像加速版的潮汐的起落。如果波高太高时波浪则会碎掉,或是可以看到很高的水墙。不过海啸一般很少在岸边成为如塔般很高的水墙,或是看到明显的破浪,因为有时波浪是在离岸较远处就已破碎了。另外海啸来袭时波浪若进入浅水海湾或河流出海口,也可能看到类似阶梯状波浪的涌潮(bore)出现。这些都会造成海岸边的海水高度升高。若震中较近海岸时,甚至有观测到升高相当于十层楼高的。
) t) e* F' j$ t
由于热带气旋吹袭沿岸地区时,风暴中心气压低把海水吸起,亦会引发海水暴涨、巨浪随强风涌上陆地,造成严重伤亡及广泛破坏,因此亦有不少人以海啸作形容,甚或与海啸混淆。但事实上由热带气旋引发的海水上涨称为风暴潮。[2]
0 H/ `8 C3 E% w& u ?. V* K# K
4.监测体系
|! H+ f: c4 | 中国于2004年开始设立海啸预警,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或用罗马数字排列IV、III、II、I),具体标准如下:[3]
9 e" q2 }4 |! d( C% V$ ?' S% D8 J$ s
海啸Ⅳ级警报(蓝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小于1米(正常潮位以上,下同)海啸波高、受灾地区轻微损失时,发布Ⅳ级海啸警报。
`: r% @; A5 t/ I, r
海啸Ⅲ级警报(黄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1-2米海啸波高、受灾地区发生房屋、船只等受损时,发布Ⅲ级海啸警报。
& J, S; J0 |0 Y" t8 ]- q! V% }$ a/ A" C 海啸Ⅱ级警报(橙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2-3米海啸波高、局部岸段严重受损、危及生命财产时,发布Ⅱ级海啸警报。
) ]# s, z \0 y5 j( P, b
海啸Ⅰ级警报(红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3米以上海啸波高、300公里以上岸段严重受损、危及生命财产时,发布Ⅰ级海啸警报。
7 Q& N0 p$ U9 m+ e: \# v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后,国家海洋预报台一度对东南地区发布海啸蓝色警报,这也是中国大陆目前唯一的一次发布海啸警报。[4]
; `( d# y/ O" s/ P/ Q
2015年,修改后的《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对海啸警报标准进行调整:
6 c' ~, ] w9 t/ \ 海啸信息(海啸警报消息):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海啸波将会在中国沿岸产生0.3米以下的海啸波幅,或者没有海啸。
) I5 ?9 E4 r; c- X- P$ } 海啸黄色警报: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海啸波将会在中国沿岸产生0.3(含)-1米的海啸波幅时。
5 c, o6 v W, c$ o/ f 海啸橙色警报: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海啸将会在中国沿岸产生1(含)-3米的海啸波幅时。
) r0 M$ a; N# L0 I; W2 k/ Z
海啸红色警报: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响,预计海啸波将在中国沿岸产生3(含)米以上的海啸波幅时。
8 p6 O4 [7 l. g8 a5 T, Z Y 参考
^中国古代的海洋灾害^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啸灾害概述》^凤凰网5 k% ]2 m. N3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