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l! \2 b# O 气候已经无法逆转?全球变暖引发的大规模冰川活动,再次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发出预警,不得不说,这气候的变化真的是“超出了预期”。 ; E, V, V9 k+ c7 R1 n& ?: c3 _
这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南极海冰融化——让其冰川覆盖再次创下了历史性新低,也说明了——留给人类改变气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这难道人类会将自己送上“绝境”吗?
7 V7 m5 Z W$ }9 p7 N9 B
7 r( g% R! `; ^0 Z
! N) {5 z5 i* t9 C7 w! \ ' H7 E8 S# V2 u: n9 _, f
的确有这个趋势,因为人类不合作,不一起改变气候,还在加大对排放,以至于我们地球变暖还在强烈发展,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 Z( ]. Q* i% F& C k
这不,关于南极海冰的消息,也引发了大家对海平面上升担忧,因为当大规模冰川融化之后,海洋水源变多,会直接冲击近海岸以及重要的城市。 2 Z$ T1 f1 ~; n T( d
2 l4 ?" ?9 s7 S: Y+ u- r7 { 在全球所有的发达城市之中,有多少是近海发达城市,可以想一下,这些都是第一批次重要的影响区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果全球爆发大规模地清除融化,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先来看看冰川问题。
/ M/ m% ~/ [1 o8 |) o; B+ x 44年最低!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
, {- V: P5 ?; W; H 没错,这是来自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新数据,根据这一份报告来看,被冰覆盖的南极海洋面积已经缩小到历史最低水平,成为了1979年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水平。 ' t/ `( G) X8 N9 S [7 \1 q
4 d5 n$ h% h* G! j ^2 D v
: E! ?0 e6 r; ~+ T0 y
. Z; J2 ^0 K6 I8 ~: j 所以,是44年最低的情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地球变暖带来的,地球的变暖太强了。 / i1 B# O& G1 S$ {) n$ U+ J+ i
包括我们说的2022年,就算是有拉尼娜现象的“互补”,都没有将我们地球变暖的趋势逆转下来,导致地球的变暖仍在发展。
0 \0 W" R4 F# V/ B! u% G - h. _+ G4 c& R% l
同时,从温室气体的排放都可以知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也在不断地上升,几乎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的3倍了。
9 q% H% P) j$ q" }. u1 D 其中2020 年的年增长率是自1983 年系统性年度甲烷测量以来,科学家记录的最高值——增加了十亿分之十五,2021年再次超过了这一水平。 7 K# b$ q# [: s8 Z4 G; @
- A3 q8 F# Y# a ^0 L. Y
' E# U. G8 [. w2 u" K $ o' @4 g5 k5 e6 v( G. [
然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很多,100年的变暖效应可达到28倍,所以,自从18880年以来,地球变暖1.1度的贡献也从最初的15%提升到了45%。 ' B4 K y" s0 Z. u
这不,二氧化碳,甲烷都在增强影响了,所以,地球不热是不可能的。而NSIDC在这一份声明之中,还明确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还可能在2023年年度创下更低的水平,这就可怕了,191 万平方公里的海冰都稳不住了,真的快没了。 " W! {; K; z' N6 x
8 w' q7 m/ Y0 C, {
1 ?! r Z1 C: T' ^) D; A+ m
9 b7 }5 X( B: P* d/ d; d" H- A 而且,已知看到最为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南极大部分的海岸只有水,没有冰,这直接就是致命性的影响。 # b* R! c& ]- I1 ^' ?. T
不得不说,南极的变暖,对冰川融化很担忧。此前的记录是2022年2月创下的,当时南极海面上漂浮的冰面积首次低于200万平方公里,没想到,2023年来得更加地凶猛。
q4 R* M8 U# |2 _$ ?. \
( }' X7 `7 A0 S, r2 a
7 i' ]/ R2 _2 h, _% y
5 P" Y+ w6 \% g: @4 m 所以,南极要想未来还可以看到冰川,必须加强气候改变了。然而,南极冰川融化,带来的海平面危机越来越强,我们也是需要警惕的。 4 b; n; n- v' S" w7 |# ~
如海平面上升60米,中国多个沿海大城市或也被淹. m8 Q* K. Z ]# Q: L
的确,早在2018年的时候,“新的“温室地球”时代可能到来”就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人类的确也在推动。而且这一项研究直接说了,随着人类对气候无法逆转的局面。
2 F8 I) }9 D+ V( f. I ( D3 N8 |( ^+ P8 }( V
1 _# M# }; P4 [# s# O % @$ j& l5 J6 F2 Z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气温将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4—5摄氏度的水平,海平面会上升高达60米。不过,对于整个地球的海平面来讲,其实这并不是最高的,还有上升66米的可能性。
* \8 r7 p6 N' Q1 { 所以,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影响相当强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海平面上升60米,中国会怎么样?
( }; d/ m1 F/ [9 G$ s 4 x. h& r! K. ^. f/ \; u; m
" W( J- w7 \# y" T" m H8 m% J7 L
: {1 M ~% }, a( ^9 k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海平面上升是存在的,这个数据每年都在公布。我国也才在联合国上——呼吁全力延缓气候变暖遏制海平面快速上升趋势。 # O5 }9 C7 `! V# Q4 z
所以,我们其实也不想看到海平面上升。通过我国2022年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
6 @3 q* a/ i+ p
" r7 E& | P7 K8 L & u0 l6 j: D# _: ^1 J8 |$ i- n
W) r0 B5 [+ W, S4 O3 }
2012至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40年来高位。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近40年来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3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8至170毫米。 . R! |. s) s! T9 C( O" ~: S
所以,可以确定我国海平面上升。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毫米与米的差别很大啊,的确差别大,但是这趋势没变,迟早也会上升。
8 K1 u8 T0 E+ s, ~0 K) f8 { $ E$ l2 f- {0 P; p
; t. D2 o4 V+ }6 r% u |* m' ?' H 9 Q1 ]2 v7 C( K n
所以,不要以这会的数据看整个地球的趋势。那上升60米中国会怎么样?
4 b7 }' m( T, `. g4 S& { 从海平面上升60米的模拟数据来看,我国主要的淹没区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地区相对较少,其中渤海区域,长江口区域,珠江口区域是三个重点地带。 A- j$ l0 D5 f4 q6 K
渤海区域——上升60米的话,京津冀,辽宁,山东等地均有淹没地带,其中河北,山东是最为严峻的。
# f1 E$ M" w6 t0 f1 n
0 M0 E; }- ^3 [/ S- ?4 s* M% r# }1 e4 ]" n & Q4 m- p4 p. S
: [" c, M( Z, k. O. M4 n: o G& u+ Q
长江口区域——上海、宁波,杭州,苏州、湖州,南京等地基本都没有了,而整个江苏是最明显的。往内陆靠近,江西,湖北等地也有淹没地带。 , d6 d7 ]! @6 [4 T% [$ Z0 c9 ^6 \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何内陆区域也这么多?海水进入内陆跟地势有关。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化。 5 ]6 h0 w( ?, O" C4 r
w# A$ k6 {7 g2 A, e( s 0 e# x i1 G% J8 a
/ i. G- t7 H) p, F, U: ^ 珠江口区域——珠海,深圳,广州等地均被淹没,偏西方向就是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也就没有了,海南岛还好,是属于周边淹没,中心区域还在。
$ ^: S( |+ L ~; F! l+ i 所以,整体上来说,最为严峻的还是长江以北地带,如海平面升60米,中国沿海大城市或也被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再次提醒,模拟数据,参考即可。
7 R0 o7 u$ ^+ z; J4 _. } F! p
/ F, I1 }9 M4 d
' c5 g: h( z4 x# b, @( q+ R
, Y7 d( c/ X2 v 总结
( A, G& m: S3 Q5 B, s2 b' _ 整体上来说,海平面的危机的确较强,这是未来的趋势,是在全球变暖难以逆转之下的趋势。如果人类改变了气候现状,那这个情况也就改变了。
! E) e4 e6 a6 a& |* H 所以,大家看到南极冰川融化创下新低,也对海平面担忧,其实这个有必要,因为在全球范围之中,很多国家的小岛屿,近海都被淹没了,特别是印尼,还因为海平面的问题迁都了。 5 f f) ^( a5 f. \$ }& Q( a* N
9 D1 ]* M4 R8 ^+ f7 Q' V
- I4 r- r7 S1 r. x2 t$ l
. K$ W* H+ |1 E' x3 x 所以,海平面危机对人类影响已经到来,只是影响范围不大,以至于很多人对这些没有多大感觉。但是,这或许只是起步阶段,未来会更加严峻。所以,人类早点合作,改变吧。
+ J9 V4 H( P9 i- D) R2 I! }
4 v# G# }, V% Q
, O% k5 }8 }#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