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0 y4 i7 z& E5 z# }$ R0 c& z 气候已经无法逆转?全球变暖引发的大规模冰川活动,再次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发出预警,不得不说,这气候的变化真的是“超出了预期”。
# T: u- k3 e$ D9 ]5 K6 h 这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南极海冰融化——让其冰川覆盖再次创下了历史性新低,也说明了——留给人类改变气候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这难道人类会将自己送上“绝境”吗? 6 \$ r3 H/ h7 b) p9 x- u. x; I) [
' {2 A! O8 t+ ^ V 0 i6 c' R6 Z# b1 ?, k: W2 u
! {# w( v) k3 q2 @' y
的确有这个趋势,因为人类不合作,不一起改变气候,还在加大对排放,以至于我们地球变暖还在强烈发展,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 M9 r7 I0 k9 c6 F 这不,关于南极海冰的消息,也引发了大家对海平面上升担忧,因为当大规模冰川融化之后,海洋水源变多,会直接冲击近海岸以及重要的城市。
1 X3 Z! |6 N. u+ t
. f% d; S5 `+ U; `8 B 在全球所有的发达城市之中,有多少是近海发达城市,可以想一下,这些都是第一批次重要的影响区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果全球爆发大规模地清除融化,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先来看看冰川问题。
7 f! M5 ^- K! [: Q 44年最低!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 [( K* y% M- Y- J" a$ X4 e
没错,这是来自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新数据,根据这一份报告来看,被冰覆盖的南极海洋面积已经缩小到历史最低水平,成为了1979年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水平。 % g* |$ _% ] Z6 P9 p% @8 G
, Y. |4 n8 q u% u2 P# i# {
2 f& [/ E" s: G! A) o/ L! | 8 Q* ?# R! @/ f& N1 |/ ]
所以,是44年最低的情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地球变暖带来的,地球的变暖太强了。 " I: n7 f: T( P" b; `/ K* N3 R
包括我们说的2022年,就算是有拉尼娜现象的“互补”,都没有将我们地球变暖的趋势逆转下来,导致地球的变暖仍在发展。
4 } s/ Y A7 v0 i + W% [0 r3 y4 u G
同时,从温室气体的排放都可以知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也在不断地上升,几乎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的3倍了。 9 a9 g. }+ f9 ^6 S- K( g
其中2020 年的年增长率是自1983 年系统性年度甲烷测量以来,科学家记录的最高值——增加了十亿分之十五,2021年再次超过了这一水平。 , D3 S ~4 T, N9 B7 a+ ]( u* _) Q2 m
8 T+ r0 k4 ?4 v% U
U+ x/ P' m. k) G7 f% ~+ A4 I2 t ( \: P" Y. ^, e: @( \, j
然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很多,100年的变暖效应可达到28倍,所以,自从18880年以来,地球变暖1.1度的贡献也从最初的15%提升到了45%。 & `7 k4 W5 o. B3 |' X
这不,二氧化碳,甲烷都在增强影响了,所以,地球不热是不可能的。而NSIDC在这一份声明之中,还明确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还可能在2023年年度创下更低的水平,这就可怕了,191 万平方公里的海冰都稳不住了,真的快没了。 + a+ q/ `: F+ ]4 R P
$ ~& ?( ^3 U; N5 P9 _! `. r) S ( ?6 l6 M) Y# S! [ L$ o$ R, A6 S
4 v( {) V- s( {. b/ a+ p 而且,已知看到最为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南极大部分的海岸只有水,没有冰,这直接就是致命性的影响。
5 x' t% E3 F: H) k. q5 Q+ @ 不得不说,南极的变暖,对冰川融化很担忧。此前的记录是2022年2月创下的,当时南极海面上漂浮的冰面积首次低于200万平方公里,没想到,2023年来得更加地凶猛。
4 ?8 \8 r/ }% k; j
0 ]3 _- ?! j. G7 Z
# ]; _( n( R: ?! G2 Q& p. E P( m
$ K8 o, ?% n5 L$ \" y3 H: G9 c! Q7 a 所以,南极要想未来还可以看到冰川,必须加强气候改变了。然而,南极冰川融化,带来的海平面危机越来越强,我们也是需要警惕的。
! s3 A( k* h$ l: K/ r3 Y+ T 如海平面上升60米,中国多个沿海大城市或也被淹
$ Q4 J! [+ [* f$ o1 y 的确,早在2018年的时候,“新的“温室地球”时代可能到来”就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人类的确也在推动。而且这一项研究直接说了,随着人类对气候无法逆转的局面。 9 k) p8 ]& n" F% P
- |* x1 I& z$ `. O7 L2 m " ]1 i2 e4 a+ W! q: `1 E f
; R G7 d' M \9 k4 n. k4 }5 ]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气温将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4—5摄氏度的水平,海平面会上升高达60米。不过,对于整个地球的海平面来讲,其实这并不是最高的,还有上升66米的可能性。
7 y# e+ B; g2 D) c# p; y$ ?, C 所以,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影响相当强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海平面上升60米,中国会怎么样?
5 U' l! q- q0 b. t) x+ Z" m 1 ~1 p4 ]$ B u6 R1 _, f v1 F! a
2 H& T6 R8 w" S& J
/ N! v" K- t8 F2 Z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海平面上升是存在的,这个数据每年都在公布。我国也才在联合国上——呼吁全力延缓气候变暖遏制海平面快速上升趋势。 * |* C0 B# {# f/ [2 `# L6 _
所以,我们其实也不想看到海平面上升。通过我国2022年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 ( b% F8 }2 \/ I" U
0 V. L8 j- J, _2 Y/ O! @ d) [$ `
+ O, x7 h0 A' x* u& A4 h 4 I0 }0 p, q; k) t& G5 I$ N
2012至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40年来高位。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近40年来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30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8至170毫米。
( }# c0 l% _" J Q 所以,可以确定我国海平面上升。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毫米与米的差别很大啊,的确差别大,但是这趋势没变,迟早也会上升。
3 n. {7 W) n1 g& m % O% f! \& f- B: _8 ]9 t
, Y8 |4 i" b1 }0 N8 c& S o: z - r t& L+ X8 W7 e
所以,不要以这会的数据看整个地球的趋势。那上升60米中国会怎么样?
3 B% R4 u4 Z0 w5 F; ~. c* H3 y 从海平面上升60米的模拟数据来看,我国主要的淹没区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地区相对较少,其中渤海区域,长江口区域,珠江口区域是三个重点地带。
# C! H8 R$ e: D7 {; P1 C 渤海区域——上升60米的话,京津冀,辽宁,山东等地均有淹没地带,其中河北,山东是最为严峻的。 4 |4 k9 S G# q3 G. {" ^; `
: E9 p2 n& v+ h$ t% z7 s
. l. z) f) h, h X8 ^, ?
+ z4 O5 f V C% M0 T- p
长江口区域——上海、宁波,杭州,苏州、湖州,南京等地基本都没有了,而整个江苏是最明显的。往内陆靠近,江西,湖北等地也有淹没地带。 1 Q% F5 X' s; X- R# ^ x# u. Y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何内陆区域也这么多?海水进入内陆跟地势有关。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化。 7 K8 m9 @0 O) W5 a7 d
) {& }1 y) t* k& _ " C" {% X6 p) [$ q9 x
8 s9 w; K6 c, U. { I. y6 b. H& M# `0 A 珠江口区域——珠海,深圳,广州等地均被淹没,偏西方向就是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也就没有了,海南岛还好,是属于周边淹没,中心区域还在。
6 A* H3 f" b5 c8 M* d$ C; i 所以,整体上来说,最为严峻的还是长江以北地带,如海平面升60米,中国沿海大城市或也被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再次提醒,模拟数据,参考即可。 3 u8 p' g3 N5 l( \/ y t, K4 _& y
* z" Q9 k1 C6 z3 x2 T0 {0 M% E
) V8 w% v7 l$ b( K, l: W+ K
8 ]' k: k( L3 a7 d5 o 总结
) a3 l. Z2 D+ I- V; C 整体上来说,海平面的危机的确较强,这是未来的趋势,是在全球变暖难以逆转之下的趋势。如果人类改变了气候现状,那这个情况也就改变了。
. e( G& F# c( _' ~/ {9 c 所以,大家看到南极冰川融化创下新低,也对海平面担忧,其实这个有必要,因为在全球范围之中,很多国家的小岛屿,近海都被淹没了,特别是印尼,还因为海平面的问题迁都了。 3 @* `" w! f+ J
C; F& x- q8 ] [, s6 W' m G4 } M z8 A( Z5 N
" F9 ?0 z; ^, u$ \* R 所以,海平面危机对人类影响已经到来,只是影响范围不大,以至于很多人对这些没有多大感觉。但是,这或许只是起步阶段,未来会更加严峻。所以,人类早点合作,改变吧。 4 J* n. {/ Q% A% F5 @1 o. }
& [) Z; }9 S6 V7 @) R6 [' l8 o; e7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