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学家研究领域 -海底地质构造特征

[复制链接]
8 X/ @, V% B- s4 [6 y

【奋进者】

7 z: u2 d# I6 ?5 S y- s

◎陈 科 通讯员 谢 娜 曹 正

) I+ m$ M; ~( t7 h

搞地质研究可不是跑几次野外、做点室内测试、发几篇论文就行了。深水沉积学与油气地质研究,最终是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我们要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 [# j1 K& E+ q

——赵晓明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i. J7 ~1 K; x; W0 e. }- a% `, s

“利用我们自主研发的深海沉积储层构型表征技术,可以给深海油气田做‘CT’,‘看’到海底油气藏的‘骨骼’和‘脉络’,找到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油气资源的‘藏身’之地……”5月12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赵晓明向所在学院学生介绍深海油气田开发技术。

8 H) j$ P7 |+ C- w9 f2 j

深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当前和未来全球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要实现深海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就得克服深海钻井少、井距大、井网稀、沉积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多变等难题,进行油气储层的高精度预测。

+ _7 G0 k$ E1 i& q* t

为解决这些难题,赵晓明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深海油气田开发地质关键理论及技术体系。他带领团队不仅完善了深海水道沉积理论体系,还首创了可用于探测深海水道储层构型的表征技术,实现了深海油气储层的精准预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2 |- O* b; c7 S7 P5 J

近期,赵晓明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 V( _5 ~" U* S% ]: G

跑起来,做“辟新路”的科研

& M5 C6 ` D* v5 n

“我的家乡有座小山,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到山上收集各种纹路的石头,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拿回家逐一品玩、琢磨。”喜欢亲近自然的赵晓明,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选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 O) }' j2 f, ]: W* x/ P W* N+ T

“大一实习时,我去了峨眉山。此后,我多次跟随老师参与野外考察,逐渐确定了要走地质科研这条路。”他回忆道。

$ ?6 ~4 _0 _ G$ H/ N

2009年,赵晓明读博期间,恰逢我国第一个开发的海外权益深海油气田即将投产,亟须深海沉积构型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但相关研究彼时在国内尚属空白。

+ J, P2 W) U" J' v$ s) g/ _

“当时,相关技术一直被国外石油企业垄断,公开的文献资料大多‘缺头少尾’,无法指导实践。”赵晓明回忆道。

3 k* ~1 P: v9 [7 J, P% }" A

研究迫在眉睫,赵晓明在恩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吴胜和的指导下,决心要为祖国深海能源开发“辟出新路子”——从无到有构建出我国自己的深海沉积构型理论体系。

' p3 t$ d5 p8 n0 h$ r7 D

那段时间,赵晓明不分昼夜地收集梳理全球深海沉积构型方面的公开文献,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工程、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知识,从理论到技术,一点点向着目标前进。

6 }; Y* d1 w+ K

功夫不负有心人。

3 q" `1 K* f+ n: M2 D% ^6 v

几年后,赵晓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针对开发区域沉积构型的系列模式及其配套预测技术,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我国第一个开发的海外权益深海油气田工程上,为该深海油气田投产提供了核心地质理论和技术支撑。

3 L" R- j# ?% \" y

沉下去,做接地气的科研

, n! \, F" w' u0 B( T3 W# g1 x

博士毕业后,赵晓明回到母校——西南石油大学任教。

0 `/ S, X. w3 Q4 F% D

“我们要走出书斋,俯下身子,做接地气的科学研究。”这是赵晓明对学生和研究团队常说的话。

n9 N6 N9 o7 | s; E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着典型的深海沉积地层,为深入了解沉积特征,赵晓明几乎每年都带团队成员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过上几个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坑”探岩生活。

2 Q# G _( @4 {) I* X% J

近4000米的高原上,气候变幻莫测,赵晓明和团队成员要爬上几近悬空的陡峭岩壁,进行岩层取样和测量描述,这极大地挑战着他们的心理和体能极限。

1 G/ E$ |; ~; [5 h

但赵晓明却鲜少提及野外考察的苦,只用一句“在高原区进行地质考察,缺氧但不缺精神”便匆匆带过。

! B: k- a3 s7 x u8 |

结合实地科学考察获得的一手信息,赵晓明和团队成员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重大攻关项目等,逐步完成了对全球65处深海沉积野外露头信息的系统梳理,对西非、南美、中国南海等深海区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震数据进行解译,并对全球数百口深水钻井数据和开发动态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

9 R: x9 |5 ]! u% E& S9 Y

这些数据帮助赵晓明打通了技术研发的“最后一公里”。经过深度数据分析,他带领团队首创地质模式驱动的深海水道储层构型表征技术,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三维地震信息的海底水道数据库系统,最大限度降低了深海油气藏表征结果的不确定性。

/ u8 B* E' a$ ]& D

“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应对得了挑战。”利用自己研发的技术,赵晓明及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3 o, ]3 V9 y, ~! J* a( h3 x

2018年,我国位于刚果盆地的一处深海权益油田开发在即,可彼时储层构型预测仍然无结果。赵晓明团队主动“揭榜”,与国外知名石油公司的地质团队“同台比武”,所建构型模型与实钻储层厚度吻合率高达93.6%,模型精度远超国外团队。

7 u9 A- o0 y% I. R( R' K

立起来,做有担当的科研

2 h- {* E) y% z

“我们的技术不光能预测,还能找到深海油气田的‘病灶’。”赵晓明说。

6 y1 E* |, W+ Q; ^1 t* U

2019年,我国在西非海外一处投产不到一年的深海采油井突然大量出水,合作方的外国专家对此百思不解。赵晓明团队“临危受命”,对该采油井进行“问诊”,用自主研发的表征技术,成功找到了出水原因,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 J. J; m( B+ @. @

如今,赵晓明和团队已经对数十口深海油气井进行结构优化及作业指导,他们研发的相关技术仅在我国位于西非的一处采油区,就创造了近2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技术支撑。

, M( E" P+ Q- I# L: l! l" V$ f

相比成绩,赵晓明更难忘的是一件旧事。

3 x9 \" D' O4 T3 z( N0 ^* ^

2014年,赵晓明团队负责的一项南美海外权益区块的储层构型研究进入验收阶段,其中一位负责验收的主评审专家是一名德国地质学家。他对赵晓明提交报告的每个结论都“刨根问底”,经过几个回合的研讨,专家对赵晓明团队的成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无可挑剔,中国科研团队在深海油气藏沉积构型分析方面的研究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值得我们学习。”

5 M2 x& z# h7 X, F8 |- K5 a

“搞地质研究可不是跑几次野外、做点室内测试、发几篇论文就行了。深水沉积学与油气地质研究,最终是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我们要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赵晓明说。

; N8 w- e1 j, i* U: u

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赵晓明,对科研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所带的研究生中,近98%扎根能源勘探开发一线,为祖国深海油气开发贡献力量。

d; o+ n* S0 N) N

眼下,赵晓明正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两项研究:其一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深海水道地质知识库,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海沉积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其二是建立深海沉积储层连续性—连通性理论及评价技术,力争实现深海油气田的高效开发。(来源:科技日报)

0 p# @7 i* ]# M) @* B7 [/ T# F2 i" C0 r # F' L7 R+ U0 s$ _5 k9 \+ N - D2 m9 |0 I% z. f* s+ J% d* C3 y( ~ & W' T. c! e3 ^. I Z9 P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编织自己的梦想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