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英美、日俄、印及东南亚国家四种海权模式对中国的启示与展望

[复制链接]
从英、美、日、俄、印及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战略发展史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海洋战略具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海洋战略强调海军力量和海上安全。在冷战后,海洋战略强调综合性要素,注重海军力量、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等全面发展。上述英、美、日、俄、印等国的海洋战略与海洋政策实践,对中国海洋战略的建构带来了深刻的启示。1 O: H! c; y' c3 ~, i
总体来看,英美模式其战略手段是主张航海自由、自由贸易,战略目标为全球性海洋霸权。日俄模式,其战略手段是主张推进海军建设,快速扩张海权。但是,由于自身能力限制、过度战略透支,日俄两国最终未能实现其海洋扩张的目标,遭致失败或受阻。印度作为崛起中的新兴海洋国家,其战略手段是主张扩充海上力量,实施排斥性海洋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发展成海洋大国,力图实现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各大国不允许印度独控印度洋,且印度海上力量有限,印度力图独霸印度洋,却难以实现其地区性海洋霸权的目标。东南亚模式,包括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战略手段是以“东盟”为载体寻求集体主义共同安全利益,主张实行在中美之间的大国平衡战略,最大程度地扩大本国的海洋权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h4 S. a2 ]- U& W
上述海洋国家兴衰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x& m' C& c3 B7 [9 y! S( `
第一,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亡于世界性扩张。
2 \6 M7 ~! z8 U4 f* m2 C; G5 |" ?! v4 X& ?
日俄海权模式的发展历史表明,盲目扩张将导致目标过大,国力极度透支,直到衰落。为了可持续发展,守成国家必须保持国家目标与国家力量之间的综合平衡。
, {& X- P6 j9 \2 K第二,霸权主义导致国家政治陷入死地。" R9 x, s4 B# x
/ I+ Q7 h7 V& n: c3 w, I, \
在国际博弈中,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避免同时与两个及以上的大国对抗。如果进行世界扩张,将要与世界为敌,与世界为敌将导致国家透支并由此衰落。比如,拿破仑战争法国同时对抗英俄,希特勒德国同时与英俄作战,二战时日本同时向中美开战,朝鲜战争时美国同时挑战中苏,勃列日涅夫的苏联同时与中美作对等,这些都以失败告终。5 t; Y$ a! a8 ]" t! c3 w% O+ {0 v, a
第三,经济开放、合作共赢是国家海权发展的必要前提。
; W4 Z" y! o7 K5 s* I* k* ?* h
- u+ N$ K$ v5 ~0 L1 F印度海权模式的发展历史表明,印度在国力受限的情况下,试图独控印度洋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合作共赢才是海权发展之道。世界只能在分享繁荣中和谐前进。
, x7 W/ Y' E; ?8 c+ \第四,中国需发展海权与海军。; I( ?' c2 x5 b8 |. x
$ o% ?) J( l; Y( {+ N
从上述海洋国家的历史经验可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驱动力来自强大的海军和制海权。掌握制海权,才能确保获得稳定和安全的海外市场及其资源。为了保证自身持续增长及由其支撑的市场经济,确保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与制海权紧密结合。1 f2 H8 ]# `! Q' R5 i8 ], l% o% P
借鉴上述主要海洋国家的海权发展模式,中国海权模式正在呈现出以下特征:
3 p$ r  Y7 s( ]1 d稳步渐进。中国今后的海洋发展方向是海洋强国战略,正在借鉴历史上传统海洋大国的海洋战略的经验并吸取他们的教训,在确保中国经济平稳上升的前提下,稳步渐进,防止急躁冒进。中国正在采取稳步发展的阶段性措施,并以法制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安全、海洋外交等各项海洋战略。
6 {2 }7 ~0 k; C( f安全发展。世界海洋大国的海洋发展实践表明,传统海权发展存在强烈的竞争性、进攻性、偏向性等特征,中国在建构海洋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兼顾安全与发展两大目标。即,中国海洋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发展海军力量,确保国家的海洋领土安全。另一方面,必须建设完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所需要的新型海洋管理体制,以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等为目标,不断拓展国家利益。# d9 W/ K% Q3 z2 C$ \1 i( @
开放包容。中国正在致力于进行“开放包容”的海洋发展路径。从葡萄牙、荷兰、英国到美国等世界海上力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发展海上力量必须建立在增强开放包容的海上贸易基础之上。世界海权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变化,与历史上传统的英国统治下的殖民掠夺式的海洋霸权相比,现今海权正在转变为竞争和合作共存的崭新形态。当今海权更加注重国际开放协调精神,致力于增加海上贸易总量,配置建立相对应的海上力量,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海上贸易正常秩序,从而实现持续长久的海权发展。
& H* t" ^0 Q4 d1 W; P% i渐进发展。中国根据国情,正在制定渐进发展的海洋发展战略。不应夸大我国海上力量,避免不必要的国际冲突,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了实现到2050年,即邓小平说的“从建国起,用100年时间把我们建设成中等水平发达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中国需要构建符合国情的海洋战略,用以拓展国家的利益,保障中国海上安全。
. U- X. n+ d  k7 Y1 v* {综上所述,参照以上四种海权模式的理论思路与政策实践经验,作为崛起中的新兴海洋大国,中国海权模式具有独特性,亟需构筑兼顾海上安全与海洋发展两大主题的海洋战略以及相应的海权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上述英美等海权大国在崛起乃至称雄世界的过程中,建立了丰富而成熟的海洋战略以及海权理论体系,并且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及海洋权益维护力量,构建起英美海权大国的发展基础。从海洋地缘学角度看,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新兴海洋大国,应吸收海洋大国的发展经验,避免海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教训,加强与英、美、日、俄、印等海洋大国的国际海洋合作,同时关注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海洋发展诉求,推进“开放包容”的海洋发展路径。中国应倡导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建设,以“信誉、信用、信心”为中国海权理论语境体系,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确保海上通道安全,增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加海洋发展公共产品,实现作为地区海洋大国的“有限海权”目标,最终实现世界各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目标。
3 T& o) t- @) [6 ?0 s; k: Y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 T  c' ]% ?9 U: P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