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首航 青年海员 奋斗的青春

[复制链接]
; U0 r5 @7 r# i. ^. x
+ a0 J0 Y4 O& J& o' a1 ]8 L0 D/ N o Y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1 Q- u. d) h$ Q1 M* j2 K

今天我们聊一聊 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

* {+ P1 d& l9 Q3 f

1961年4月28日,光华轮首航,至今已经61周年

% H7 ~* D" ^& ~

这是两段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一直在同向同行 ,一直在上演着感人的青年故事,小编准备要讲当时三个青年人的故事,你准备好倾听了吗?

& p. k% p" m1 h+ z% Y

( e! c2 Y+ K/ X

2 a! }$ G! ^- ^. d

3 R1 H3 g! E: m% u0 Y+ z6 Z

眼前这位老人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位精神矍铄、身姿挺拔的平凡老人。他们不知道,这位老人,他亲身经历过新中国航运的恢复、重建,远洋船队的筹建,远洋航线的开辟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个发展过程。

3 u6 w% ^ Q( s2 w, S9 C7 `+ X

在他还未过而立之年,就已经做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为新中国远洋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远洋老前辈—卓东明。

- f5 k8 |+ D: T/ B: U( L

1958年8月,交通部在广州成立远洋运输局驻广州办事处。办事处初建时除主任、副主任外,只设六个科室,上下老少只有27人。在这段艰苦创业的岁月中,时年28岁的卓东明是其中一员,担任业务资料科科长兼办事处的党支部书记。

x6 F q+ m, c+ o

办事处成立后,为做好接侨工作,促进我国远洋运输事业开辟,国家用26万英镑购进了一艘名为“斯拉贝”的二手客货船。这就是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

( s. Z. C3 r/ {* f, v

9 o% H' H/ `. A' R, w6 |# o

3 x, C! _2 C- z$ z* q) m

“这艘船是1930年1月由英国建造的一艘著名邮轮,我们买下时,已经有30年船龄准备拆解了。为了接侨,国家又不宽裕,必须花小钱办大事。”

0 o& L7 ]0 V1 X* U

船买回来之后,卓东明作为轮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负责这艘船的整修和开航工作。

) V, s: U5 ]3 D4 C' ~0 A

0 U9 p9 n0 a, f" A% k5 n

; R6 u, z& ?$ l5 v9 g1 [( ~' W

1964年,卓东明,庄敬民,陈宏泽,虞益春在光华轮上

- s, b% e0 Z Z0 l

为了保证光华轮安全开航,他与船长陈宏泽、轮机长徐修义、戴金根想尽一切办法,对船舶设备逐一进行检修。160多米长的船身,从船艏到船艉,卓东明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每一样设备,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熟记于心。

( {) H! k' i5 l9 z; Q2 v7 i

% A4 k7 C7 ]9 ]0 R/ h2 z

- u) g' w4 O3 C4 h U) [

卓东明

6 Z% l; \: U# W+ K- S

在光华轮投入营运10年后,光华轮在航行期间发现船上的一个变流马达找不到,打电话回公司询问,卓东明立即准确告诉船舶备件的位置。

( f( i" s& l8 D0 _3 W8 j0 a0 Q4 j

经过10个月的紧张修理,“光华轮”终于重获新生。1961年4月28日,黄埔港万人空巷,彩旗飘飘,伴随一声划开天际的汽笛,“光华轮”顺利首航,从此新中国的远洋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6 K0 m# u; ?8 Y. M; G

1 ^! R, y0 A: |% E$ ~& l

4 X2 ]* x# U$ k& [

光华轮首航离港时,各界人士欢送的场面

- s! r( _% P* [7 S" j" I* V: I9 G

7 D9 w, J- S5 X! q4 T4 n

“一定要争一口气”

) f6 z% T' N( Y, b/ F4 Y% v* Y; |5 U$ x

1960年7月,光华轮还是当时的“斯拉贝”号,停放在康斯坦萨。

$ j7 r% y/ ~ ^0 h$ Q

一位青年,带着使命,领着21名船员,乘飞机取道莫斯科到康斯坦萨接船。

Y, w: R/ v& l+ X# @

登上船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切让这个青年大吃一惊:锚链磨损、风斗锈穿、舱室漏水、设备不灵、曲轴裂纹,破得不能再破。

4 N2 Q+ Z0 D# _2 ~

/ w6 h- h2 _! H7 }' h* b: x: _8 k

! l7 ]; o# L; |+ h% N$ [

接船的船员们感到疑惑,为什么国家要花这么多钱,买这么一艘旧船。

1 c, z4 ]: d' p8 w4 o

这位青年耐心鼓励船员:“过去我们没有自己的远洋船,净受气;现在有了自己的船,一定要争口气。”

+ C7 o/ {$ x" {- T

他和船员们一起努力,边开航边修理,将这艘船开回了祖国。

# {! K5 m' z6 J& f; ~) s( {

他就是光华轮首任船长陈宏泽。

C+ Z; _6 w2 j2 p

5 D; {1 s( |' L) Z" y E

! e L0 f6 r6 h% F, d

陈宏泽

5 [6 f: m7 R* w# i& p) Z2 K% o/ X

那年他39岁,正值栋梁之年,浑身赤诚肝胆,一腔热血为“光华”。

7 M5 `- t ] T n1 p7 @( m

“精打细算,花小钱修好船”

; R# h( o' y# Z

船开回国内后到香港修理。

1 V" x+ A2 O) U. y

在香港近两个月的修船过程中,陈宏泽带领船员们处处精打细算,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节省开支。

B/ V& L& K; `% U+ X

船上12只已经30年的木质救生艇,实在不能修理,换新的费用又很大。

+ g' v/ B9 p, y2 k1 n0 t

陈宏泽带领几名船员跑遍了香港所有的拆船厂,终于寻找到合适的二手铁壳艇,把救生艇都更换了,只花了买新艇十分之一的钱。

' [" P$ \& k% g2 p& l0 x% L

当时一个船用蒸汽锅费用不小,陈宏泽带着船员到拆船厂东找西找,结果找到四个蒸汽锅,按照废铁价格几百块就买回来了。

0 b, F+ w, w; A% A7 I! l

为了管好光华轮,陈宏泽参照海运局、中波公司、中捷公司的资料,结合实际,草拟制定了中国远洋事业历史上第一套船舶管理规章制度。

! G/ p; | N. }3 e3 x

8 r* }, ?7 }! a X1 H

3 {5 M, _% J# [

8 x$ b1 x2 v0 Q) C# ]

Z' ?, j) u$ i2 G9 N( i- a0 ]

陈宏泽

% `0 R! U! C7 s" i) u Q. w! B) j* M

制定航线

: n) B2 _ ^( X& ?: Z

这些规章制度,对我国远洋船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许多原则精神至今还适用。

% o% B# {. U8 {+ d# z( ?6 L. _

“忠于祖国,人在船在,

6 ^+ a& U% R- o4 n, S* s! A- O2 G1 q

接回难侨,完成首航”

% y( D K% r0 [; k

光华轮修船后就前往印尼接侨。

8 k5 C$ S% L. L) g4 r+ S" T6 V K& |

当时接侨风险大、困难多,陈宏泽一行出发前都庄严宣誓:忠于祖国,人在船在,接回难侨,完成首航。

3 t9 d% ]" M1 d6 S* X

1961年5月2日夜,光华轮进入爪哇海时遇上大风浪,船体剧烈颠簸。陈宏泽胃病发作,脸色苍白,头上大颗汗珠滚滚落下,但他不吭一声,咬牙坚持指挥。此刻,他已两天两夜未下驾驶台了。值班二副劝他下去休息,被他婉言谢绝。他深知肩上的担子,不忘出发前的誓言。

+ P/ V9 S# c% i0 s8 O& P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关怀下,光华轮首航成功,胜利接侨归来,陈宏泽和他带领的船员们第一次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国际海域。

. Y2 V7 R8 F3 a% y1 X5 @% f0 N9 [

3 r8 T( y* R# o1 X, f

六十年前的夏天,一个穿着单薄衣衫的青年,拿着一份船舶开航批文,

2 @8 k4 p/ }! N8 N$ Y8 p4 T0 H' G

从广东乘火车北上,到北京、到东北申请船用燃油,出发前,他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出差,大概几天就可以办完回程,可谁知这一程,从炎热的夏天持续到寒冷的冬天,想在东北买件棉衣御寒,却没有布票…..

0 j ]. `, {& v3 k/ T

故事发生在1960年的夏末秋初,南方的广东仍然是炎热的日子,故事的主角是当时30岁的张俊年

$ P( Q5 Q+ P2 a. |4 G9 Y2 @

8 \/ T @- c" z% g' R# m

& e) v( t4 f1 y" T$ j; q

张俊年

& \ f9 Z! O# D: ]

蹬着三轮车运输船舶物资

1 m( d- h5 e X

筹备光华轮首航期间,时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物资非常匮乏,一斤粮、一尺布、一滴油都来之不易,一切靠计划供应,有钱也买不着。

& E; |& O; x5 D" o" h

船用的救生饼干,采购数量有限,张俊年他们就自备粮油糖运给厂家加工。但就是这点粮油糖,连广东省粮食厅都不能做主,要副省长李明批示才解决。

2 ~( R9 D4 J# V' g# C- v0 p( s% s% @

有了物资,运输也成问题。当时办事处才刚成立,没有仓库,更没有运输工具。

2 D2 v" [" x T; G' d5 A

张俊年回忆:“那时候最困难的是什么呢?要什么什么都没有。”

4 X. [* J9 u9 H

一辆脚踏三轮、一辆自行车就是当时的全部运力,而要运的货物不是几箱、几吨,而是几十吨、上百吨。

8 u9 D1 a% v8 U/ O" U" ^9 T

为把鲜鱼、鲜肉及时送上船,往往凌晨两三点就蹬三轮车从广州出发到市场、屠宰场拿货,送到二十多公里外的黄埔港时已是日上三竿。

( X+ x; C; J$ c

“我蹬了一次后,腿都肿了。”张俊年曾回忆。

( X# d2 b; M3 x, R/ C/ r: B8 d7 c d; ^

到了船边,由于没有机械,这些食材仍要靠人力搬上船。

5 c8 k! R" w# ?) `. m+ a

张俊年回忆说,“有一次要送三十片猪油(肥猪肉)上船,用三轮车弄到黄埔后,我就带头搬运,这猪油我能扛两片,一片搭在肩上,再拿一片撩上去,慢慢地扛到船上去。”

# [& F1 `" T2 h: L/ d8 K5 \

买食用油也不容易,因为没有汽车,三轮车不够用,他们只好每人抱着一桶油坐公共汽车去到黄埔港。

; c2 y+ y8 b9 L* I* U

就是在这样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张俊年等老一辈们,凭着一台自行车、一辆三轮车、一趟公交车和一双肩膀,把船用物资一箱箱、一桶桶运上船舶,确保满足光华轮的开航要求。

: q! N) ?. |! N& R) k% k

5 U% o. T \7 O: V" o& E7 S/ G4 _

/ ~9 h- ]1 |; F$ h5 ^/ Y4 J3 P) H

光华轮接回的侨民

: m6 L. \8 @# \& ]" q, ~) l: ~* w

身披单衣远赴东北申请燃油

0 O2 [ m2 y" ~# R- N

1960年夏末,张俊年拿着交通部关于光华轮开航的计划文件,跑到广州市石油公司物资供应局去要油,申请用油的问题。

8 `0 i& \6 V$ H# {7 w* K) b9 {

“这哪有油呀?你们是计划外的,很难解决!建议你们到交通部、到北京想办法。”

; R7 m- }3 S" H5 J. N% e

于是,张俊年赶紧乘火车北上,到交通部解决用油的问题。

' ^# O, |. u7 S/ K& i

交通部表示也没有油,建议到商业部,商业部又说得到辽西炼油厂。

" g l" z; O6 [" x2 u* O

张俊年带着交通部、商业部的计划指令前往辽西,终于找对了,有油!

- _0 f6 {8 E' \

但很快,炼油厂就问张俊年:“你哪儿的?”

7 q2 n6 r" G: `9 H7 ?* v& t- u u

“我广州的,交通部远洋局广州办事处的!

T/ Y" d* A3 N0 _

“你们要多少油啊?”

6 }/ d! s- {0 I# b- h

“燃料油加上运料油,八百吨!”

" ]* b& s3 A& T9 p, @

“那你有没有车皮呢?”

* c; _; u( ]' d( ^

“我们是海运单位,没有车皮。”

& \! g/ r3 d: D1 ]( z

“你得解决了车皮,我们才给你拨油。”

; i, V: }: P$ m6 F9 ]( _

后经一番努力,联系上铁路局,解决了车皮问题,但已经是寒冬腊月。

5 |" p& k: M$ v8 H F

从广东出发时,张俊年只带了单衣,哪里抵得住东北的冷风。

7 q1 j7 o& j( ]3 P" @9 `

于是问炼油厂:“有没有卖棉衣的,我已经冻得不行了”

1 _. W: n1 ?- L% L

“现在你没有布票,到哪去买棉衣啊!”

8 s7 \" r9 L/ G3 d1 ]

“这不要命吗?我冻得快走不了了,简直要哭了!手也冻了,耳朵也冻肿了!先在你这烤烤火吧”张俊年无可奈何说道。

# T* X8 k3 \: i0 U" k

吃完饭以后,张俊年在炼油厂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完早餐,暖和暖和就赶紧买了张火车票去北京,再换乘回到暖和的广州。

- R# `! |8 ~3 ^, ]

1961年4月28日,光华轮鸣奏出向远洋进军的第一声汽笛,顺利开航。

7 {! U8 ^. v$ H) D D6 y W" T

从那一天起,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大洋上,结束了新中国没有自己的远洋船的历史。

4 T7 i9 P o. [2 l: [' s; r6 [& G" u

$ H) Z M1 j# C: R# Y8 E$ T5 m4 _: b

8 \2 R7 S& n! v! M$ g

光华轮首航庆祝大会会场

3 ]. m! x+ d1 z; S3 f& t

时光流转,转眼间,光华轮首航已过去62年,五四运动也历经百年沧桑,

/ i- r6 U& o! Y8 O* t" G

而今,在艰难中奋起的。

( M( Y) F5 m4 m# J5 ~6 a& X3 e

中远海运特运已成为世界级的特种运输船队,这背后,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特运青年的艰辛努力,写满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青年故事,这些青年拼搏奋斗的精神,生动诠释着什么是

6 f5 k8 ?" B" j- l* Q4 C

五四精神向他们致敬!

7 [3 d: J9 _9 t3 m%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公众平台不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即刻删除。

u2 A' ~* D% E" y. ] # H+ u4 m1 q# v
3 k% k6 |% G% ~2 F$ i( } & F& m1 b; x! e2 F9 K3 V7 j 4 z! R7 U: m# U% e3 k9 R* \4 I6 x + k/ V2 D! _0 o8 p% k1 n% s , y2 J7 ^. Z: A* E, ]#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培林志远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