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7 t+ s \5 G
8 v* ]3 r- C' v* g3 [; f9 y
2 ~2 T- B' f2 O3 T7 w6 C' g
* X5 |0 X2 W( c1 w6 E9 A% K- F$ g2 X8 l7 K$ R" x
; r/ i8 T/ ^' v4 B4 h) ?科研进展# z( b% `6 W3 m% Y, Y/ c: A( ?
RESEARCH PROGRESS0 W0 n5 h0 P8 a/ s* D
近日,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戴民汉院士和罗亚威教授等二十余位科研人员,联合国内外同行,以Upper Ocean Biogeochemistry of the Oligotrophic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from Nutrient Sources to Carbon Export为题,在地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发表综述文章。2 n7 z2 z" p& a! Z$ {# V. b% g+ H- t1 C
该综述总结了在副热带流涡区、特别是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分析了过去几十年其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长期变化,从营养盐来源到与输出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真光层双层结构研究框架。
% `6 ]& P' d9 m) `. B9 C研究背景2 z6 a5 l3 |) ^. v9 I+ c
Background
2 Y; K) m; S, G0 Z副热带流涡是海盆尺度的反气旋式流场,占据着全球中低纬度海洋表面的广袤海域,具体包括南北太平洋、南北大西洋、印度洋五个副热带流涡区,是全球海洋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伴随反气旋式流场的下沉运动,深层的营养盐较难输送到海洋真光层。这造成副热带流涡区,物质浓度(包括微量营养盐、痕量金属、生物量)极低,因此对采样、分析和现场培养技术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基于有限的研究数据,过去一般认为,副热带流涡是生产力低下的海洋荒漠区,其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均一。而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NPSG),科学家们的生物地球化学认知,大多来自于过去三十余年的夏威夷海洋时间序列站(HOT)的观测和研究。对于NPSG其他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认识。$ F% T& L2 `- f# W' f( j
研究结果# D5 ?. Z6 u0 z4 W' E
Research Progress5 |# f+ |$ c# e6 q3 q" {
文章以海洋卫星遥感得到的流场和海表叶绿素(低于0.1 mg m-3)为指标,计算出副热带流涡区占据海洋面积的26%到29%(图1)。进一步分析发现,副热带流涡区的营养盐浓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化。同时,关于副热带流涡区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已有的研究虽缺乏可靠的估计,然而,某些卫星遥感产品、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有限的现场观测数据显示,副热带流涡区的生产力并不显著低于全球海洋的平均水平,这对副热带流涡区是海洋荒漠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8 R# L( K7 ~8 x0 K6 Q8 q* B+ N2 @* r
# Q( ^. z ?6 u: J8 H8 h* O8 P图1.根据(a)海面高度和(b)叶绿素浓度(小于0.1 mg m-3)计算的海洋五个副热带流涡区范围。
L/ x+ E. K) J. p在NPSG,固氮是支持生物生长和碳输出的主要氮源之一(图2)。在NPSG的不同区域,固氮可能受铁、磷单一或者共同限制。本研究的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在HOT附近,观测到的铁浓度比NPSG其它海域高,可能是NPSG一个固氮的热点区域。
$ a# o6 l! X/ s1 W/ J# }# g1 T$ I8 m4 Q5 I/ F e2 v6 }
- h/ p& y9 A& N9 R( A! J$ u
图2.NPSG上层50 m固氮速率。3 W9 R! p$ ^+ e3 O d
对过去近3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NPSG面积的年际变化与大尺度的气候指标(如PDO和ENSO)有较强关系(图3);同时,NPSG的平均温盐、混合层深度、营养盐和叶绿素水平也和这些气候指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在NPSG西部的137°W断面和东部的HOT站,这些指标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总体而言,在过去30年,NPSG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展现为年际或年代际的波动,并没有显著的长期变化趋势。
& A$ V6 e6 Q# Z
7 D% k! n' q+ M& N7 l0 @# _3 S% B7 L1 \; p _: o0 B% k8 W+ e- {
图3.NPSG的(a)面积、(b)PDO指数和(c)ENSO指数的长期变化。6 ?6 C2 Z4 e" p) t
在NPSG真光层内,营养盐跃层往往比混合层深;因此,营养盐跃层以上形成了一个营养盐匮乏层(Nutrient-depleted layer, NDL);NDL以深到真光层底部,则形成了一个营养盐充足层(Nutrient-replete layer, NRL)。在真光层的这两层结构中,营养盐的来源、初级生产力的水平、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输出生产力运作效率等,都存在显著差别。本研究提出,对副热带流涡区海洋真光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此双层结构框架下进行研究(图4),有望极大提高我们对副热带流涡区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的认识。" J4 P" v, P* ~3 M- q. s; f/ s
! G2 {* _9 E! P1 p. T$ X; l) V
7 C6 x K) R! Q: Q图4. 副热带流涡区上层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传统单层研究结构框架(左图)和新定义的双层结构研究框架(右图)。$ v. v. N6 ]* B) N4 n) c& Q
本研究发现,NPSG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NPSG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碳汇的调控机制等,尤其是其西部海域,可能与我们从HOT获得的认识不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CARBON-FE),聚焦NPSG的西部海域,已开展春、夏、秋三个大面观测航次,从采样到分析逐一攻关,取得了一批稳定、可靠、综合、系统的数据,其覆盖海域范围广,涉及学科、领域多,并结合现场培养和数值模拟等研究,逐步揭开海洋荒漠的“神秘面纱”。项目拟基于真光层双层结构研究框架,系统探究海洋荒漠区生物泵的结构、过程和机理,评估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进而构架寡营养系统生物泵新理论框架,并为海洋荒漠的增汇途径及其有效性提供科学论证。
$ m! f6 _- l1 I# N# C研究团队及资助
2 ]6 P# s; x5 l8 a' sResearch Group and Funding1 S* ]" _) ]7 j' Q
该综述文章是CARBON-FE团队的重要成果之一,戴民汉院士和罗亚威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各章节撰写的领衔共同作者包括Eric Achterberg、曹知勉、杜川军、高树基、柳欣、Hiroaki Saito、商少凌、史大林、万显会、王为磊,博士生罗伟成承担了大部分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图表制作工作。其他共同作者包括Thomas J. Browning、蔡毅华、柴扉、陈炳章、Matthew J. Church、慈东箭(博士生)、高坤山、郭香会、胡振东(博士生)、Edward A. Laws、李忠平、林宏阳、刘茜、孟菲菲、宋鲁平(博士生)、王云涛、温作柱、修鹏、张劲、张瑞峰和周宽波。
2 q* m. T/ Y* d" Y5 E. v! |1 gReviews of Geophysics是AGU旗下的高影响力综述期刊(影响因子24.9),对文章质量要求严苛,每年发表地学领域高质量综述文章总计仅二十余篇。文章应适合地学领域整个科学群体的阅读;作者团队需预先提交投稿建议,由该领域高水平专家组成的期刊编辑部审议、并经与作者团队共同讨论修改后,方邀请投稿。1 i4 }9 k6 Y; |8 B0 g2 a7 W
该研究主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90800及其子课题、41730533、42076153、42188102和92258302)的联合资助。6 |$ J8 Q$ t* N8 @0 F" t
论文来源及链接" X% B, X0 M- M( y' J
Dai, M., Luo, Y.-W., et al., (2023). Upper ocean biogeochemistry of the oligotrophic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from nutrient sources to carbon export. Reviews of Geophysics, 61(3), e2022RG000800.
8 A( ~1 \) v2 \0 q' i
: S- t8 I: A; [5 S论文链接:# x l1 }$ V' a1 U
https://doi.org/10.1029/2022RG000800; e' L% S' g& V# I5 B1 D0 ^
供稿|罗亚威、孟菲菲- G$ P: A* B! q* g. h" E/ Q
编辑|朱佳、刘琰冉; o! T- ?4 R1 L# U
审核|王桂芝、刘志宇; L* D+ l' a( x4 J
<ul><li id="1UUN2RUH">
' v3 P' b! x" Z# g& R8 X C& o
3 x& P- ?- [$ z# G0 _* ~7 z- ?( W+ c" s. O5 ^# v/ n
<li id="1UUN2RUI">
" A8 Z2 t! f0 N) N1 n4 I- u+ ^' ]% y6 g9 j6 m! D% g0 ~
信息来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_: O9 U7 O( d#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