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聚焦的黄河水文人,他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 ^& b o" Q) w r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在黄河沿线5400多公里的岸边,有一群监测尖兵时刻守护着黄河,他们就是黄河一线的水文工作者。黄河一线有140多个水文站,有一个水文站条件最艰苦,位置最险峻。这个水文站就是被称为“悬崖上的水文站”的龙门水文站。

3 ?1 ^/ V0 s+ H# O- h

+ k6 o) t- z4 U/ a$ ~

龙门水文站建在悬崖上,这里是山西和陕西的交界,龙门水文站这边属于陕西韩城。背靠绝壁万仞的山崖,面向奔流不息的黄河,要想进入水文站,必须在河对岸的山西河津一侧乘坐唯一的交通工具——缆道“吊箱”空中抵达。这是龙门水文人的生命线。

; D" P' d M5 X2 U3 W. a

1 x& e- K; s: } Z$ c

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水文站副站长

8 G8 j. L; W- q% [% R$ C8 f+ U& ^

杨文博

+ Z2 ?6 ?) Y( @% Z& u

人员、物资都要靠吊箱来回运送,吊箱离水面20多米,平常没风水不涨的时候运行比较平稳。一旦达到六七级的风,吊箱就来回晃,有的时候人站在上面根本站不稳,必须要抓紧,特别是启动和停的时候,还有在河中间的时候,胆子小的都不敢进来。

# K+ u0 K9 [0 E# U" A

龙门水文站是黄河干流控制站和黄河中游洪水编号站。每天需向国家防总、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地方二十多家防汛部门提供水文信息。为了黄河安澜,一代又一代龙门水文人在这里守护黄河,“把脉”黄河。

% I, ~& j. {- h0 a6 `

1 f9 R3 s8 B- J1 j/ [" D- Y, U2 t

龙门水文人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在龙门悬崖上,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合进行水文测量。从空中看,黄河在700多公里晋陕大峡谷中蜿蜒穿行,冲出壶口,奔腾而下冲向峡谷最南端的险关隘口——龙门。过龙门之后,瞬间变宽数公里,一泻千里,奔向中原。

5 z$ g+ `) l5 ~7 [

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水文站副站长

3 P" R- O/ c" o2 ~

杨文博

5 b' y! K0 z! k6 D4 @

这个地方是峡谷的出口,起到断面控制作用。一个是两岸悬崖,再一个有400米的河道比较顺直,下游有弯道卡口。对于水文来说,选择这个地方建水文站比较合适一点。

( M# B) {2 ]2 D6 _! F

9 h3 L% d1 ^9 v8 l& Y5 u1 a

这两年,随着科技进步,龙门水文站的水文测报越来越智能化。遥控自动采水样仪是最先进的测流量的声学多普勒流速仪,通过放在水面上的700公斤重的铅鱼,牵引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河两岸200多米距离之间,跑一个来回,即可自动测出流量。

, s0 a+ B7 p D7 p

黄河水利委员会龙门水文站副站长

" D) Q. ~3 v8 o1 ? f1 @7 }. {9 g/ Z

杨文博

" T1 j# G( ], E) R G8 n5 k& {

以前老的测验方法是流速仪,大概两个小时才能测出一份流量。现在用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以后,在水面上走一个来回,大概不到半个钟头就能出一份流量成果。

( L8 K$ L7 n; c: f& w. [* i

然而,刚刚过去的冬天,这些新装备的自动化监测仪被发现失去了用武之地,因为龙门水文站遇到了一个大考验,他们负责监测的400米长测验河段遭遇了二十年未有的全面冰封。他们不得不重新采用之前用过几十年的人工方法完成测报任务。

8 J+ Q6 g- ?) g- k- W2 X7 H

( e! u2 s+ L0 j& y1 R

2月9日这天一大早,杨文博就带领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年轻职工张超,乘坐工作吊箱去采水样。采河水测含沙量是龙门水文人的重要任务。因为冰封,一年前装配的自动采水样仪器不能使用,杨文博他们不得不使用最原始的人工采样器。张超以前很少用,杨文博正好锻炼张超的基本功。

9 Z: N! i# k. L$ _

采水样要求采流速最大的主流部位的水体才有代表性。来到河中间,杨文博他们找到一个水流破冰敞开的区域,这里水流最急。杨文博指挥张超放下麻绳,开始采样。

/ n% a6 z# b0 D) I% m% o3 N

, W8 [. R$ s a3 s0 h

在黄河上空几十米进行人工采样作业,既是一个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底下是湍急水流,峡谷中是强劲山风 ,加上麻绳自重较大,难以控制采样器的闭合,即使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也不能保证每次都会成功。张超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杨文博只好亲自示范,采样终于完成。

3 d' v' D/ t# k& K

张超第一次跟随杨文博采水样,是他刚来龙门水文站工作不久。当时正值黄河秋汛,河水含沙量大、变化快,每天需要多次采样,及时监测上报,他们最忙时一天24小时在缆道上要来回穿梭几十趟,采样100多次,非常辛苦。

# Z1 B* A2 W, q9 M# z6 @

黄河水位是每天必报的基础水文信息。因为冰封,原先设置在水面上的雷达自记水位仪不能正常工作。在河近岸设置的传统水尺就成了观测水位的重要标志物。

6 I; D, u- U9 M$ V' L' N

; I$ u" T& |, l" e

因为寒冷,杨文博他们每天都得去破冰防冻。进入2月,龙门段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原先设置的水尺露出水面越来越多,可能会超出水尺的观测范围,杨文博决定到河对岸去设置新的水尺 。

" q3 @5 Y! c* }# l

7 E$ T* P' A8 X: o0 b4 V) K

设置完新水尺,杨文博又将周围的碎冰清理掉,他担心随着气温降低,碎冰会再次结成大块的冰,影响水尺发挥作用。

$ T( ~7 B- N3 d/ F& o/ @3 n

数九寒冬,这里白天户外气温低至零下4℃,冰封下的黄河水更加寒冷刺骨。杨文博庆幸今天设置水尺没有砸到水底石块。

6 J8 a# I( w% a* H

杨文博印象中最近冬天工作比较遭罪的一次,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凌汛期,龙门遭遇严寒冰冻。他和同事薛纲不得不系着保护绳下到冰面上去凿冰测水位和流速。

4 p [+ k2 E( J, v

- b) ~ \, N% O/ _, J5 o- f

听到流速仪连接的蜂鸣器发出3个信号,杨文博他们通过计时计算,测定冰下河水流速是0.14米每秒。

1 o* a, m% x+ ~% Z9 A; a

流量也是龙门水文站每天必报的重要水文数据,它是指单位时间通过测试断面的水体体积。因为冰封,龙门水文站的流量监测已经10天没有实测了。

- ?; K- q/ E6 @1 a5 s

大伙都心急如焚,站里请求上级紧急协调了一艘冲锋舟,杨文博决定到下游找一个临时断面进行测量。在下游2000米左右,杨文博他们找到了一个临时断面,这里河水解冻,水面开阔,他们驾驶冲锋舟拖拽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跑了一个来回,终于实测到了流量,杨文博松了口气。

6 E; W( B. `! L3 U

8 e& B- |5 f6 @7 t( U

追求更精确的数据是龙门水文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从现场测回来的水文数据,杨文博他们要立即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

4 K4 Y: ^7 P% M! ]4 q

杨文博在黄河一线已经工作了17年,在龙门水文站坚守了5年。干水文,没有正常的节假日,经常几个月回不了家。他最牵挂的是两个孩子的学习成长。

7 R3 w3 `/ F6 [8 c" y

# y, H, k* s2 y

夜色降临,夜幕下的龙门水文站显得更像一个孤岛。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忙碌了一天,各个岗位的职工像家人一样一起聚餐,放松心情。一年365天,尤其是桃、伏、秋、凌四个汛期相连,这里的水文观测一天也不能间断。对于他们来说,坚守是习惯,更是职责所在。

_- h( v! A2 Z" ?! [% f1 a( g# X

原标题:《《焦点访谈》聚焦的黄河水文人,他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 ]; x7 t6 w* g! S+ L5 f1 {" A9 d6 M8 v2 ~ C3 g4 o " v8 x$ D. a; ]. G; Z) ]3 k9 j/ L# Z( `& S; a; h : }0 @ I: Q: r1 d( v( g2 E/ z$ f( }; n : W7 G9 |# c. f, T5 b1 b1 w7 E + m1 x9 _' P& f9 u8 Z 5 g/ S' {% J%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象山港
活跃在昨天 08: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