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需要向山东港口贸易集团下一笔订单,剩下的全都交给港口,原油就送到了家门口,服务又高效又便宜。”山东聚力未来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郁光辉说。这家地处东营的地炼企业,于7月初花费6亿元购进了10万吨原油。与以往自己找货源、买保险、找货代、找船代的费时费力不同,这次购买过程省心又省钱。
9 X( ~1 h9 P$ x/ `
: s! Q, B. x/ i# o* F
/ k0 u+ z y3 `: Q- D6 R' n 如今,在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眼中,山东港口已不再是单一的基础性、枢纽性设施,而是一个服务供应链全流程的“万能接口”。
, Q, K* \, x/ }/ U7 {7 |+ u
/ p1 a9 S6 ?2 x' V2 w! Z: u. @3 r! m* O: X! x; b
014 e+ c6 b7 w/ e+ }. O! w
业务焕新,服务供应链全程/ \5 Q6 @& A1 i
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港,年吞吐量仅5000多万吨,装卸业务只贡献了利润的5%,金融、贸易、航运服务等高端服务却贡献了95%。反观山东港口,虽然吞吐量全球第一,但70%以上的利润来自装卸等传统业务。“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吞吐量增长难以为继,若不加快整合、提前转型,未来必将陷入发展困局。$ ~& e& S* t: X- \; M* Z6 V6 E
% I7 R. z- w$ [( R' }9 ?9 i6 n) E “我们要做强做优新兴业务,坚持‘依托港口,但不能依靠港口,更不能依赖港口’。”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说。
6 x6 e& F# M) W3 H0 @$ U: s: h' h$ X; `: \
- _ ]4 O0 d$ l6 p 对标一流重塑路径,山东港口自成立之初,便开启了从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的征程: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大港口集团只保留装卸、仓储、转运等传统业务,原先分散在各港口的600亿元资产规模、100多个业务单元“合并同类项”,重组为金控、物流、贸易、航运、产城融合等12个板块集团,各板块“边界清晰、业务专营、融合发展”。0 v: N, z. G, _* c; [! V1 d
8 J) ]& y8 `3 J7 X" E m0 c; w
/ R( V) S3 o- c5 s2 ]- ^
新布局下,山东港口大动作不断:设立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期货公司,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不断壮大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新业态,公共海外仓破题推进,发布大宗商品指数、RCEP成员贸易互通指数……根据规划,到2025年,山东港口新兴业务和传统业务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将由现在的3:7变为5:5,到2035年变成7:3。) _ L, b% C {: K9 _" @& L
" c! B) b# U5 }! M
! x0 M* ?. a$ Y* |/ O1 r0 W- r “现在港口开展的很多业务,在以前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晋,干了30多年的港口建设和码头业务,如今却一头扎进了港口贸易领域。
; ]( \, k) n& k, d" P+ H9 r0 {& i. {& f
- v! u! W% ]/ ] 他以东营炼厂的10万吨原油订单为例介绍:以前港口基本只负责码头接卸、仓储等传统业务,现在则是各业务版块联动,为企业提供“贸易+金融+物流+航运”供应链全流程服务——贸易集团根据客户需求联系境外货源,物流集团负责外贸进口和内贸转水的物流服务,金控公司提供货运保险业务,码头公司提供码头装卸、仓储服务,航运集团提供内贸转水运输服务。“这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多服务,还增强了港口和客户之间的黏性。”刘晋说。
7 y8 ?* u' B% K; ]. |
+ e$ y+ f4 P3 R
) A4 g9 }8 W8 G2 {2 K9 u; u+ V9 z02
* l3 h- j" t6 X0 Q科技加持,打造智慧绿色港口, {3 k' T2 S6 l0 p, a
6月28日,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r' |) b7 l; Z8 G" z+ M; D
7 t0 v! v# J- r/ H! L8 T( _7 S8 J7 x* y# W5 |9 v, Z3 y& Z! T+ O
“效率再创新高,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码头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它让码头变得更‘聪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总经理李永翠介绍。“连钢创新团队”通过开展自主创新科技攻关,建成了目前算法最智能、功能最丰富、运行最敏捷的集装箱码头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 z; ?" a B* L$ [& X( Z: L& ^
, Z4 ?' f e( u 智慧,是“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应有的底色。作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发挥内部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等优势,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除自动化码头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外,还率先建成全球首个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码头、干散货专业化码头全自动控制系统。, d; i. m6 K% |* }8 B! T( [
0 O1 _& g: w4 n6 Z. O/ S' b p7 z% o0 o# I7 ?/ j- e6 z0 }, U
绿色,也是山东港口的不懈追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山东港口于去年6月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五大领域、22个定量指标,力争在2025年建成“国内表率、国际先进”的绿色低碳港口。
/ `5 K: q" Y# c, K, p& D3 B" n& v- O0 _! }4 N% @/ f
' @" `. y! M0 ]
如今,山东港口已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座集卡自动换电站、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持续扩大电能、太阳能、LNG、氢能、空气源及地源热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应用。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港口电、气、氢等清洁用能占比达到55.2%,较2019年成立时提高14%;万吨吞吐量能源单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9年分别降低13%、22%。
" W/ m/ w9 q* f8 p* t* t* }& O+ j, V5 O: N/ F
) W0 y- \2 ?9 }6 }# ?- V4 e
03
" N7 H$ l1 F {( P改革突破,迎来活力新气象
. O3 O: d3 Z0 r. \! T “没想到我竟然成了青岛港的正式职工,以后更要好好干!”29岁的于世迎,原是青岛港董矿公司通过劳务外包方式引入的一名务工人员。今年上半年,他通过层层公开评比,如愿以偿成为港口的一名合同制正式职工。$ o$ x9 G6 k0 U6 e$ K
$ d$ d& ]+ l" w. v l9 O0 [4 a+ `( D4 Q* u* h( ^/ G# U( @2 f. O
于世迎说,自己没受过专业培训,以前只能干点卸船机维修、巡视的工作。山东港口成立后,出台了务工人员转正式员工相关政策,搭建了职业技能大赛等培训机制。看到机会的于世迎勤学苦练,很快便掌握了卸船机全部操作。
9 L3 o* G+ c( M. w
- ~5 M6 n3 H5 d0 U1 i3 F ^8 o9 k5 T6 |' w
这是山东港口持续深化、纵深推进国企改革的一个缩影。山东港口一体化整合的3年,正是国企改革行动的3年。山东港口坚持国企内部改革与一体化改革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明确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8大类22项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山东港口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 _# i- S1 _, g7 x6 |. D
: |' J( H+ U: f 多点突破的改革举措,为山东港口带来了一派活力新气象: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亏损企业户数和金额连续两年双降30%以上;各级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达到88%,干部“下”的比例达到1.5%,打破了论资排辈和隐性台阶;实施“三百工程”,各选100名左右80后、90后和国际化人才,进行分类重点培养、跟踪动态调整;设置“董事长总经理信箱”,征集意见建议近10万条,一大批“金点子”转化成改革发展“金果子”……( d6 |" E9 X9 n6 }, u+ @
7 B: @4 _: |1 c4 _
; S+ T, W' u$ C
“进入‘世界500强’,是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应有之义。”霍高原表示,山东港口将继续坚定践行“三个走在前”,纵深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更好发挥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在保供、保畅供应链中的核心节点作用,争取在“十四五”末跻身“世界500强”,奋力谱写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新篇章。
- D G- P2 g# m z+ O1 M5 V, U9 a6 v M) b; u9 k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g1 c8 _. A" N x# A! X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