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 a( P; G. j% E" ]) s1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T0 B: c6 M3 W; F$ c6 L     / t: w" e  s& {3 ^5 Y: G8 [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得益于油价稳步上涨,全球海洋工程装备运营市场延续温和复苏态势,装备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行业继续优化整合。但同时市场新造需求依旧有限,“接单难”“交付难”“盈利难”持续困扰企业。
/ t% e7 E7 b+ Y$ i9 R
% l% y/ i, T. V) |. l8 d  运营市场:装备供应过剩之势趋缓8 c0 Z2 R7 I% M2 z7 C% A
2 p6 Z# v  N0 [/ T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延续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攀涨势头。海上油气开发的增加使得装备新租需求持续加大。以钻井平台为例,从数量上看,2018年上半年,全球新租数量达到115艘(座),同比增长11%,是2016年同期的2.6倍,超过2014年同期的87艘(座);从租约总时长来看,2018年上半年,累计达到940个月,也较2015年和2016年出现明显增长,但是,由于船东不愿被低租金锁定,新租租期普遍较短,导致累计租期不如2014年同期,也这反映出目前市场仍处于复苏初期。8 l6 z% l' e/ r. _* S

8 O, `! F8 b  B! |" v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活动的增长,装备需求量也随之攀升。截至2018年6月,全球钻井平台在租数量达到477艘(座),较年初增加28艘(座);海工辅助船在租数量达到3412艘,较年初增加220艘。
7 b( O0 |8 J. M- ?1 i! k  f4 ? 5 m- L' }$ `. W* r+ P
  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供应过剩之势逐步缓和。截至6月,钻井平台市场利用率为70%,较年初增长4个百分点;海工辅助船利用率为74%,较年初增长5个百分点,这也是钻井平台和海工辅助船利用率自2016年年中以来首次双双突破70%大关。
) Z! ?- T3 z) R; f2 y' p& g ; y+ F9 `. R, F: q
  建造市场:装备建造依旧整体低迷' g$ D+ ~' {7 |  H/ f  I

( S* @# q2 n& v5 h0 h" v  尽管运营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但装备建造市场依旧整体表现低迷。201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6艘(座)、53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下滑约23%,仍延续2017年以来的成交水平。虽较2016年明显提升,但依旧处于历史低位。
/ ^; ?5 ~! J8 C0 `$ n: u# j0 M / \1 f( ^8 y' @+ k6 u$ J. d
  海工船方面,非油气用途海工船订单成为主角,上半年成交量推升至26艘(座),合计14.8亿美元,占据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成交总量的28%,同比增长约14%。其中,海上风电、海上工程施工、海上救助打捞等非油气用途船型累计成交18艘(座),合计11.6亿美元,占海工船成交总金额的近八成。7 n6 ]* ~' D' p2 \2 H7 s! ~* y; u

# }9 d/ h, a2 a5 G  钻井平台方面,尽管市场过剩形势严峻,但由于新建平台价格极低,部分船东考虑借机升级优化船队结构,同时受新技术新设计驱动,少量订单正在孕生。上半年,吉宝远东船厂承接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合同金额为4.25亿美元,这是2016年年中以来全球首座钻井平台订单,也是2014年年底以来全球首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7 y1 o! L6 |  S# L: E  L# \1 u) x. V, |
6 ]$ F1 \; B. I# J4 o- u
  未来走势:产业低迷难以彻底消除- L0 B5 C: R# ^6 D- \6 q# N

5 Q3 M, s2 y& y1 ?# R  z  作为海工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国际油价受全球供需改善、库存消减、地缘政治等因素! A$ j9 R" U; O& r+ K/ t7 \

, o- T; k' Z. ~4 R9 x, B! Q  影响,短期内仍将保持相对高位。预计随着美国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逐步落实,油价存在回落的可能,但下滑幅度将极为有限。相对高位的油价和大幅压缩的开发成本将一起支撑海洋油气开发活动的进一步增加,带来更多的装备需求。同时,考虑到市场兼并整合带来的老旧装备出清,运营市场供需关系将继续改善,利用率将继续抬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仍未完全走出供应严重过剩阶段,短期内租金水平难有实质性反弹。
  _( |0 G4 e$ v; ^! @# z
& k  i3 B  g6 r4 V* l  受制于供应过剩和手持订单规模庞大,短期内,钻井平台和油气用途海工船新造需求微乎其微,以浮式生产平台和非油气用途海工船订单为主的订单结构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延续。尽管浮式生产平台新订单可观,但是由于门槛较高,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进入,中小型企业难以受益。同时,更多企业的加入将不断加剧浮式生产平台领域竞争,压低订单利润水平。因此,对于建造企业而言,未来一段时间仍是创伤愈合期,“接单难”“交付难”“盈利难”等现象难以彻底消除。(作者:荆晓强)/ q% j- X( l/ C; j% L/ D9 O9 p

  {3 i! O) @, E* M ) l# O6 }& H% ?7 k3 N9 P: r

% G9 D, @( o- [+ m
- S3 e0 d- [/ i  I0 M ( P( N6 L5 s6 C1 c6 l# B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2 N/ h) b7 s5 X. P" e& V6 G ; {8 A& `) r0 J) R, `, v
1 w# P' v( b3 D. c8 |# o6 C0 e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