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1 A2 _' k: c" Y# B+ @5 q( h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的65个海湾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0 {' c, F! V- i" d3 c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依法治理、稳中求进,坚持属地管理、常态治理,持续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推动海洋垃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不断健全完善治理长效机制。
, y) {8 B$ S/ \; E ~9 `, {# ?) y 创新模式法治发力 ' F" e! ]$ ]. n
海洋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塑料垃圾。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58个近岸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结果中,塑料类垃圾分别占海面漂浮垃圾的89.8%、海滩垃圾的79.1%、海底垃圾的75.4%。 $ c& ]% Z! e3 \% e2 i
浙江台州的一个举动,让茫茫海面上随波漂流的塑料,成为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 C6 k: [) R6 W& G3 E- E
台州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制品,不止一次出现在生态环境部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是相关企业用回收的海洋塑料制作的手机壳;今年4月底,是相关企业用回收的海洋塑料生产的“货架式”产品清单,其中既有各种海洋塑料粒子,又有漂亮的文具日用品和流行服饰等,扫描二维码可以全程可视化追溯各类产品中所使用的海洋塑料来源。 - E% R; z. E, x
通过两年的努力,“蓝色循环”依托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从海洋到货架”的迭代升级,让渔民在海上捡拾回收的废旧塑料,华丽变身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质生产力。
- w! k H( K* r3 L- C$ R 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公示名单中,“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入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公示名单。此前,还获得了2023年度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7 L! q3 M8 ~/ V2 n* ~
在对海洋垃圾的治理中,台州的“蓝色循环”是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法治也在积极发力。 0 ]& [2 ~3 c' m1 p
例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监管工作体系和制度机制作出了详细规定,明确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要求各沿海地方明确海洋垃圾管控区域,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清理制度和全链条工作体系并组织实施。“这些规定体现了系统治理的思路,形成了海洋垃圾陆海统筹治理的闭环。”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
4 \, X) d1 ^% K" Z/ G! ]! o 此外,生态环境部2023年组织了秦皇岛湾、厦门湾等11个重点海湾在全国率先实施专项清漂行动,一年来累计清理海洋垃圾约5.53万吨,并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7 y. n# @8 L5 q0 z; t 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 z* @7 R; C+ g' a
在诸多努力之下,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海域特别是沿海地市毗邻的海湾,海洋垃圾仍然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污染问题之一。 9 d! P( v t8 D; \& Z" e3 M
在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看来,这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亲海活动,亟须在沿海城市毗邻海湾加快实施海洋垃圾治理行动。 j( M" c/ S* {0 S$ Z1 ^/ s6 ~
在吸收上述经验、正视当前问题的基础上,《行动方案》制定出台,拟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有效加强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海洋生态环境的需要。事实上,这也是2023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的要求,其中明确要求推进海洋垃圾治理。 ! r* |' Z8 y& Y7 g9 [
《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属地责任。沿海地市组织沿海县(区)统筹推进本地区海洋垃圾治理工作,明确有关方面的管控区域,包干开展海洋垃圾清理工作。
& t* o O" b a4 ? 加强监管执法。研究将海洋垃圾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岸线巡查和日常监管,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大监管力度。
' K- s4 G) W/ Q3 C3 t- V/ l7 o 强化宣传参与。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反映问题。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宣传和科普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海洋垃圾治理。鼓励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开展净滩净海公益活动。 9 w+ L2 u2 d% s( D9 H/ u3 Y
加强监督指导。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掌握65个海湾海洋垃圾清理工作进展,依法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监督指导和保障,积极研究推动海湾清洁指数测算及排名。
: K7 j0 b& D7 [2 n0 ^! @ I 督促地方加强治理
) `9 U# E# ]- \+ A8 w 《行动方案》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属地管理、常态治理,从建体系、陆上截、海上治、及时清、规范处、常态管6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 z* W: Q2 [' w2 d
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通过委托运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鼓励借鉴“蓝色循环”等创新模式,多元共治实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 ^ }. {4 T& u+ t; v8 ]. o
严控陆源垃圾入海。沿海地市加强海湾沿岸、港口码头、河流湖库等的垃圾收集和转运,从源头上减少陆源垃圾入河下海,加强陆海统筹治理。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可以在入海河流、沟渠入海口、水闸处等设置垃圾拦截和收集设施。 ; D+ `6 s, [1 \; l4 T
强化海上垃圾防治。沿海地市以渔港和海水养殖集中分布区为重点,推广新材料环保浮球,支持养殖渔具环保改造,做好淘汰废旧设施集中上岸处置。做好渔港环境清理整治和日常保洁,强化船舶垃圾接收、转运、处置监管。 ! f6 N v1 v! j8 e% U
及时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沿海地方压实属地治理责任,以海湾为基本单元,及时开展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捞清理,并及时重点清理台风、天文大潮退后造成的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 8 M# j2 \5 `. i
规范处置上岸垃圾。沿海地市加强海洋垃圾上岸后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理的全过程监管,严格防范海洋垃圾二次入海。加强上岸垃圾的分类处置,规划布局和选址建设一批陆域接收、转运、处理海洋垃圾的设施。 6 e. R( d. I4 A3 V/ |7 |3 M
加强海洋垃圾调查与监管。沿海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指导沿海地市加强海洋塑料垃圾调查摸底工作,督促沿海地方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建立健全65个海湾常态化和机动式监管体系,及时通报和推动沿海地方整改清理。
" s/ a4 g9 g! N1 a 来源 | 法治日报
9 i6 w! _! ^8 @" z
; Q$ d9 X! t2 U; {( s" j) o+ s7 I6 S; I7 M- i$ D+ _
. U: d" `% Q1 G: r8 c& c
B3 N% l3 P$ _
& u) K/ \# Z1 Z. U7 k1 s
. c7 H9 ?$ |1 G- j
3 T8 C: C# s) ~2 [& r, c+ f, R$ L# i; Z/ T8 Y
. e' U$ N Z! y: b( s) G6 @0 s* z5 }" J# ]2 Z
' @1 A& l/ a e/ k' z! ]" p9 {( U0 w7 B% x
6 r0 i: a. S$ J; S
( u1 ]. O3 m6 {. A u* A0 x
4 l f( A; m/ G! D" b
5 t6 I& _+ O0 V, Z% q& v8 [
( _3 Q1 R- Z3 Z. B5 @
6 _- e( o, d$ W, b
" g* e* L" [/ E' E" p- H- \/ k' }0 y$ L+ O: {) b( {
! C. h+ ?: }* I# g1 i) I
: g- ]: E, J. W) o5 k9 G5 F; p' H8 S
* U+ q: F9 G5 W7 t" ?
$ o5 _ c: R, Z* U0 u% h* U/ v' P! f) [0 a) ^9 [2 O" n
; M, |. ~$ H3 c. v- Q& h+ Z
/ A8 [6 M/ w2 r2 \1 f
7 w" e$ z: U, r7 I- p: X' K C. I/ Z/ \& d; N, V" |$ m
5 L7 ^- R8 r) }" M. \# }+ ]" \3 W$ P
m. H/ F% O" Y- X' L5 Z) O & y J8 P: r. P7 P; n+ d
9 e. a" r0 e. }- f n7 F* \% b$ L; j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l7 D/ q' [3 i9 G/ l 8 p% c7 [% j; S0 y+ I" ] `
2 f! O/ e- [" i$ M, o, E1 U! b, _; i
+ O( Y& E0 _# O) j
; n% B' S4 Z( ?7 W6 T9 y' \1 D( e6 G8 `, J
9 v2 A/ v8 l1 z# L
0 I* n. W/ @! `/ }* [) k8 B* A) K1 l, H9 k! f1 f8 F9 [) e9 f8 p: c
+ P# g+ c: |0 L% G
. n( }. ~% Q: {. A' l" U9 u; k$ X) t$ L$ @2 I# f* {, ^
4 ~* R4 G% r+ p) [2 E! X8 O
( w7 p" J9 _% e# ^; `* |7 ~' O& D4 ~9 X1 v7 E: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