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8 y% v$ l5 I" N* p) @; z
l- W7 s* k2 W+ ~3 ~- G 快科技 3 月 28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 " 科研进度 ",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 1 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 9 b7 Q( ]7 `: y6 M6 K! W6 e2 L: { ]; x3 x
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 ) X1 k( {9 y, h( q! o
图源:中科院南古所
8 u2 b( [. }( l% i4 [+ c 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 ' H3 ^3 P4 _4 P O* g
科学家科普称,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 1 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
6 S4 I& e+ g' m6 S. N5 t$ V/ x 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 " 抢饭吃 "。 1 m0 ?+ S; |0 ?$ S# C
除了寄生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这表明该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设想: * `! ^ m5 L: [! R, w
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进而形成化石直至被人类发现。
& E/ A8 B N/ B1 X- Z+ i5 U 研究假设场景复原图(杨定华绘制)图源:中科院南古所
8 U; N, V8 R7 Y6 @" o 查看原文 9 }) p" U9 P$ Y! z3 U
: G' p. B, o L1 |- [
. e9 Z3 F# h/ X, V, l9 b, y9 F
3 R0 c( ~. p1 F1 m; b) {2 t* a4 A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