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可能得感谢一头恐龙 - 海洋地质学家研究领域前景

[复制链接]
& j+ n3 l8 v: R& J1 Z
9 A3 g1 @# o1 N4 C1 D! a! A

快科技 3 月 28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 " 科研进度 ",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 1 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

2 C* s* l! h0 S0 w, B

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

" y3 [" P) d/ Y8 D& t5 P* W" s

图源:中科院南古所

' w! e- c5 b* P: U; k1 X

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

* F& r( _) L! O0 X( j' P& @

科学家科普称,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 1 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

! m% U( Z9 a" D

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 " 抢饭吃 "。

* v# f# ]; J3 U6 S

除了寄生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这表明该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设想:

9 j' v( S5 d( D) P" w! D

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进而形成化石直至被人类发现。

9 i( R+ @4 \. J

研究假设场景复原图(杨定华绘制)图源:中科院南古所

5 Q$ s6 B4 v3 G; o& s

查看原文

7 J* e+ ?& _8 T! T7 K- t
' O% t4 v5 x" e6 W8 b" Q8 O; A Y1 ] & ~; U0 H, l3 ~+ ~ # ?4 h5 R8 w' H8 W" N0 U3 Q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湘湘外婆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