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I: A6 z$ w7 E/ |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一系列新的实验表明,地核外部神秘的 E-prime 层是由于地核渗水形成的。
8 I' S3 d# ?+ B( w0 W- P 地质学家在 1990 年代,发现地球外核周围存在薄层,是围绕固体内核的液态金属漩涡海洋,并将其称为 E-prime 层或 E 层。 ! |% j4 s; {6 _5 O" M
1 X' e# i1 n* H; v: K E-prime 层厚度超过 60 英里(100 公里),位于地球表面以下约 1800 英里(2900 公里),相比较地球内部的其他部分来说较薄。 8 F$ R+ ]' d; H$ m
地质学家此前推测 E-prime 层是古代含铁的岩浆留下的,而 11 月 13 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E-prime 层可能是下沉的构造板块等因素,导致水渗透进入,和与外核的金属表面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 {+ ?* N# A7 {8 S: M; h0 p/ n% S  5 c; q& \% j# k7 f* d2 D1 A I" g
这一过程可能产生了大量的硅晶体作为副产品,这些晶体已经被输送到地幔,从而改变了地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 H7 s) I( T T! j; o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以复制水在强烈压力下与外核如何发生反应。他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装置,可以在高温和高压下压缩和加热水和金属样品,然后使用 X 射线和声波来检测样品的变化。 . D8 L& E8 a$ ?! ~8 d4 K5 O
 6 Y$ r5 h2 E- K" t8 {
 % h* C9 t( X# }5 G- \8 Y
他们发现,水中的氢替代了液态金属中的硅,这迫使硅以晶体形式从金属中排出。这些硅晶体的形状和大小与地震波在 E-prime 层中观测到的变化相一致,这表明 E-prime 层可能是一个富含氢而硅贫的外核层,这与先前对其成分的假设相悖。 # K8 { ~3 j# S' k
IT之家附上论文参考地址:Kim, T., O’Rourke, J.G., Lee, J. et al. A hydrogen-enriched layer in the topmost outer core sourced from deeply subducted water. Nat. Geosci.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3-01324-x
/ W' n% K: i- F/ G/ o K7 b& R7 p8 @2 f" ?, m) x$ p
) k: m- `( C$ S7 l! G.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