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海洋】第五届“艺术与海洋·深海回响”主题大赛系列科普讲座预告 - 深海考古学研究项目

[复制链接]
; p* {3 w: D7 [" Q! w! H0 G; w, ^

讲座背景

% C( R+ R% B1 d2 Y

为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学院于2019年签订了科普合作框架协议,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为深海科学普及共同努力。

; y+ C" ~8 Y% E/ Z. S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第五届“艺术与海洋·深海回响”赛事正式启动。本次讲座是对海洋水下考古的一次科普分享,希望通过讲座内容启迪艺术家们用艺术的方式呈现深海之美、考古之美、文明之美、科学之美,唤起人们对海洋科考的关注,邂逅深海科学。

$ S! j# r% R0 h% K

讲座题目

) n$ b+ I$ q; H: @& M

科学与人文:技术史视野下的水下考古

# r) T- ^# B% v2 ?1 r- [% i

主讲人

! a/ V; I* y9 r9 V& T* B) \

丁见祥 姜晓虹

3 k. i) |8 w3 o: r" z0 \

讲座时间

9 y1 _8 i7 K& t, M

2023年4月6日 18:30

6 T4 }2 |, S/ e$ S

讲座地点

: P( i2 L* t0 q

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

8 j r; a0 }1 F3 d" N# }8 k; z0 x

参加方式

) M* Q, L6 Y [- ~9 n0 {, d

扫码加入第五届艺术与海洋科普讲座赛事交流群

3 L4 C4 J7 y) o

讲座相关信息扫码进群了解

/ \, w: y, ], ]1 \9 C4 q

主讲人介绍

8 v( ~6 R F- P; X

丁见祥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及传播”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福建平潭海域水下考古区域调查——以海坛海峡为中心”“水下考古区域调查与物探技术研究”“2018年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参与南澳I号、南海Ⅰ号等重要沉船考古项目。 ! D' K% A7 X* N( _

丁见祥老师工作照

$ g' g) f# V! `2 F! K

姜晓虹

. A7 S6 v5 i/ {+ J; E S7 c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文献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 G. S1 x2 U% d( ^: \, W

大赛背景

6 Y1 z4 E* |- C$ N+ X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 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半岛,是直属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中科院深海所构建深海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海上作业相融合的科研体系,拥有“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等重大深海装备和科研平台,在深海科考方面打破多项世界纪录。

$ ^9 U% |- Z2 _( n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o& d4 i$ {* `4 p5 n

图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公众号

. {2 C5 N# o/ a7 L1 [. w! a# G

在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最早源自近代水下考古学的西学东渐。而水下考古工作更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事业。由于上世纪80年代南海海域的一桩商业盗捞导致我国水下文物流失,使得业界学者认识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g$ J h- {# ^7 u* R1 Q6 b! S

2018年4月,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海南三亚起航,开启了我国首次深海考古,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开启了全新篇章。

9 }3 k2 f% x' S# u' L, o, A4 R; |

2022年9月,由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深海考古首次突破两千米,在我国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此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共发现1处水下文物点和3处船体以及多个单体酱釉罐,在考古深度上首次突破2018年的1000米。

( W. |& M$ p& \6 D2 y9 M

在2851米深度发现并打捞的陶罐,其上附着了3株甲胄海葵;

6 Y" ?; w' [/ w) e

初步判断陶罐年代为清代前后。

: }! k1 F* R( d- i5 {4 C

图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官网

2 E9 i8 o. V0 H

据了解,本次综合调查采用“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并结合海底深海探测拖体、无缆自主潜航器(AUV)等装备协同作业。科研人员对这些遗存,开展了影像资料提取、三维激光扫描、环境及船体沉积物及木材样品采集等工作,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紫砂器、铜钱、船板等文物标本66件。

4 U( W: F9 f1 A8 s" |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启江表示,此次调查对深海水下文物尤其是沉船类文物的分布规律和保存状况的动态变化有了一定认识,探索出一套深海考古调查的完整工作流程,为今后深海水下文物的寻找和发现积累了经验,也为以后深海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S- p1 P2 [7 E/ w

“华光礁Ⅰ号”发掘整理中发现,

+ G; N4 X4 I8 a! u, v: M9 T

保存相对完好的瓷器均位于船体的底部。

7 W% z+ g5 Y( d& \

图源:文明杂志

) f3 Y1 T& {, l1 ]* q( z+ C9 c& w

改革开放45年来,水下考古经历了从无到有、后来居上的跨越式发展。让那些本被深海遗忘、永远沉入海底的物品再次重见天日,像一次深邃海洋的回响,不再流亡。第五届“艺术与海洋·深海回响”赛事也随之启动。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学生实践中心编辑:单家榕  海报:叶子宁 邵彦霖 校对:葛添易 审核:冯可欣如何投稿( c, V d" p |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信邮箱

& N3 k: t0 w, _2 f7 `4 ~

tw@caa.edu.cn

小伙伴们可将美文发到该邮箱,务必注明作者和联系方式,我们期待你的投稿哦~! a- c! [9 a& F# O7 Z" K% T& E8 L4 e

: A- `1 E7 f9 ?* L8 n8 }

喜欢就加入我们吧!

! i7 J1 D% U& e4 w# e5 S' b. h5 n $ E5 ~5 M4 l4 O( e* s1 F3 w+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瘦竹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