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印发 - 海洋生态旅游规划

[复制链接]
, n4 A G$ i5 E0 {9 e

(来源:中陆必得旅游规划)

0 E+ e% k$ C3 R/ i% d: m/ w0 h- D# X

原标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印发

+ ~8 l/ j, }8 M3 o2 x9 F. H/ P8 W. w l' C

& p" { R- T4 I! g- F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H7 q" S" D8 R& Q5 S! h; X! d4 J- L' O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别齐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具有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先天优势。

2 {0 I- G8 _% i6 K0 |) ?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诗画江南里的鱼米水乡,有湖荡纵横、林田共生的“高颜值”生态,凝结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最江南”文化。

0 @0 Z' I/ r* Y q; E- L

随着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如何用好长三角这块世界级料子,将其打造成世界级高品质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也被提上日程。长三角最核心处的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动作频频,不仅能够为打造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链接,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区域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样本。

e* g- [) [, y

近日,两省一市文旅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规划共6个章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R6 F" _ S3 J; X0 @7 }

怎么发展,发展什么?这份《专项规划》值得细读。

1 Q, K* x8 J% C6 I

此处

8 F' {8 ]7 F* n* b4 s

最江南

& c r8 S/ Q% ~! j3 m

/ ~" _: a! E) l a( e! i( c

水乡、古镇、生态。

/ `" S( G/ K5 @6 { \3 s

江南水乡文化与风貌是示范区的典型特质。“江、浙、沪”交界处汇集大量的“湖泊”,形成“湖泊”“湖荡”群。环湖古镇散布,形成“水乡古镇湖泊集群”的重要区域,正是这样的自然地貌环境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水乡文化。

+ y" W4 ~& t$ d- P+ O9 ?

* D9 ] o+ s* B1 c

《专项规划》附图

?: q# a# E9 Y/ |' Q7 g. v( n

示范区分布着各级文化名镇12处,历史村落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拥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等多种地域古文化,多处文化遗址。

2 ^/ T$ ^- d& a* t+ S' D9 A+ k2 ^

随着两省一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此前的各自发展,已经打造了众多旅游景点,其中,AAA级以上旅游景点,包括上海大观园、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练塘古镇、上海联怡枇杷乐园、福泉山遗址、上海崧泽遗址纪念馆、上海张马景区、金泽古镇、西塘景区、碧云花海、十里水乡、云澜湾温泉景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归谷智造小镇、干窑新泾港景区等。

; l4 d( j0 l4 k: B4 q( y+ S! {

此外,吴江东太湖旅游度假区和嘉善大云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青浦区环国家会展中心都市旅游区、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入选首批上海市级区域旅游示范区域。

6 X+ g) d3 G1 b$ z& a

《专项规划》指出,面向2035年,提出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愿景:聚焦“江南水乡”特色,打造“世界级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区”,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一后花园”,建设集人文历史体验、水乡度假休闲、运动健康养生等于一体的高品质文化体验和旅游度假目的地。

* q9 j/ V% M1 g

资源禀赋优良,打造标准要更高层级。从区域特色出发,示范区的文化和旅游规划,也牢牢的定下了这样一个定位——“江南味,国际范,水乡韵,田园风”

7 t8 H9 K: L% t4 Y

* ?9 c5 [3 K0 _- ~5 ?6 t' @

水乡客厅效果图

4 Q" w1 N0 x- U% W/ G2 s+ f W

这份规划的出炉,让今年5月24日开工的方厅水院项目更具期待意味。

+ m( u+ ^7 x! v" b+ H+ r

位于示范区核心区域的水乡客厅,立足沪苏浙交界处,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也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水乡客厅的主体建筑叫“方厅水院”,架于太浦河之上。沪苏浙皖在院子的四个角各有一个展厅,院子中心正是长三角原点所在。

/ L1 a" t6 S% L/ a2 { g: x9 t9 O

春日细雨中奠基的方厅水院,采用四合院的形制,“方”既代表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中的方,也代表中式庭院的方形;水院的整体景观设计则体现江南水乡韵味;移步换景中,斗拱、廊桥等各种中国文化元素也随处可见。

6 F" @! }8 M# Y/ v: a0 y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筑起“缝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第一颗方形“纽扣”。

1 e7 r- {0 z; j/ d

这份构思,自信且浪漫。

7 g7 i) U, h6 R% E

此处

& r+ R7 Y! O; g

最融合

$ D( R6 H6 D/ P$ t

! N y) L0 _- G. u3 P/ [2 T' y1 Z" s5 |

联动江浙沪,集约做文旅。

; Q H* q7 @) l

细读《专项规划》,不仅仅是两省一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遗产、文旅IP、服务能级的高效率发掘和利用的过程。

- M& R- Q3 ?2 s

《专项规划》指出,要开放融合做文旅,一方面联动“江浙沪”,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各板块“统筹、错位、共赢”发展,体现“文化共创、设施共享、交通互联、风景共塑、服务共建”。另一方面,打破封闭、孤立的景点式发展,实现开放、共享的“全域”文旅发展,并注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j( Y1 H8 c& s* i k

6 Q6 k7 K8 \6 w# [- T

《专项规划》附图

0 ]" `1 R: E) m) N+ b8 U7 m# e! I

《专项规划》还指出,要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注重人文、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升的绿色集约方式做文旅;以“水乡文化”为核心,整合田园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IP,打造“江南水乡”文化品牌,整合郊野、展会等特色资源为重点彰显特色做文旅;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思考文旅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瞄准世界做文旅。

3 ~7 ]" P- `4 u# T

2023年暑期,长三角居民出游热度高涨。

) R) h$ Z0 A, P

根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7月,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超8100万人次,同比增幅超18%,较2019年同期多发送旅客近1240万人次,平均每日有超过260万人出行。

. y8 ~, @; p- x. D! N" x8 Y

据《解放日报》报道,从订单涨幅上来看,除了主题乐园,长三角的自然、人文风光也成为新亮点,以上海青浦为例,当地文旅局组织民宿与优质亲子游玩地联合互动,截至7月底,青浦各大民宿非周末入住率较同期提升了3倍。

2 W1 Z G& T) U, E0 `; `

; X) _% y& m& Q9 J; @8 J. K0 q& U

《专项规划》附图

1 O9 j% F$ J- P5 f8 a- f

《专项规划》也把握住了这股强烈的潮汛:以整合与提升现状自然、人文资源为主,新建特色项目为辅,形成古镇历史体验、文化演艺博览、水上运动与游乐、乡村田园游憩、康养休闲度假、主题游乐体验等多维度的丰富文化游憩体验。

1 v& K$ D# ?! q7 m* t- |4 |$ q

未来,进朱家角、金泽、西塘、黎里等古镇将继续坚持历史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一批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体验中心、大剧院等将陆续集中建设,造岑卜村、蔡浜村、展幸村、北鹤村等特色休闲乡村旅游还将持续发力。

$ q' A+ Z/ e/ q0 `/ L8 y [9 [

不仅如此,淀山湖印象系列演出、大观园沉浸式演出、古镇戏剧节、音乐节、水上运动和旅游、康养度假酒店等项目将源源不断地激发地区文化活力。

1 Y( Y/ ~7 x6 x7 u/ j( x1 ^7 A Y

此处

}( A9 \/ T4 _4 b

最未来

$ ^3 d1 V8 A4 [ ^: `

2 V, ?+ z1 n; b. ^) v/ F( k

文脉延绵,千年生生不息。

3 @5 E F& O0 ~* P$ o

示范区约24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过历史人文进程中的璀璨,新时代又迎来新的使命。

, C' M/ M! T) C, I1 s' b

2021年中秋佳节前夜,一曲《高山流水》在上海青浦淀山湖畔响起,上海博物馆基于“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开启了一场在长三角地区寻找千年文脉的直播活动。

( G$ P% z S! ~

策展人与观众共游淀山湖畔山水之间,梳理长三角地区千年画史,品读陆机、米芾、杨维祯、董其昌、刘海粟、陈逸飞等名家巨作,阐释一部人文画史,以飨观者。

5 o- q& e- A! b- z( t

4 C' [( c2 `& r1 T t% v' I. K9 b* u

北宋,米芾任青龙镇(位于今青浦)镇监时写下《行书道祖帖卷》。上海博物馆馆藏

/ o: }. ]1 e7 Z! L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这片区域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

/ S1 E- |: `/ g9 i6 |

江南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

7 Q+ B$ ~' C. {" r7 i5 Q K' y

一眼千年。如今的示范区在传承与创新中迎来了此次《专项规划》的发布。

9 O/ @. v) V3 Q; y r

未来,传统戏曲、古镇遗址体验、非遗制作技艺展示、艺术家工作坊与高尔夫、水上运动、露营、马术等多样化体育运动融合互动;文创产品产业链与康养旅游度假概念紧密结合;历史文化故事与红色资源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创新下焕发新生。

; o% S# i8 V0 E- W, |5 ]" Z

除此之外,土地空间资源规划以多种途径满足特色旅游功能建设,文旅开发建设避开永久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完善的文化旅游建设用地保障机制。

* [7 [0 Z1 D' y5 l: S7 o0 t1 I

这是技术的创新,以及文化和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

& @$ d) b) T* v, H! I8 [

零售机、医疗点、母婴服务、智能互动设施、WiFi、自行车租赁、无障碍设施……水乡古韵中闪烁未来。

1 F% i% N8 s& f6 F2 ?' p1 l

建设“智(自)游长三角”APP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打造文旅宣传推广共享资源库;设计公共信息网站,打造示范区旅游信息大平台;开发旅游APP、二维码,设立景区导览解说,推动线上旅游发展,提升示范区旅游智慧化水平;推出区域旅游“一卡通”。依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推行包括“畅游长三角”“惠民一网通”“旅游护照”等产品,共享示范区内旅游景点、住宿、餐饮、乘车优惠畅游,让游客“一网通畅游长三角”。

6 @9 h* D* [- ~2 l+ y4 L

以《专项规划》为引领,面向2025年还有很多新的期待。重点建设水乡客厅以及环淀山湖文化旅游休闲区、申报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浙段)建设。

! l, ~2 d$ V, d: L7 D( f" I* [$ T. J

世界级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区,正不断走进现实。

9 x# ^( r0 [1 R1 @% @ |

资料来源丨人民网

! e( Y g. l1 g8 d

声明丨图片基于CC0协议授权/仅供参考学习/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7 e3 i X& P/ N: ]& T j" E: R5 ~ 2 v0 R4 s4 \! U- L, t

责任编辑:

1 {4 o; V8 Z( J9 } + S8 p" F* R, M3 r3 I g# Z% w I: \4 a4 E( f + O& m9 t. c$ v& E& ^8 B - E9 w4 V6 ^8 s% P6 u2 n: H: n) k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刘雨寂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